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2年春,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关键阶段,美国对越南发动了一场水雷战,将几千枚水雷空投在北方各重要港口、航道、河口和东北群岛的广大海域,同时,加强对北方不间断的轰炸、炮击,形成空中、陆地、水面和海底立体的所  相似文献   

2.
陈辉 《党史博览》2006,(4):49-52
美国对越南发动大规模水雷战,越南政府请求中国帮助扫雷,毛泽东批示“同意入越。”1964年8月,美国以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北部湾遭到越南袭击为借口,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随后,它扩大侵越规模,发动了对越南北方的武装侵略,并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南部沿海。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率领越南政府代表团秘密来到北京求援。毛泽东当时表态说:“我们只有一条有求必应。”很快,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了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部队共计32.3万人,分期分批踏上了援越抗美的征程。到1972年春,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取得…  相似文献   

3.
成汉平  瞿俊锋 《唯实》2018,(7):90-94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于2018年3月5日至9日访问并停靠越南岘港,在此期间,越南与美国两国海军还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密切的互动交流。这被视为一个重大事件,因为这是自越战结束后43年来美国航空母舰首次到访越南港口,也是这两个往日敌对国家如今深化双方军事合作的重要象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印太战略"背景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新谦 《唯实》2014,(7):84-87
2012年6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抵达金兰湾,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继2010年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后美国又一位重量级官员到访越南。2012年7月10~11日,希拉里再次突访越南。2013年3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访问越南,在河内与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就深化两国防卫合作进行了深入会谈。随着绍伊古越南之行的结束,金兰湾这个曾经被世界大国垂涎的港口,再次跃入人们的视线。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在这场与美国争夺金兰湾的博弈中暂时领先,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然而,美国会不会轻易放弃重返金兰湾?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越南会作何打算?金兰湾对中国安全形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1964年8月5日,驻越南南方的美国侵略军与南越伪总统阮文绍的军队突然从海上袭击越南北方军民,悍然挑起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到了1965年,美伪军队企图越过17度线向北推进,并不断派出军用飞机向社会主义的北方城乡狂轰滥炸,炸弹不时地落到中越边境的中国领土上,经常炸死炸  相似文献   

6.
1965年2月,美国在越南扩大侵略战争,采取所谓"南打北炸"的战略方针,出动大量轰炸机,对越南北方的铁路和重要工业基地实施狂轰滥炸.为了援助越南抗美救国斗争,中国政府应越南党和政府的请求,先后派遣高炮部队和配属各援越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共有16个支队,约15万人分批入越,担负越南北方的防空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军队曾先后两次跨出国门支援友好领邦,分别是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所不同的是,抗美援朝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开较量;而抗美援越则是在极为保密的前提下,中国军队以秘密方式跨出国门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那么,当时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公开进行“抗美援越”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的。胡志明求援1954年7月《日内瓦宣言》发表后,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然而,美国却趁法国军队撤出越南之机进占了越南南方。随即,美国发动了“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所谓“特种战争”,企图把南越作为进犯越南北方和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战略要地,从而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并实现美国控制亚洲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8.
1971年9月,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年5月前访问中国。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专机到达北京,开始了与中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晤。为迎接这次震惊世界的来  相似文献   

9.
美国悍然下令对越北方实施大规模布雷,越南驻华大使求见周恩来请求中国援助扫雷 1969年1月20日,理查德·尼克松就任美国新总统。上任伊始,面临着许多难题,最使他感到棘手的问题是如何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拔出腿来。  相似文献   

10.
应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河内分院的邀请,我们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代表团一行六人,于1996年5月30日至6月10日,对越南进行了为期12的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和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河内分院,经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越共中联部的批准,于1995年初建立了隔年互访的关系.这次访越是在两院校第一轮互访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第一次访越相比较,这次访问具有访问单位多、接触层面广、交流内容深的特点.我们代表团从越南北方到越南南方,访问了两省(广宁省、林同省)、五市(河内市、胡志明市、下龙湾市、大叻市、宝绿市)、两个市区(河内市西湖区、胡志明市第11郡)、五所党校、一所高校(胡志明国家大学)和两个企业(越南桑树蚕丝中心和富寿旅游公司),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从抽象到具体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途径 ;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实基础 ;运用灵活的辩证思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方法 ;从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孟红 《党史纵横》2007,(2):13-14
邓小平于1926年亲笔写的《自传》,翔实地记述了他到莫斯科之前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在党团组织内工作情况等早期活动。这件历史档案的部分内容先后被历史研究部门和传媒界广为引述,为人们真切、系统地了解邓小平早年的革命历程提供了真实的原始依据。那么,这份仍保存于俄罗斯的珍贵历史档案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件珍贵档案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较西方国家的企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即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所有缺位、企业干部行政化、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因此,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创新委托代理机制,精简委托代理链条;取消行政干部任命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