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蒋介石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陆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再加上一口难懂的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  相似文献   

2.
伯黎 《政府法制》2014,(26):50-50
徐向前是出自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共和国元帅。他平常话语不多,生活简朴,穿着“土气”,人称“布衣元帅”。 1949年,徐向前率领解放军解放了太原城。家乡一些亲戚朋友就来找他,希望徐向前帮忙谋个官当。徐向前对这些亲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他们安心在家务农。但是,还有人不理解,认为没能沾上他的光,说徐向前这个五台人“不近人情”、“六亲不认”。  相似文献   

3.
孔庆东 《政府法制》2010,(10):25-25
在婚恋问题上.徐向前曾长期心灰意冷。其实一直有不少红军女官兵喜欢徐向前,而且他手下还曾经有一个“妇女独立团”,一千多个活泼健壮的姑娘,可徐帅就是始终提不起情绪。听说有的干部没事去妇女团瞎转悠,他对妇女团政委张琴秋(陈昌浩夫人)大发雷霆说:“你那团是战斗队,不是老婆预备队。妇女团应作个规定,不准谈情说爱,不准男同志去团里乱串,不准结婚,不准……”结果妇女团都说徐总是个“怪人”,是“封建脑瓜”,“看见妇女就苦着个脸”。  相似文献   

4.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1,(30):16-16
毛泽东喜欢谜语,尤其喜欢出谜语让大家猜。他曾出谜面“慢慢走”,打一人名,答案是“徐向前”。令人叫绝!包罗万象的毛泽东诗词也被民间许多制谜高手作为创作题材,产生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谜语。  相似文献   

5.
我从参加工农红军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道理。1933年,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四川宣汉县,不久,我带领区游击队加入红军,来到红九军七十六团报到时,第一个跟我谈话的是七十六团副团长刘昌毅。那时他才20岁,作战十分勇敢,嘴上曾被敌人子弹击中过,留下了一块伤疤,人们给他起  相似文献   

6.
伏击战,打得敌人心胆战抗日战争初期,我随刘伯承、邓小平和徐向前首长指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转战在太行山。那时的武器装备低劣,常用的是手榴弹、炸药包和少量破旧枪支,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作战。我军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有什么敌人打什么仗。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大规模的战役之外,更主要的是广泛开展游击战。在游击战中,我军采用伏击战,屡屡奏效,打得日本侵略军胆战心惊。我直接参加的大小伏击战有数十次之多。其中尤以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和凌石屯伏击战印象最为深刻。神头岭伏击战,发生在1938年3月16日。那年我21岁,是一二九师三…  相似文献   

7.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副对仗工整,气势恢弘的对联,出自四川省达县一个叫何永瑞的父子三人之手。更令人难忘的是,何永瑞父子三人的命运,与红军长征紧密相连。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部,经过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地方豪绅纷纷闻风逃窜。当地达县梓桐乡的团总杜光亭平时仗势欺压百姓,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他听说红军马上就要打到梓桐乡了,就赶紧连夜逃走了。敌人怕红军,穷人盼红军。以教书为业,在梓桐乡颇有…  相似文献   

8.
李锋军 《证据科学》2002,9(3):178-179
某年冬某夜11时许,某县公安局接报称:城东公路上一人被汽车压死.尸检情况:尸长167c 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死者双睑紧闭,右眼睑及眼球挫伤,左眼角膜混沌,球睑结膜苍白,唇及口腔粘膜苍白.右额部有5cm×5cm头皮撕裂,创口哚开.右颧部有5cm×4.5cm 的擦伤,呈暗褐色.解剖:颅骨未见骨折.前胸第4肋间处有2cm长创口,创口明显哆开,深达胸腔,创缘整齐,创角较锐.右锁骨第1,2肋在锁骨中线处骨折,其余肋骨自腋中线处骨折 ,断端有出血.腹部有25cm×8cm擦伤,呈暗褐色.胸腔内有大量积血,心包前区有1cm长破口,内有积血,右肺挫伤撕裂,右心室壁有1cm长创口,未达心室.腹腔内有少量积血,肝脏碎裂,肠管多处挫伤.左大腿内侧、右大腿前侧分别有1.5cm、1.3cm刺创,均深达肌层. 四肢、躯干有多处片状擦伤,呈暗褐色.  相似文献   

