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运七人行 他们是幸运的7个人,在印度空军的数百名飞行员中,只有7人被挑选出来驾驶第一批由苏联提供的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的飞行速度达2马赫,是印度空军所获得的第一种真正的超音速战斗机。原有来自英法的猎人、神秘和蚊蚋战斗机虽有能力进行超音速飞行,但只有在俯冲时才能达到,水平飞行时是无法超音速  相似文献   

2.
在2007年2月7-11日印度斑加罗尔举行的航展上,俄罗斯米格-29“支点”家族中的最新型号——米格-35成为这次展会的明星,这架仅有的米格-35(编号154)已在2006年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过。但其出现在印度却有着更特别的意义,它是冲着印度126架中程多功能战斗机(MRCA)项目而来的,尽管竞争对手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米格-28M OVT战斗机于当地时间7月17日首次亮相英国范堡罗航展,俄罗斯英雄帕维尔·伏拉索夫驾机完成了高难度的精彩飞行表演。米格-29M OVT装备两台由圣彼得堡克利莫夫公司研制、莫斯科车尔尼雪夫机器制造厂生产的RD-330VT推力矢量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向任意方向偏转20度,而目前世界上其他  相似文献   

4.
虽然有许多国家的空军都曾运用米格-23战斗机遂行作战任务,但这些空战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们所知道的只是1981年到1985年间,叙以在黎巴嫩上空发生冲突的一点细节,所有这些还都是来自以色列媒体的一些片面报道。这些报道暗示,在战斗中,叙利亚的米格-23损失惨重,两且一无所获,报道还说苏联根本不应该有这个型号的设计需求,而且该机,甚至还包括该机的武器系统,都明显不是西方国家研制的同期机型的对手。但仔细一想,事情不完全是这样的。相反,只是因为西方国家研制出了马力更强劲、更复杂、造价更高的战斗机(这些飞机从来也不会以米格-23那样的速度和数量进行研制和出售),另外还因为当盟国需要时,苏联要不是犹豫不决,要不就是缺乏供应最好的机型的能力,这两个原因才最终导致米格-23在空战中成为所谓的“羔羊”。  相似文献   

5.
遥远的狐蝠 2003年7月6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以西约250公里的阿尔·塔卡度姆空军基地(al-Taqaddum AB)附近的沙漠中发现了大约30至40架伊拉克空军的战斗机,其中一架编号为25107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超音速——坎坷的道路米格-19:无奈而必然的门槛1953年5月25日,美国空军YF—100 在首飞中成功突破音障。次年1月5日,苏联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的直系祖先SM-9/1原型机首飞成功。各国空军开始纷纷向超音速时代迈进。而当时的中国空军主力仍然是落后的亚音速战机米格- 15比斯。即使是进一步改进的米格-17也不足以应对驻扎台湾的换装F—100的美国第13航空队。中国空军跨入超音速门槛的唯一希望在于苏联。中国一直关注苏联超音速战斗机的进展:1956年6月,苏联空军装备米  相似文献   

7.
这是1969年4月朝鲜击落美国EC-121电子侦察机以来,朝美战机在天空上演的最为紧张激烈的一幕。2003年3日3日上午,4架朝鲜空军最先进的米格-29和米格-23战斗机在距朝鲜东部海域244公里的日本海上空拦截了一架正在对朝鲜进行空中侦察的美国空军RC-135侦察机,迫使美侦察机中止侦察任务,返回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  相似文献   

8.
~~米格-29OVT进行特技飞行表演@徐小丹!本刊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9.
前言 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德国空军获得了前东德的米格-29战斗机。米格-29装备有俄罗斯研制的R-73(北约命名为AA-11射手)近程空空导弹,并装备有相应的头盔瞄准系统。德国空军对该系统进行的评估和代表德国国防部实施的模拟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19日,在印度中部城市瓜廖尔印美两国空军首次举行的代号为“抗衡印度2004”的联合空战演习拉开了序幕。美国空军出动了6架F-15C和140名官兵。印度空军现役的所有的主力战机,苏-30、幻影2000、米格-21和美洲虎、米格-27悉数出动。此次演习中,苏-30MKI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印度在新世纪装备的第一种全新战斗机,同时也是印度空军最重要的多用途战斗机和威慑力量,印度空军能够很好驾驭它吗?  相似文献   

