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绛华 《求实》2004,(12):88-91
近几十年来 ,国际行政学界出现了以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治理理论为主流的改革理论。它们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提出了不少值得认真思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并且在西方一些国家政府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在公共部门改革中开阔思路、拓展眼界、具体操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大学与政府组织属性和大学系统发展变化的实际,决定着调整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核心是集权与分权问题,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调整大学与政府关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大学治理是将公共管理理论引入高等教育系统、创新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新方法,为大学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公共管理目标、加强系统内部组织性和自主性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治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具有高度复杂性、深度不确定性、鲜明跨界性的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以整体性为取向的治理理论和治理工具,与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碎片化整合高度契合,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理想的模式选择。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的整体性治理模式,需要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流程、治理方式等方面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恩和修正基础上提出的治理模式,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其核心目的在于跨越组织边界,整合各自独立的资源,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系统梳理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和框架,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公共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它超越了传统的管理型思维,强调共同治理,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马倩 《世纪桥》2009,(15):68-69
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运动、治理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推动下,西方国家推行政府治理范式的改革,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施大部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多元化等举措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霞  向良云 《新视野》2007,(5):50-53
自SARS和"9·11"之后,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今持续高度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认识到,公共危机是要加以科学的应对的,但是迄今人们所提的都是公共危机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政府单方面的、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这一管理的思维所存在的缺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公共危机理论研究的取向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影响到了我国公共危机应对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政策选择。必须构建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即公共危机治理的概念框架,理论上引导公共危机问题的研究取向,实践中指导塑造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柔性的公共危机治理系统,包括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这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日臻复杂的公共危机应对的前瞻性需求。  相似文献   

8.
何绍田 《学习月刊》2010,(24):40-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治理理论,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理论已有的发展,呈现出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失偏、将效率与公平相分离的治理理念失偏和将政府与社会相分离的治理结构失偏.公共管理理论创新需要从这些失偏中走出来,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逻辑上看,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认识问题实质与准确研判发展态势。利用"类+种差"的形式逻辑定义方法重新审视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建构一个更具解释力和包容性的中国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类型谱。循此框架,通过对近年来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案例观察以及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发现当前我国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新发展态势,体现在愈益明显的线性化增长与非线性化演变趋势、愈发增强的虚拟仪式功能与现实转换功能、愈加显著的横向跨域特性与系统纵深特性、愈更普遍的少数人积极行动主义与多数人的懒汉行动主义倾向。基于此种认知与研判,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治理逻辑要实现现代化转型,需要实现由碎化管理到协同化治理取向、静态化管理到动态化治理取向、控制式管理到法治化治理以及机械化管理到生态化治理取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事物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打破了在此问题上的国家理论和企业家理论模式,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主治理的行为模式有效解决这个困境。我国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完全采用西方经济产权路径以及自主治理路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困境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借鉴和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制度,促进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6):17-17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善治有三代理论。3.0版本的善治理论强调“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它把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个人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要求科技管理体制进行变革,走向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变革的关键是对科技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准确定位,提升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条件支撑、加强创新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政府公共科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邵燕斐 《世纪桥》2008,(4):19-20
在新公共管理成为一种浪潮推动各国改革的情况下,莱恩的《新公共管理》一书从契约制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绩效合同的理论基础。在传统公共部门治理中委托代理关系失衡的情况下,提出以绩效合同来约束高级公务员的行为。这些对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晓丽 《新视野》2012,(3):66-69
风险社会和全球化使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成为一种趋势。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纵向与横向的方式,群件的构成、平等互惠的关系以及责任的明确为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为使公共危机协作治理成为可能,必须从协作治理的相关要素的整合及其制度完善入手,构建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软环境和制约机制。关于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要素整合,重建信任是协作的前提和参与的关键,对话沟通是协作的基础和条件,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是协作的核心和保障,而责任分担则是协作管理的重点。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制度建构,一是要组建协作管理的机构,二是要明确协同治理的范围和网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拟从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两大理论,以期对我国行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规避、减少风险以及应对危机是个人、组织、国家和社会维持存续与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同的行为主体对风险、危机的判断、认知、预期以及态度不尽相同,决定了他们在危机情形下的不同选择。而诸层面上的多元选择集合了在不同社会背号下的不同组合形式,又构成了现代公共危机治理形态的多样性并产生了不同的治理绩效。政府再造理论为优化我国公共危机中多元合作治理模式、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绩效提供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多中心理论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目标,强调治理主体和治理方法的多元化,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思路.当前,山东省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多中心理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农民三方面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真正反映农民利益诉求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9.
林婷 《理论研究》2008,(2):33-36
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与公共治理模式是相型相构的,它们同为“现代性”事件,在思维方式、功能原则上也具有一致性,因此,实现政务公开必须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同时,从效应上阐释,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扩大公共参与促成公民社会,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实现公共管理的公正性,重塑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最终有利于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对政务公开制度的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政务公开法制化缺失、政府义务性缺失、公民权力意识的淡薄均会对公共治理中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造成阻碍。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立与公共精神的培育等不失为促进二者发展与完善的、具前瞻性也更具现实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对加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变革公共管理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客 观分析和把握公共管理客观规律,创新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构建公共管理全新理论体系,就成了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