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苯哒唑(Flubendazole)又名氟甲苯咪唑,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驱除猪和山羊的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等。吡喹酮(Praziquantel)是1975年原西德怡默克药厂和拜耳药厂合作研制成功的广谱抗蠕虫药。该药不仅对埃氏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其他吸虫和绦虫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笔者通过给山羊投服氟苯哒唑 吡喹酮控释药丸,旨在观察该药丸对山羊寄生线虫和吸虫的驱除效果以及山羊的增重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 5 0mg/ g氟苯哒唑:白色粉剂,6 0 0g筒装,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给山羊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 ,观察药丸对山羊寄生线虫的驱除效果。Ⅰ组为投服氟苯哒唑控释药丸组 ,投药后第 5~ 10 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 10 0 % ;Ⅱ组为胃管一次给药组 ,给药后第 5d线虫虫卵减少率为 96.9% ,3 0d后虫卵数回升。试验结束时 ,Ⅰ组山羊平均增重比Ⅱ组和不给药对照组 (Ⅲ组 )的平均增重分别多 2 .1kg和 4.1kg。结果表明 ,控释药丸不仅比胃管一次给药的驱虫效果好 ,且药效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
国外丝虫病的酶标记检测方法从1975年Bartlett等用于盘尾丝虫和各种动物丝虫的检测。国内1985年有用ELISA法检测人工感染羊脑脊髓丝虫病(牛腹腔丝虫感染期幼虫对羊的侵袭病)的抗体的报道。本试验主要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牛腹腔指状丝虫的大分子抗原,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牛腹腔指状丝虫的自然感染黄牛血清抗体。结果达到80%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双扩散试验的检出率。 (一)丝虫和血清来源  相似文献   

4.
已知,硫双二氯酚(Bithionol)是家畜吸虫、绦虫的广谱驱虫剂。在驱羊绦虫方面,据Fukui氏(1960)报导,绵羊用70mg/kg对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有100%的驱除效果。Enzie氏(1960)用100mg/kg能有效地驱除莫尼茨绦虫。Allen氏(1962)证明200mg/kg可驱掉繸体绦虫,175mg/kg可减少该虫感染。北京农业大学(1964~1965)用100mg/kg驱虫率为94.4%,羊只没有不良反应。驱虫净(Tetramisole)则是绵羊胃肠道线虫的一种广谱驱虫剂,国内外大量报导证明15mg/kg是安全有效剂量。 为寻求防治羔羊绦虫病和线虫病混合感染的药物,我们于1974年2月和8月进行了这一试验。  相似文献   

5.
示踪原子在昆虫学,在细菌、病毒及其他生物学的应用屡见报道,但在奇生虫学方面研究颇少,尤其用于牛腹腔丝虫病的研究,则尚未见报道。我们试图用示踪原子的基本原理,建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丝虫感染蚴的方法,为观察其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分布和径路,给研究丝虫病发病机理提供依据。我们首先用~(125)Ⅰ标记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蚴的方法获得成功,随后又用~(32)P在生物体内标记牛腹腔丝虫感染蚴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用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巨蜥进行驱虫试验 ,每种药物设 2个剂量组 ,每组 6个重复。口服丙硫苯咪唑 4 0 .0mg/kg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 91.4 9%和 83.33% ,2 0 .0mg/kg的剂量无效。皮下注射阿维菌素 0 .3mg/kg和0 .6mg/kg 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达 10 0 %。试验结果表明 ,用丙硫苯咪唑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需较高剂量 ,较小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1982~1984年,我们应用左旋咪唑擦剂,进行预防山羊和长爪沙鼠因牛腹腔指状丝虫感染导致脑脊髓丝虫病的实验研究。通过~3H-LMS皮涂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左旋咪唑擦剂具有抗牛腹腔指状丝虫感染和预防脑脊髓丝虫病的长效作用。1985年5~10月,又应用此法进行对马预防实验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丙硫苯咪唑与相应的缓释赋形剂混合研制成一种缓释药弹。通过动物试验证明,这种药弹能在羊瘤胃内长期滞留,缓慢释放驱虫达100d以上,用麦克马斯特法对试验羊连续3个月跟踪检查EPG,减卵率在98%以上。药物释放速率每天保持在16.18~20.96mg,即可有效地驱除羊胃肠道线虫并预防再感染。一次投药即能起到驱虫作用,又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预防羊胃肠道线虫病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9.
牛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是马、山羊、绵羊脑脊髓丝虫病的致病原,中华按蚊是牛腹腔丝虫的中间宿主。对中华按蚊的自然感染率、为害程度、以及作为野蚊控制饲养的成活率和成活因素等,我们捕取自然感染牛腹腔丝虫微丝蚴的中华按蚊230笼,计24334只,作了多年的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长鼻分咽线虫(Dispharynx nasuta)在河北、北京、新疆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由于虫体的寄生,童鸡的发育受阻,成年鸡的产卵率也明显下降,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大批死亡。为了探索驱除鸡长鼻分咽线虫安全及其有效药物剂量,采用国产左咪唑对自然感染的长鼻分咽线虫进行了驱虫试治。  相似文献   

