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萨斜塔之闻名于世,不仅在于“斜”。三百多年前大科学家伽利略在塔上进行了著名的落体实验,证明自由落体的下降速度与其重量无关,推翻了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关于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的臆断。比萨斜塔因此更加出名,原本设计选址失误造成的缺陷反而带来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引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观瞻。物以类归,由其它“斜塔”联想起比萨塔,便也很自然。近日有闻,我们国家有座塔,被权威人士评定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少数国人不免为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比萨斜塔”而沾沾自喜。笔者实在无意破坏这少数同胞的勃勃兴致,只是有一点疑惑想搞个明白。 斜塔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建筑奇观。从工程师的眼光看来,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斜塔,人们马上会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它已成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其实,在比萨斜塔之前二百年,中国早已有过斜塔,而且是有意建成的斜塔。在公元十世纪中叶,著名木匠预浩在当时宋朝京都的开封,兴建了一座巍峩雄伟的佛塔。塔初建成时,它并不像普通的塔那样垂直于地面,而朝西北方向倾斜。为什么要倾斜呢?预浩说:开封地处平原,经常刮西北风。现在的  相似文献   

3.
齐鲁第一钟     
牛文祥 《春秋》2013,(1):56-57
历下区的钟楼寺街古时有个钟楼寺,寺内有一口重达8吨的大铁钟。号称“齐鲁第一钟”。  相似文献   

4.
建于13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坚直,中规中矩的。 在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  相似文献   

5.
张永强 《北京观察》2001,(10):14-15
北京市区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寺天宁寺及寺内舍利塔,即将改变长期荒废、日渐颓败的现状,获得系统科学的整理修缮,成为首都又一著名的佛教胜地和旅游景观。据成书于明代的《长安客话》和《帝京景物略》记载,天宁寺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当时叫做宏业寺。寺内塔中供奉有佛舍利一颗。也有人认为,该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后古寺屡毁屡建,唯有寺内舍利塔安然无恙。总之,古寺至少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帝京景物略》中描绘古塔说:“塔高十三寻,四周缀铎(铜铃)以万计,风定风作,音无断际,声闻数里。”  相似文献   

6.
1.意大利比萨斜塔显示12世纪意大利比萨贸易实力的纪念性建筑,由于建在松软的土层上,开工仅几年就开始倾斜,到1350年完工时,已倾斜4.5英尺。到1990年,倾斜了大约1 3英尺,以致必须在塔的一侧  相似文献   

7.
距成都市南郊重镇石羊场不远,有一座被渠水环绕、翠竹掩映、红墙环抱的寺院,这便是始建于明代的古刹———铁像寺。铁像寺因建寺时从地基中掘出一尊铁铸佛像而得名。全国第一所培养年轻佛门女僧的专业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就设在寺内。佛学院院长是年届耄耋、名扬中外...  相似文献   

8.
千载名刹:风穴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载名刹———风穴寺 ,坐落在嵩山少室南麓 ,北靠玉皇 ,南眺汝州 ,东依龙山 ,西偎黄鹿 ,群山逶迤环抱 ,林木葳蕤掩映 ,溪水四时潺潺 ,是一处历史悠久 ,文物荟萃 ,享誉神州的佛教圣地。风穴寺始建于北魏 ,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创建时满山野花芳香浓郁 ,沁人心脾 ,加上佛教故事中说天上有“香积佛”居住于寺内 ,故始建寺院名曰“香积寺”。清代州官吴若所题“古香积寺”石碑 ,至今仍屹立路旁。隋末 ,社会动乱 ,佛教一度衰败 ,该寺僧侣四散而去 ,建筑物也所剩无几。至唐开元年间 (公元713———741年) ,社会相对安定 ,许多善…  相似文献   

9.
江苏南通狼山是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屹立在长江的北岸.隔江与南岸常熟境内的福山遥遥相对,气势非凡,风景秀丽.山巅有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九七六——九八三年)的支云塔;南麓有初唐(六一八——九○七年)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和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西路兵马总监金应墓以及辛亥革命北方军革命军领导人之一的白雅雨烈士墓;东北麓有园林和许多石刻,为历代文人作诗题名之处. 一九八三年,在狼山南麓原大雄宝殿又完成了我国第一套佛教十八高僧瓷砖壁画,这是佛教艺术改革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10.
镇寺之宝黑夜被盗2004年10月14日,“南方第一刹”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崇圣禅寺。天空月朗星稀,寺内宁静安和。坐落在闽侯大湖乡雪峰山南麓的雪峰寺一如既往地俯视着茫茫大地,像是护卫着芸芸众生。但是,谁也想不到,一双双黑手打散了黑夜的宁静,雪峰寺就要遭受建寺以来最大的劫难。万籁俱静之时,只听大雄宝殿“吱呀”一声,大门被慢慢地打开。开门声音甚是轻微,想象得出开门者刻意在掩饰着声音,似乎生怕声音惊醒寺中一尊尊沉睡的玉佛。一个人影出现,接着又是一个人影……月光下,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些人影并非是寺庙中的和尚。他们意欲何为?他们接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各种因素和资料的考证,证明《太平广记》是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编撰,最终成书于宋真宗时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三塔林:风穴寺塔林风穴寺塔林位于汝洲市东北九公里的风穴寺附近,是历代风穴寺僧的坟莹群体。“塔”是印度古语“塔婆”(音译)的简称,意为“坟墓”。寺院德高望重的和尚圆寂后,把骨灰葬入地宫,上面建塔,以示纪念。风穴寺原有和尚墓塔15座,按时代划分计唐...  相似文献   

