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正直 《世纪桥》2005,(1):32-34
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曾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54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派出了大批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当时只有23岁的原昆明军区接影记者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 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张正直 《党史博采》2004,(1):34-35,37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七十来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秘密抵达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的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四月八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请看———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恩来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派出了大批特务,企图暗杀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恩来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特殊时刻,原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当时只有23岁的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请看———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相当不平凡的经历。受命 1955年4月8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为昆明这座春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昆明军区文化部里,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正在睡梦中的摄影记者刘醒民惊醒,他连忙拿起电话:“喂,你是哪里?”“我是秦基伟,请通知刘醒民同志接电  相似文献   

7.
受命1955年4月8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为昆明这座春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昆明军区文化部里,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正在睡梦中的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刘醒民惊醒,他连忙拿起电话:“喂,你是哪里?”“我是秦基伟,请通知刘醒民同志接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一个严肃的声音。“首长,我就是,有什么指示?”刘醒民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是副司令员的电话。“明天上午九点到司令部找我,有绝密任务。”没等刘醒民问完,电话便挂断了。放下电话后,刘醒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不安。他想,这绝对不是一般的任务,因为在平时的摄影报…  相似文献   

8.
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东南亚四国回到昆明。当时正在昆明视察工作的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和昆明各族各界群众到昆明机场迎接周总理。  相似文献   

9.
伉大器 《党史博览》2023,(11):51-53+60
<正>今年是父亲伉铁儁逝世20周年。在疫情防控期间,笔者有了充裕的时间,静下心来整理父亲留下来的诸多信件、笔记等。笔者打开这封尘已久的历史,又一次回顾了父亲一生所走过的平凡而曲折的道路。当看到父亲在参加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前后记录,特别是有关周总理接见天津代表团的讲话后,笔者又一次被敬爱的周总理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所震撼。  相似文献   

10.
读《党员文摘》,经常被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的事迹感动。例如今年第2期《周恩来与党外人士的交往》一文,再现了周总理生前为党的事业广交朋友.真诚地帮助党外人士的平凡生活事例。周总理的交友,不仅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更是自身优秀品德使然。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年届67岁的大科学家茅以升见周总理到会,便又一次提出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愿望。当着众多科学家的面,周总理紧紧握住茅以升的双手,热诚地说:“茅以升同志,你留在党外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你的老朋友、学生在海外有不少,你作为一位有声望的民主人士,联系、团结他们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请客     
周总理请客邓雷仓有一年,周总理在庐山开会,宾馆的领导派食堂的老姚师傅担任厨师。姚师傅50多岁,有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他一听说组织上派他给周总理当厨师,十分高兴。心想:我们敬爱的总理来到庐山,我一定要拿出全部本事多做一些美味可口的名菜,让总理吃得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八一”建军节79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又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我从相册中取出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周总理、贺龙副总理接见原昆明军区指战员的照片。那是周总理、贺副总理访问东南亚各国回到昆明后,在百忙中抽空在云南省长于一川陪同下,接见部队指战员时,时为《边疆青年报》记者的我采访拍下的镜头。照片上,两位领导人的音容笑貌及他们与子弟兵谈笑风生、和蔼可亲的神态,定格在历史的瞬间。从照片上可以看出,两位领导人与基层官兵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同志情是那么纯真!是周总理说了句风趣的话吧?引得大家都开怀大笑。此情此景,可以想象,每位军官的心中是多么甜润、多么幸福!照片左侧唯一的一位女军官,她离总理稍远,但她那晶亮的眸子,映出了她内心的激动和幸福。是的,这两位“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在经历了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而今和他们领导下的基层子弟兵欢聚一起,心情是多么欢畅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贺副总理已逝世多年,画面中年轻的军官们,现在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相信他们看到这幅与总理亲切留影的照片,会回忆起当年的幸福时刻!责任编辑莺子一...  相似文献   

14.
据悉,周恩来总理出国时总带着一只箱子,里面装着一些破旧的、打过补丁的衣服。不管住多么高级的宾馆,每天起床,周总理总是把缝补过的一套“行头”换下收入箱内锁好,才让服务生进屋整理房间。周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白领子和袖口是换过几次的。周总理把鹑衣百结的衣服锁在“保密箱”内,为的是“密不示人”。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并不是怕个人寒酸,丢面子,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顾全民族的体面!作为一国总理,竟如此节俭、简朴,谁又能说那“保密箱”里锁着的不是一颗平凡、伟大而又美好的灵魂!令人遗憾而又麻C的是,时…  相似文献   

15.
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申纪兰贺光庆李树进太行山麓,漳水河畔,有一位年近古稀、普通而不平凡的农妇。她从1953年至今,一直保持着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是共和国目前仅有的两位从第一届到第八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毛主席同她握过手,周总理同她进过餐。江泽民、李...  相似文献   

16.
革命与爱情     
姜贵春 《党史文汇》2023,(12):54-55
<正>北京陶然亭公园地处城南一隅,在公园中央岛上有高君宇和恋人石评梅之墓,200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4月13日,我和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一起来到陶然亭公园,向公园管理处赠送了我们保存50年之久的珍贵照片,其中有一张是邓颖超大姐和工作人员在陶然亭公园凭吊“高石之墓”的照片。那是1960年4月13日,  相似文献   

17.
(续上期)周总理是“总设计师”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精心策划下进行的。关键时刻,周总理总是亲临一线,果断决策。彭真说:周总理是国庆工程的总设计师。在大会堂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各方面对建筑形式就有过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上海的6位教授曾联名写信。北京市建筑学会两次召开专家座谈会。这些意见最后都汇集到总理办公室。周总理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决定亲自调查研究。1959年1月18日,周总理在齐燕铭、万里、赵鹏飞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工地。周总理仔细询问了宴会厅廊柱的粗细、高度、间距和大礼堂从主席台到最后一排…  相似文献   

18.
郭琦镖 《先锋队》2013,(22):20-22
二十岁的青春是什么?二十岁的青春熠熠生辉,是一首铿锵有力、永不言败的战歌。二十岁的青春有什么?二十岁的青春神采飞扬,有一种生机盎然、气贯长虹的力量。在我们的眼里,二十岁的弱冠年华,正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的阶段,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6月19日,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星期三,在朔州市经济开发区小南国饭店因天然气爆炸引发的一场事故中,前往救援的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三班副班长杜晓烨壮烈牺牲,生  相似文献   

19.
中南海西花厅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住地,周总理经常办公的办公室也在这里。周总理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一把在警卫手中,警卫交接班时,钥匙属交接内容之一。另一把在秘书手中,一般是放在机要秘书那里。周总理自己有一把,睡觉时放在枕下,起床时揣在怀里,从不离身。但是,一旦周总理要出国,办公室的钥匙和保险柜的钥匙交别人不放心或不合适,他只交邓颖超保管,他相信邓颖超会像接受保密任务一样把钥匙珍藏好,不会暗开办公室和保险柜的门。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周总理的办公室里电话一个接一个,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除了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无论是邓大姐,还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周总理在忙什么。  相似文献   

20.
刘岩 《党史博览》2012,(5):53-56
1973年2月,春节假期刚过的一天晚上,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的秘书祝庭勋,用保密电话机给住在昆明军区九号院招待所的魏伯亭打电话说:“周总理批来一个办件,要你在昆明听取一名叫白××的情况反映.总理的批件天亮后交机要交通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