11.
1983~1984年先后在绵阳、成都市郊(新都县)等地,用抗蠕敏对自然感染比翼线虫的发病小鸡进行驱虫。虫卵转阴率达100%,驱虫率为99~100%,并可驱除鸡蛔虫、鸡四角赖利绦虫、鸡异刺线虫等蠕虫。实践证明,抗蠕敏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理想驱虫剂。方法简便、用药量少、药价低廉,而且用抗蠕敏驱虫后的鸡食欲旺盛,生长发育良好,产蛋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12.
左旋咪唑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驱除家畜消化道和其它器官的线虫。给药途径一般均采用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法,投药不够简便。最近英国扬氏公司提供一种左旋咪唑浇注制剂,为试验这种制剂的驱虫效果、剂量和使用方法,我们用该药对黄牛进行驱虫试验,获得满意结果,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把敌敌畏塑入聚氯乙烯树脂小丸中,是应用于猪的首选广谱抗蠕虫药。对猪蛔虫的第四期幼虫、童虫和成虫,猪结节虫,猪鞭虫,兰氏类圆线虫和二种胃虫(淡红色猪舌圆线虫、类圆似蛔线虫)的成熟形态的驱除率大于90%。国内尚未见实际应用的报道。为了开发敌敌畏在家畜寄生虫防治中的应用潜力,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80%敌敌畏乳油,系杭州农药厂生产,批号84921。按每公斤体重15毫克原  相似文献   

14.
伊维菌素(Ivermectin)对线虫、昆虫和螨具有驱杀活性,并已证实对人体的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马的颈盘尾丝虫(O.cervicacis)和牛的脾盘尾丝虫(O.liena-lis)的微丝蚴也有效力。鉴于湖南牛的喉瘤盘尾丝虫(O.gutturosa)感染率较高(黄牛97.33%,奶牛38.46%),我们进行了害获灭(Ivomec)对黄牛喉瘤盘尾丝虫的效力试验,并与海群生作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我县家禽寄生虫的调查结果,鹅裂口线虫感染率高达96.4%,严重危害着养鹅业。为了防治本病,我们用盐酸左旋咪唑作了驱除鹅裂口线虫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品:盐酸左旋咪唑,系江苏淮安兽药厂生产的片剂,每片含量25毫克,批号:830808。 2.鹅的来源:来源于本县戴楼乡。经剖检确诊感染鹅裂口线虫的57~60日龄小白鹅,体重在0.35~0.725公斤。  相似文献   

16.
阿苯唑对牦牛、绵羊寄生虫驱虫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药物 1980年7月25日由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的阿苯唑(丙硫苯咪唑), 批号80627,泥土色的粉末。不溶于水。塑料袋百克装。 (二)试验动物 选择自然放牧,并经粪便检查证明感染有胎生网尾肺线虫、丝状网尾肺线虫、原圆形线虫、肝片形吸虫、矛形复腔吸虫和胃肠道线虫的牦牛、藏系绵羊。 (三)时间和地点 于1980年8~10月在丹巴县格宗公社和道孚县红光公社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7.
1985~1986年,我们在阿拉善左旗宗别立、木仁高勒、布古图、巴润别立4个苏木、镇,剖检26只绵羊和6只山羊,在其中9只绵羊和1只山羊的肺组织中发现1种黑色线状虫体,感染率为31.25%,感染强度3~12条,经鉴定为黑色囊尾线虫(Cystocaulus nigrescen Jerk,1911)。国内仅见新疆在绵羊体内发现黑色囊尾线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的分子标记特点,进而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研究奠定基础。在骆驼屠宰季节,进行骆驼福斯盘尾丝虫感染情况的检查,并分离虫体,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COⅠ基因,然后克隆和测序,并运用MEGA5.05和DNAStar7.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主要寄生于骆驼的项韧带间隙,骆驼的平均感染率为92.2%,其中阿拉善左旗骆驼感染率高达100%,最大感染强度为每峰骆驼23个结节。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689bp,与GenBank中公布的同属线虫其他种的COⅠ基因的同源性介于89.8%~93.8%之间。对内蒙古地区骆驼感染福斯盘尾丝虫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国内外首次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为该虫种的分子标记及传播媒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药物 丙硫苯咪唑为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合成的试制品,批号80627。 (二)试验动物 广西某农场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及胃肠道线虫的成年黄牛22头,体重125~308公斤。 (三)试验方法 试验前经粪检全部肝片形吸虫阳性和大部分胃肠道线虫阳性的牛只,于投药前二天连续进行临床检查和采血进行血常规、血清转氨酶、肝功能及肾功能等检验。 试验时牛只逐头用磅秤称重,随机分为五组。治疗试验分三组,每组5头,按下列剂量  相似文献   

20.
芬苯哒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 ,对不同动物线虫的驱除效果已有大量报道 ,但对羊肝片吸虫的驱除效果却资料有限。为了验证芬苯哒唑干粉混悬剂对绵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驱除效果 ,并确定适宜的使用剂量 ,笔者于 2 0 0 0年 8月进行了本项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药物 芬苯哒唑干粉混悬剂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试制产品。1.2 试验动物 在肝片吸虫流行区选择 2 0 0 0年未投服任何驱虫药的羊群 ,采集新鲜粪便通过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中肝片吸虫虫卵数 ,计算 1g粪便的虫卵数 (EPG) ,选择EPG在 8枚/ g以上的 40只羊供试验用。1.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