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规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论:西方思潮传播轨迹的一般描述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广为传播,掀起了持续十年之久的西方理论热潮。其“热点”几经游移,留下特有的历史轨迹。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内容,四个阶段。所谓一条主线二个方向,即以人生探索为主线,围绕着对主观世界(自我)和客观世界(社会)的探索和认识两个方向而展开的;三个内容即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主要是哲学思潮、经济思潮和政治思潮;四个阶段即以1987年改革开放为起点,以1989年为研究终点,以83、85、87年为分界点而划分的时空顺序。  相似文献   

2.
吴栋 《学理论》2010,(10):191-1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学生失业现象,并且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失业主要是一种结构性失业。因此,试图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就业弹性理论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对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断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时间。回顾青年研究的历史,我们既无须为缺憾而妄自菲薄,也不必因成就而踌躇满志。进入90年代,青年研究也处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青年研究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年研究在90年代的发展趋向。一、学科建设将有新的发展学科建设是我国青年研究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学科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青年研究由单一向综合、由零碎向系统、由经验向理论的过渡时期已经到来。尽管目前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否定“科学化”这一大方向的理由。任何新  相似文献   

4.
黄丹 《学理论》2014,(4):62-64
20世纪90年代,公民资格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当代西方公民资格理论以保障民主制度有效运行为出发点和目的,以建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理论主线,以探讨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和公民品德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理论架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战后最深刻的变化,这种集中体现在东欧及苏联的演变上,使旧的世界战略格局被打破,开始形成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在这种新旧格局转换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9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趋向,将决定或影响未来十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和21世纪中国的振兴强大。从历史和未来的高度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勇于参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建设的实践;勇于承担中国的繁荣富强、振兴腾飞;勇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交往仍是90年代大学生政治思想趋向的主流。同时我们还应看到,90年代大学生政治心态,总的来说,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这是他们政治心理的整体投射。由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试析他们的政治心态趋向:  相似文献   

6.
周海峰  刘平  张喆 《学理论》2012,(29):148-1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文化的界定;第二,大学生文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第三,大学生文化的比较研究;第四,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这些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一个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挑战。对这两个挑战的应战结果,将决定着中国的命运,而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本文以1991年6月对苏州、杭州七所高校59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及至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的调研资料为依据,分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表现,探讨其发生影响的主,客观原因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叶长德 《学理论》2012,(12):252-2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着由灌输范式向关怀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关怀范式的建构就是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存在为依据,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突出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群体利益实现为主线,把对大学生的思想关怀、情感关怀、心理关怀、生活关怀、学业关怀和就业关怀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蓝蓝 《学理论》2012,(19):266-267
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90后"。他们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点。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应当采取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性格特征的教育方式。文章首先从三方面分析了"90后"大学生素质现状,经探索后,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注重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协调性;第二,增强"90后"大学生的党性修养;第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强调思维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7)
90后大学生思想独立,易冲动,法律意识淡薄。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思政课法制教育在实际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法律教育等因素,严重影响思政课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着重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高校思政法律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提高高校思政课法律教育的功能等几个角度思考,尝试能找到恰当的办法破解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全国七个城市的中学生和大学生1080人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并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进行历时性分析比较,揭示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价值观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经历了重要变化,朝一个更强调个人取向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个人取向的价值观正在由雄心壮志、奋斗进取逐渐向追求个人自我的舒适与快乐价值观转变,但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90后"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主体,研究"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现状及主要问题 "90后"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的一代,他们身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身上有着明显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征。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想法新颖,这些优质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性;但同时部分“90后”高职大学生在党性方面出现了困惑、迷失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80年代初,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其成就和成就感是相当高的。但到90年代,高校校园的学习空气、学术气氛并不浓厚,甚至有近1/4的学生喊“六十分万岁”;由于社会因素及时代潮流等等的综合影响,大学生呈现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丰富多彩的追求:恋爱、名利、身心完善、社会适应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牵涉到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就感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曙新 《理论探讨》2006,1(4):103-107
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即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探索中所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1956年党的八大曾取得了正确趋向的良好开端,但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错误趋向迅速地发展起来;在60年代初的调整时期正确趋向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错误趋向也在同时发展,并且在经历了一段胶着状态之后,错误趋向日益占据上风并暂时压倒了正确趋向,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大破坏。总结十年建设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出现两个发展趋向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俊华 《学理论》2010,(24):13-14
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随后国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本文对近年来协商民主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6.
处于变革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种种心理矛盾,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由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产生信仰的困惑。大学生在学习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大都认为这个理论是科学的。然而,当他们看到实际生活不尽与理论相吻合时,有人便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发生了疑问,表现为信仰上的无所适从。 (二)对改革的功利期望过高  相似文献   

17.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90后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现状及行为特征,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课堂授课到学生日常管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由点到面的帮扶系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从10个城市3173个样本与全国97543369个样本中获得的常见名字百分比,本研究分析了人名演变的时代变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10年作为划分标准,探讨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中国人自我独立性的时代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无论是对10城市样本的分析还是对全国样本的总体分析,中国人常见名字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一直在逐渐下降。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中国人的自我独立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绩效评估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最早可追溯到二战以前,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第二个时期是大规模发展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第三个时期是规范深化阶段,9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是绩效评估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1993年7月,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规定“每个机构应提交年度绩效规划和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