11.
①米格-290VT是本届巴黎航展上的明星。航展首日,米格公司特地派出该公司的首席飞行员弗拉索夫驾机进行了10分钟的飞行表演。⑦“阵风”战斗机是东道主法国在本届航展上的镇宅之宝。为了展示它的优异机动性能,达索公司安排“阵风”战斗机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图为“阵风”战斗机正在进行滚转。③垂直爬升状态的“台风”战斗机。本届巴黎航展上,EADS也希望借助特技飞行表演展示“台风”的性能,促进其外销。④在航展上大出风头的“虎”式武装直升机。作为欧洲直升机公司的拳头产品,“虎”式正在积极谋求外销。图为“虎”武装直升机进行垂直爬升。⑤“虎”式武装直升机从高空垂直俯冲而下,势如雷霆。⑥弗拉索夫凭借其高超的技艺,驾驶米格290VT在飞行表演中展示了“眼睛蛇”超机动动作。图为“眼睛蛇”机动极限状态,米格-29OVT的机头仰角拉到到近120度,机头朝后,机尾向前,飞机处于失速边缘。  相似文献   

12.
在巴尔干,米格-21受到的喜爱远胜于米格-29,也正因为如此,它被一次次投入到前南地区残酷的战争中。在这出国家与民族的悲剧里,“鱼窝”的奋战与荣耀无关,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纯军事层面展示其出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简氏防务周刊》在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设的报道中率先使用了“军事复兴”一词。两年来,俄军结束了持续13年之久的下滑和过渡,开始走出低谷。如果说“军事复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定义,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话。那么武器研制与采购便是国防建设中最外在、最显性的因素。今年年4月15日,俄罗斯17年来建成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在北德文斯克下水。一周后,俄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宣布,俄第五代战斗机研发资金已拨付到位,由苏霍伊集团全权负责。与此同时,俄空军开始升级米格-31截击机,乌拉尔车辆厂为俄陆军研制的下一代主战坦克——T-95已经进入国家测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拉格-3的问世 1939年,苏联政府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招标计划,最终三个设计局的产品获得批准投入量产,这三种飞机分别是米格-3, 雅克-1和拉格-1。拉格-1是由弗拉基米尔·戈尔博诺夫(Vladimir Gorbunov)主持的新设计局开发的,他是一名航空工业后勤部门老资格的官员了,领导着一个设计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一个国家的空军能在训练课程中省掉跨音速教练机这一步,没有高级喷气教练机的空军绝对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空军。但印度空军却用米格-21战斗机改进的教练机凑和了20年!而这段时间正是印度大肆购买国外先进装备的20年。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6.
前言 60年代中期(此时的印度空军正在接收米格-21战斗机),印度空军试图寻找一种高性能的战斗轰炸机,以取代原来法国提供的神秘-IVA和英国猎人战斗机组成的空军对地打击力量。当时,印度国产的HF-24风神战斗机的研制情况仍不明朗——它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研制和生产上的严重滞后导致印度政府对它失去了耐心,转而于1966年夏季开始评估苏霍伊设计局的苏-7战斗轰炸机。在英国向印度交付36架猎人Mk-56A和12架整修后的猎人Mk-66D)的同时,一个印度空军的测试飞行员小组开始在前苏联试飞苏-7战斗轰  相似文献   

17.
香港《亚洲周刊》10月14日报道称,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第一集团研制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的工作已经开始。在第五届珠海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第一展厅内,中国一航集团公开的录像上展示了酷似F-22隐身战斗机气动外形设计的论证、设计工作似乎已经完成,很可能已经进入风洞试验阶段。中国航空工业界的消息来源证实这一论证工作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进行。而推进矢量技术在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研究,并且强调:这一预研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并且进展顺利。此外,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开始了歼-10A战斗机的改进工作,已经完成了隐身化的概念设计。它主要在气动外形上贯彻隐形的设计要求。采用了鸭式、三角翼机身融合技术。机头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作为德国"紧急战斗机竞争 计划"的胜利者,Ta-183乌鸦本应翱翔在德国的天空,成为盟军重型轰炸机的噩梦。但欧战在1945年5月的结束为它的发展划上了句号。 Ta-183乌鸦没能在波澜壮阔的二战战场上一展身手,却在二战结束后以另一种方式重返蓝天。朝鲜上空,无论是美国空军的F-86,还是制造了"米格走廊"的米格-15,都有着浓重的"德国血统"。三千里江山上空,两种Ta-183乌鸦的直系后代捉对厮杀,人们仿佛又看到了"第三帝国"末日战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正乔尔·S.米格代尔(Joel S.Migdal)是著名美国政治学者、华盛顿大学亨利·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早年师从亨廷顿。20世纪70、80年代,当现代化理论在美国比较政治学界逐渐式微后,国家回归学派和历史制度主义兴起,米格代尔在这个大潮流中进行了调整和反思,提出了"社会中的国家"的研究路径,对"国家中心主义"提出了建设性的挑战。《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1988)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2001年,他在《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美国《航空与航天技术周刊》、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等西方媒体先后对中国最新型战斗机的研制进展进行了报道。西方媒体认为,一种整合了新型动力系统、雷达以及武器系统的“中国版”苏-27战斗机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果它研制成功,将成为中国国防工业在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及解放军空军战斗力显著提升的一个里程碑。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飧读者。本刊无意证实西方媒体的报道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