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法律价值角度看行政指导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 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行政指导行为也具有二重性:从积极方面看,它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因素和正确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2.
浅述法律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法律监督一直是法制建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故而难免现实中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纠的情况。因此,加强法律监督,对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法律监督的概念。所谓监督,是指检查、监察、督促和指导的活动。对法律监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专指专门国家机关——人民检察机关对法的实施、法的实现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广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完整的法律监…  相似文献   

3.
按照目前法学理论的解释,“法又称法律(就广义而言)。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条例、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在这个解释中,法与法律并无内涵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立法的范畴与模式 1.范畴 企业集团法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广义上看,凡是涉及企业集团的法律规范,都可称为企业集团法,既包括特别针对企业集团的专门立法,也包括其他部门法中那些对企业集团进行间接调整的、零星的法律规范;从狭义上看,企业集团法是指专门针对企业集团的集中立  相似文献   

5.
略谈我国法律名称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谈我国法律名称的标准化寇杰一、我国当前法律名称存在的问题(一)法律名称杂乱这是我国立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名称(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说)有50种之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名称有宪法、法、通则、规则、条...  相似文献   

6.
“坦白从宽”的法律定位及司法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坦白从党”的实践困惑“坦白从宽”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方针。但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落实,出现了“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不正常现象。这种不正常现象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和对罪犯的改造,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执行效果,所谓“坦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本文所指的坦白从宽是狭义上的坦白,即指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发觉、怀疑及掌握,而对犯罪分子进行讯问、传讯…  相似文献   

7.
黄进才 《科技与法律》2002,(4):105-111,78
一、电子商务的立法环顾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运用电子通讯设备和技术在当事人双方或多方间进行的各种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易活动。广义上说,电子商务也包括交易当事方通过电话、电传和传真的通讯方式进行的商贸交易,但狭义或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互联网(internet)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企业界所说的电子商务,一般都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全球性的电子虚拟…  相似文献   

8.
法律逻辑学理应以法律思维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一般抽象思维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法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思维是指一定的社会主体在与法相关的社会实践中所遵循的一定的思维样式;狭义的法律思维仅指法律职业主体的思维方式。我们决不可用对狭义的法律思维的研究取代对法律思维整体的研究。法律思维与法律意识的关系密切,它是法律意识中不可或缺的内在渗透性要素。因此,欲推进法律意识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努力实现法律思维的现代转型并努力培植公民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论目的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目的犯的概念目的犯又称意图犯,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某种特定目的(或意图)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关于目的犯的概念,国内学者意见不一,大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说认为,目的犯是指法律规定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一定目的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①广义说则认为,目的犯并不以法律有规定为限,某些犯罪法律虽未明文规定要有某种特定目的才能构成,但从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上看,无此目的即无此罪,象这样一类犯罪仍不失为目的犯.②笔者赞成广义说.其一,从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来看,一般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描述比较简括,一些条文往往对…  相似文献   

10.
法律冲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冲突新论肖永法律冲突(conflictoflaws)本来是国际私法所要研究和觖决的主要问题,但从广义上讲,法律冲突是法律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应成为我国法理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对法律冲突的含义、产生原因、种类和解决办法作一个...  相似文献   

11.
社会法论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社会法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 社会法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它在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并渐次覆盖全球。 社会法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当代世界各国莫不顺时应势,争相加强社会立法,而发达国家的社会立法则尤为发达。 社会法在广义上是调整在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这种意义上,人们都把社会法理解为反映社会政策目标的法。  相似文献   

12.
只要对新《刑法》第270条的规定稍加考察,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若干的立法缺陷。下面,笔者择其二个主要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完善作些必要的学理探讨。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的表述不能科学、准确地界定法条所涉非法占有罪的犯罪主体和犯罪侵害对象,容易造成歧解,造成适用法律的困难甚至形成立法局限。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对新《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可作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上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仅指保管人依保管合同而占有的他人财物,即保管物(含金钱)。而广义上的“代为保管…  相似文献   

13.
公证规避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为了达到非法目的而逃避法律、法规、政策,以合法形式或手段,骗取公证证明的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种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从而法律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是有一些不法分子或投机分子为使非法行为合法化,采取规避法律行为骗取公证形式和手段越来越狡猾,已成为当前公证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为研究和对策规避法律行为的问题。就近几年来在公证实践中遇到的各种表现,现归纳为:一、逃避计划生育政策、达到由乡进城、农转非,安排工作等目的。一是将…  相似文献   

14.
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分派制度●杨辉纵观当今各国之公司立法,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东的股利分配,从形式上而言,包括现金股利(cashdividend)、财产股利(proper┐tydividend)及股份股利(sharediv┐idend)三种。其中,现金...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组织日本对于行政组织的认识并未统一。广义的行政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公务员及供行政目的使用的公物。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仅指组织机构,而不包括公务员与公物。广义的行政组织所包含的内容都已为有关法律所确认。本文将从狭义的角度论述日本行政组织。根据日本现行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组织法包括三种类型:1.内阁法、国家行政组织法、地方自治法等。2.国家公务员法、地方公务员法等。3.河川法、道路法、国有财产法等。(一)国家行政组织从形式上看,国家的行政活动是由公务员实际进行的。但公务员并非以个人名义进行行政活动,…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多次提到当事人间各种合同上的声明。措辞上有时用“声明”(declaration),有时用“通知”(notice)、“要求”(request)或“其他通知”(orothercommunication)。其中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是关于发价和接受的声明,第三部分“货物销售”涉及了各种其他声明。本文主要讨论这些不同声明的生效(becomeeffective)与不可撤销(irrevocability)问题。生效,一般是指一项声明因符合法定要件而取得法律所认…  相似文献   

17.
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杨泽伟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patrern,Internationalstructure)一般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等)之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不可抗力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条件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抗辩,根据其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广义的抗辩和狭义的抗辩。广义的抗辩,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和请求,提出的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而狭义的抗辩,仅指被告针对原告的指控和请求,通过提出抗辩事由而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广义的抗辩包含了狭义的抗辩。①狭义的抗辩,根据其目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免责的抗辩或减责的抗辩。我们通常将免责的抗辩事由称之为免责条件。 侵权责任的免责条件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同一般的法律事实相比,具有下列重要的特征:(l)免责条件…  相似文献   

19.
周伟 《法学》1996,(12)
论立法监督的概念●周伟立法监督的含义,在国内学术界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广义上被理解为“立法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监督职能和立法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两个方面”①,即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和对立法过程的监督;在狭义上被理解为“特定...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管理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市场管理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秀芹证券市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称①。从证券法的意义上说,是指对有关证券发行与交易市场及市场直接参与者及其他有关中介机构(如会计师、律师等)的规范,包括政府的监管和行业组织的自律(SelfReg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