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提升档案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档案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档案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将开启的"十三五"规划,既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宫的五年规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相似文献   

3.
<正>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1949年10月到1952年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     
杨伟智 《党的文献》2012,(2):108+118
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至“十四五”,中国规划治理经历了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了顺应各个五年时代发展大势与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认识和理念为指导、保持各个五年规划之间连续性和承接性、不断完善和创新五年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等宝贵经验,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准确判断和应对风险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互促进等显著优势。总结中国规划治理的历程、经验与优势,对不断完善五年规划制度、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以20篇80章、25个专栏、148页、6万多字的篇幅,细致描绘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发展图景。经济更强:增长保持中高速创新驱动见成效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举世瞩目。"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主要目标"一章中,描绘了五年后中国经济的"预期模样":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10,(12):6-11
五年一度制定发展规划,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又是政治纲领承前启后的桥梁。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图景。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既有着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又意味着新中国成立60年后的一次再起跑,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的节点。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山东各地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规划"十二五"发展方略。新路径、新图景,改革再出发。  相似文献   

8.
正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切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十三五规划的主题,探寻中国如何制定五年规划,回顾了中国五年规划编制的历史演变,概括性提炼中国独特的"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并论述了中国政策民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21,(6):5-9
图解重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3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时代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围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规划纲要》设置了5个类别25项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核心课题一直以来是党和人民万众瞩目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十三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4,(Z1):122-127
<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产业路线图,即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四条主线,构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支点。规划明确提出关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的任务,这顺应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更是中国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城市之一,理应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号召,积极  相似文献   

12.
邱静 《唯实》2014,(3):55-57
<正>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相继探寻适合本地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江苏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耗大省,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一、江苏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促进作用,围绕低碳建设总体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步伐,实施了一  相似文献   

13.
<正>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一份国家的发展蓝图,对接着亿万人民的小康梦想,标示出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划定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航标。这是一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篇布局、为迈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凝心聚力的重要会议,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擘画和顶层设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必将把"中国号"巨轮带入一个全新的水域。中国的发展前后相续,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中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更是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奇迹的独特视角。中国的五年规划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积累多重经验,其中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保障,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确保了战略全局性,统筹协调的实施方式确保了五年规划的有效落实,不断深化改革是五年规划持续推进的动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约80%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城市,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化对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发展都至关重要。目前,建设绿色城市正日益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方向。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重要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集约化利  相似文献   

16.
<正>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思路,彰显着中国的发展信心,必将引领中国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11月,世界倾听中国。"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到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从温暖如春的东南亚到骄阳似火的非洲大陆,中国行动激发力量,中国声音传递信心。而中国前后相续的五年规划,也迎来了又一次交接棒。"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认为,通过公报可以看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愿景和蓝图,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纲领主张和战略意图,可以看到未来五年我国各项工作重点和施政措施。他指出,通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有四个关键词。一、规划"十三五"规划是本届新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为,我们处于一个非常重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12)
<正>站在"十二五"即将圆满收官、"十三五"就要扬帆起航的历史节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是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十三五"规划,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蓝图。在  相似文献   

19.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对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低碳发展的困境。一方面,大型城市发展陷入"高碳锁定"困境;另一方面,中小型城市发展面临"优先选择"难题。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的矛盾,原因既在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导致出现的"低碳转型悖论",也在于低碳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偏差,还在于当前阶段低碳技术与相应资金支持的不足。面对上述挑战,未来需要合理制定低碳城镇化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低碳领域技术创新;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空间规划、文化民生、生态环境等多维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渤 《奋斗》2010,(12):52-53
<正>今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将圆满完成,明年将迎来"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建议》),对"十二五"规划做出了总体部署。"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主题和一个主线,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年规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