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鹏 《传承》2011,(31):60-61
西夏于1038年建国之后,社会政治、经济日趋繁荣昌盛,尤其是思想与文化方面,在原有民族意识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原儒家文化与佛教思想,形成了西夏人特有的精神世界,表现在孝道方面有重视伦理、忠孝为先、质直尚义、敬老尊贤等观念。通过对诸多西夏文献资料的释读,为研究西夏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孝道观念的形成及影响提供依据,同时对当今社会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寻找西夏     
贺震 《江苏政协》2012,(5):55-56
正神秘的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缩影。到宁夏,西夏王陵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在华夏这块土地上,能够创造文字的少数民族,自古没有几个;能够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折戟的更是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试论西夏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法律制度是中华法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西夏立法的发展阶段、立法指导思想、立法特点三个方面对西夏立法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西夏法律制度建设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4.
西夏刑罚是西夏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西夏刑罚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形成了富有西夏特色的五刑制,附加刑的主要形式为财产刑和身体刑。  相似文献   

5.
773年前,在中国西部广袤的疆土上生存着一个繁盛的王朝--西夏王国(1038--1227年),它拥有自己的文字和灿烂的艺术,它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它沿续到了第190年后,忽然在一夜之间被蒙古汗国所灭。其毁灭之彻底,让后人难寻其踪,难觅其实,西夏文明由此成为中国文明史上一段既辉煌又神秘的往事。探究神秘的西夏文明,成为对后人巨大的诱惑。西夏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权。党项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原居青藏高原,后来逐步向东扩展,曾归附隋、唐两朝。五代时期,受到中原王朝册封的…  相似文献   

6.
<正>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两宋时期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丝绸之路的实态,商品种类、商贸情形以及传播的文化内容,堪称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座宝库。出土西夏文献有助于古代丝绸之路研究西夏地处辽(后来是金)、宋、吐蕃、回鹘之间,控制河西走廊长达191年,这对10-13世纪的西北陆上丝路贸易不能不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史籍的缺载,一度误以为西夏的存在阻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传统丝路在西夏境内断绝。庆幸的是,自1909年俄国科兹洛夫从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掘走大批西  相似文献   

7.
儒学化叙述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表达方式,是儒家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辽、西夏、金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他们留下了丰富的传世文献资料与民族古文字文献,其中存在大量的儒学化叙述。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可以发现儒学化叙述总是贯穿于这些民族的书写活动之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仁者爱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在汉文乃至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中得到反映。这些儒学化叙述是不同民族都要接触、掌握的公共知识,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真实写照,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8.
西夏王国(1038-1227)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东端,其地域中心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此外还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的一部分。这个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丝绸之路历史使命的终结。在12世纪前后,原来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和冲突都集中到了西夏一国,使西夏文化呈现出了复杂而多彩的面貌。 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是世界各民族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以求共同进步的时代。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或价值观念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有时很难料想到这种碰撞将为人类带来什  相似文献   

9.
樊丽沙 《求索》2014,(10):152-156
禅宗是西夏比较流行的几大佛教宗派之一。从出土的黑水城禅宗文献和西夏各地佛教遗迹来看,西夏禅宗信徒众多,不仅大量的汉文和西夏文佛经如《六祖坛经》、《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重要禅宗典籍在西夏流行,而且河西等地还有不少西夏僧众禅修遗迹。西夏禅师众多,但从文献来看,禅师的社会地位并不是最高的,与西夏多民族聚居的国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人雄 《理论月刊》2024,(2):124-131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诗《杨柳枝》的文化属性,可以厘清西夏《杨柳枝》不仅是党项氐羌文化的表现,更是西北区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杨柳枝》曲辞经历从北朝横吹曲辞《折杨柳》的五言古诗形式、南朝齐梁永明体形式、初唐盛唐五言近体诗形式、中晚唐七言律绝形式,至晚唐五代衍生为曲子词和词牌。西夏《杨柳枝》继承了民间传统曲调,特别是在西北地域流传历史悠久的《杨柳枝》曲子,又吸收宋金时期兴起于民间艺人的演唱经验,敷衍长篇,带和声,才形成今见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的曲子词。  相似文献   

11.
杨培华 《台声》2010,(9):26-26
7月11日至16日,为期5天的时间里,来到宁夏的台湾青年学子们浏览了沙湖、沙坡头、镇北堡影视城、中华回乡文化园等景区,参观了灵武水洞沟遗址、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中卫高庙等名胜古迹,观看了大型回族舞蹈《月上贺兰》,真切感受了宁夏古老的黄河文化和深邃的西夏文化,尽情领略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和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2.
宋仁宗年间,西夏李元昊割据称帝,宋夏之间战端开启。这场战争前后持续近百年,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西夏率先发难,北宋被动防御;后期,形势逆转,北宋开边不断,西夏渐失主动。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由是:西夏以一隅抗全国,综合国力不足;北宋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后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得以加强,联盟战略运用得以成功,战术战法多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11世纪,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曾雄踞一方,与辽、宋王朝成鼎足之势。然而200多年后,随着成吉思汗铁骑所至,西夏被元灭亡。这个神秘王朝消失后,其史料与文字逐渐湮灭。今天,当人们要“破译”这个王朝的种种谜团时,都将目光转向了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碑,它就是——  相似文献   

14.
刘双怡 《前沿》2014,(1):210-212
刺史作为首置于西汉的官职,其职能权限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渐有改变。在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刺史作为西夏的一种官职大量出现,对这些条文进行考察,可大致勾勒出西夏刺史的职能。通过与中原王朝刺史的对比,可以看出西夏刺史的设置对中原王朝的沿袭。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9座帝陵和253座陪葬墓,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它就是西夏王陵。1988年,西夏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以独特的魅力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的贺兰山拜寺日双塔寺西侧山坡上,发现被土掩埋数百年的古塔塔基50余座,以及近百个精制培模等,尤其是塔基外包白灰上的彩绘,至今仍色彩艳丽。消息传出,在国内外引起震动。其实在原西夏国都城共庆府也就是现在的银)I怖境内,还有一座保存完整的西夏干年古塔,见证着一段渐被淡忘的王朝历史,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和宫中纷争的秘事……被誉为西夏史研究“活化石”的承天寺塔。塔中科事公元1038年,西夏建国,在宋夏大战中屡建奇功的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深受开国皇帝李元吴的宠信。他不仅…  相似文献   

17.
去过宁夏的人,都会接触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历史,那就是近千年以前西夏王国的建立和消亡。我们访问银川,参观了被誉为“东方金宇塔”的西夏王陵。王陵位处市郊西向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  相似文献   

18.
《西夏咒》是甘肃作家雪漠"灵魂三部曲"的第一部,标志着雪漠文学创作由生活表层向文化深层的转化,并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西夏咒》中若干关键词的解读,试图追寻雪漠创作的文化背景,并阐发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文明交汇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9.
罗延焱 《人民论坛》2012,(17):166-167
西夏后期,藏传佛教逐渐传入,成为西夏佛教的重要特色。作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宗教讲求仪式、法术和诅咒等,它和吸收了藏族苯教的藏传佛教有某些相似之处。加之他们对吐蕃佛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使得藏传佛教在西夏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20.
毛竹 《西部社会》2003,(10):44-44
西夏贡酒业生产的系列白酒,深受宁夏及周边省区消费者的青睐。在白酒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西夏贡酒业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采记了西夏贡酒业商贸公司总经理刘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