9.
郑文科 《河北法学》2007,25(10):87-90
在中国分家是有其特定含义的,仅指兄弟之间以及兄弟与父母之间的分家,而不包括女儿在内.分家行为是属于民事行为,主要属于处分行为.分家行为本身也是一项法律事实.从本质上看,分家单不具有合同的根本属性,不是合同,只是一般的民事协议.分家单只要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就能成立.分家单的效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从财产的归属方面看,有权利证明的效力.对当事人而言,产生约束力.依法成立并生效的分家单,对于在其上签名的当事人有约束力,应当自觉遵守.从诉讼过程来看,有证据效力.对于分家单中记载的对父母赡养义务的分配,原则上有效.  相似文献   

10.
“给很多人大代表打电话,都能拨通,但就是不接.有代表亲属告诉我,他们正在接受学习.” 9月10日,接近辽宁省委的人士杨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不已.他有好几位非常要好的人大代表朋友,以前经常有联系.“但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联系到他们越来越难了.”  相似文献   

11.
李文胜 《中外法学》1996,(1):28-30,36
<正>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二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四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四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3.犯罪必须是有罪过的行为;4.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三)六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六个:1.行为的客观性;2.行为的质物性;3.行为的客观危害性;4.行为的主观意识性;5.行为的违法性;6.行为的应受惩罚性。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12.
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念及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归责原则配置之前提,是找到促进损害发生的真正原因.归责原则需要解决责任成立的正当性问题.不同归责原则有不同的归责理念.过错责任原则针对过错而归责,有过错即有责任,有过错才有责任.过错戍为责任的-般性正当理由,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无过错责任针对无过错(危险)归责,它是在考察过错、发现不存在可归责过错的基础上,针对造成损害的危险而归责的-种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可以有免责事由,也可以适用过错相抵.公平责任原则是一种利益平衡器,有助于舒缓社会的紧张关系.归责原则的适用,是个案的判断.归责原则存在互相配合适用的体系效应.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摘要某女,38岁.15年前怀孕时发现右上腹有一鸡蛋大小的肿瘤后,一直无明显不适,曾多次测过血压均正常.近两年右上腹闷痛不适,多于劳累时发作,疼痛呈持续性.CT示:肝脏肿大,右叶可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密度灶,部分囊壁有不规则钙化影.BP16/10kPa.血糖6.9mmol/L.以多发性肝囊肿收入院.手术记录;右肝后下方有一巨大肿瘤,内侧有10cm×5cm与肝脏及  相似文献   

14.
受贿与行贿是一对连体兄弟.有多少行贿,就对应着多少受贿.一个行贿者倒下,必然也会有一个受贿官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的艺术之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有其艺术之维.关于此点,法律与文学运动略有揭示.法律与文学运动揭示了法律本身的文学特征,打开了通向法之美的一扇窗户.西方有学者认为,虽不能断言法律即是艺术,但可有作为艺术的法律.作为艺术的法律,类似于综合艺术:歌剧.还有些学者力图揭示法与音乐的内在关系.也有学者明确断言,司法就是一门艺术,以利益为媒介,以合度为原则.优秀的法官技进于道,即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易萱  方澍晨 《政府法制》2014,(27):40-42
“单位最近有什么大事?” “副市长要实施竞聘上岗了.” “那你评估一下自己的竞聘吧.” “不知道呢,觉得有危机.” 上海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王裕如面前,华东某市一位副市长的脸上愁云惨淡.早前,他觉得身体不适四处求医,看遍了全市各个医院,都没检查出身体有问题.他家人认为这是“心病”,于是找到王裕如,请她出诊.  相似文献   

17.
刘海明  王俭 《检察风云》2014,(13):33-33
小时候,看到地上有1分钱,都会弯腰捡起来.现在,就是地上有1元的硬币,如果不是特别在意,相信不少人也未必有捡起来的冲动.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收入增加,1元钱真的买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了.对于从政的人来说,工资收入稳定,对于几分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这则数字新闻,相信别有一番趣味.  相似文献   

18.
走进新年     
走过风雨,走过坎坷,伴着悦耳的钟声,我们走进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新的蓝图,新的追求,新的生活,新的征程. 走进新年,我们感受春天的萌动.这里轻快的感觉会让我们忘却忧愁,消除疲惫.这里有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有激昂澎湃的青春之歌,有永不言败的鸿鹄之志.新的人生旅途从这里开始,我们应以有限的生命激荡无限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川剧有一"变脸"的剧种,现实中有"变龄"的人儿.赣中就有一人有四种年龄,身份竟是国家公务员!在官场上,他用改变年龄应付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日子越过年龄越小,官愈做愈大.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利令智昏,为所欲为,终于数罪并罚,沦为阶下囚.  相似文献   

20.
制度经济学家早有警示,制度的订立是有成本的,制度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法律从无到有,从旧法到新法,都是站着成本之脊背上建立起来的系列制度产品,制度的无缝衔接无疑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涉及法律的过渡性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