13.
大佛寺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北郊区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区20公里。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东临汾河。创建于北齐,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复。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寺为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东配殿,后院有大雄殿、罗汉殿、地藏殿。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在寺址两侧依山筑起重檐歇山顶殿堂一座。殿阁背倚土崖,前有抱厦。阁内高达9米的释迦牟尼大佛结跏趺坐,两名护法金刚分立左右,皆为明代作品,至今保存完整。此寺也是明末清初文化名人傅山隐居地。寺内古柏长势奇特,俗称“土堂怪柏”,为太…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朔縣祟福寺裹,有一個北魏時期(三八六——五三四年)的石塔塔頂。塔頂殘高約五十厘米,上有相輪九重,下爲復鉢,承以雉堞狀的山花蕉葉。四邊山花中間  相似文献   

15.
地处长江下游、长江和皖河汇合处的安庆,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境内有‘菱湖夜月’、‘雁汊渔灯’、‘百子晴岚’等名胜。其中尤以迎江寺和振风塔最为绚丽多彩,在整个长江沿岸都负有盛名。始建于北宋(九六○——一一二七年)年间的迎江寺,雄峙江岸,殿堂楼阁異常宏伟。进入山门,一尊满面春风、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在笑迎来宾。两旁一副对联:‘张开口吞江心月,不動神游?翘臁?既夸张得体,富于神机佛意,又惟妙惟肖地鈎勒了这尊坐佛的神态。出天王殿,拾阶而上便是大雄宝殿。这是全寺的主殿,雄伟高大。殿侧環壇,种满了各种花卉:腊梅、天竺、牡丹、茉莉……千姿百态,四季芬芳。西廊有藏经楼、大士阁、放生池等。放生池,现改名为‘宜园’,附近新建有假山和亭阁,泉水涓涓,曲径通幽,别有天地。据寺中僧人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的日子,寺内方丈率比丘,迎来成千上百的善男信女,钟鼓声、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坚持强化培训,注重引导,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会员、无党派人士参与以凝心聚力为主题的“献良策、比贡献”活动,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多福寺     
多福寺又名崛寺,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附近的崛山山巅,距太原市区24公里。以漫山红叶的宜人秋景而著名。寺庙建于唐代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坐北朝南,处于松柏、山峦包围之中。唐代寺内佛事鼎盛。宋代末年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重建,后曾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以及壁画、塑像等,均为明代遗物。重修时,建筑布局保留了唐代特点。现存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殿顶琉璃剪边。殿内3尊大佛、4尊菩萨,神态自如,塑造逼真。有壁画84幅,描写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画面生动,色彩艳丽。寺内的红叶洞…  相似文献   

18.
运城市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端,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2万,有各类残疾人18.2万人,占总人口的3.8%。运城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上古历史传说都发生在这里。三  相似文献   

19.
王彬 《北京观察》2003,(10):50-51
万宁寺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距今已有六百九十八年的历史了。万宁寺内的中心阁位于今鼓楼的位置,是大都南北中轴线的城市标志。今草厂胡同12号是万宁寺残址,在今天的鼓楼东侧,如果对其适当修复,既保护了重要的历史遗迹,又可以增加那里的文化内涵,提升鼓楼附近的旅游价值,而且可以改善那里的居住环境。神御殿根据《长安客话》的记载,在大都的西部,原来有一座建于辽代的寺庙,已经废弃不堪了,只有一座佛塔还在,题曰“释迦舍利塔”,塔内珍藏有二十粒舍利,一到深夜“屡放神光”,附近的居民以为失火了,仰视天空,却没有一丝火焰。“乃知舍利威灵,人始礼敬”。元世祖忽必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命人把这座辽塔打开,发现里面有许多灿如金粟的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运城市提出“重规划、早起步、稳推进、强服务、讲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市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具体实验工作中,运城市坚持实行“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