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灾救济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救灾救济体制将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研究改进。如何建立和健全可行的救灾救济体系呢?笔者就此谈几点设想。现行救灾管理体制要求将灾害分成特大、大、中和小四种,特大灾害和大灾以地方政府救助为主,国家给予必要补助;中灾和小灾由省以下各级政府负责,并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财政支出中单列专款作为救灾预备金,这就自上而下确定了各级的职能,明确了责任制。但救灾救济工作的落脚点在农村,具体事务管理落实的重点在县、乡两级,从近年甘肃省天水等地的实践来看,在财…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永城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县,贫困人员较多。为保障救济对象的基本生活.日前水城县政府就救灾救济工作做出了新规定:县、乡两级财政,按照当年财政收入的l/的比例列为救灾基金,有灾救灾,无灾积累,支持和发展生产;县、乡两级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分列“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科目,并按上级指示精神,保证预算数额落实;各乡镇统筹的公益金要拿出50%划给民政,用于解决贫困户、残疾人、五保户的特殊困难、敬老院建设等;建立集体性、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机制,积极推行救灾工作的社会化。县、乡建立救灾基金会,村村成立互助…  相似文献   

3.
民政部推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管理体制已逾3年,有必要检视儿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完善改革成果。一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对救灾资金的分级负担。几年来,我们首先从解决核心问题入手,积极推动各地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列支救灾资金;同时.大力加强农村救灾扶贫储金会、储粮会等基层救灾互助组织的建设,探索建立新型的救灾工作社会化工作体系和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全年各方面投入灾民生活救济款(含物资折款)共计近75亿元,其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政府就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进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感情.各负其责.加强配合.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分配、国库及时调度,救济及时到户。要按时拨付发放救灾资金。市级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拨给所辖区的救灾款文件后,要在3日内转拨到区。县、区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市拨款文件后,救灾应急资金要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新灾救济资金和冬令、春荒救济资金要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所有以现金形式的救灾补助资金发放到户时间,均以打八财政涉农补助资金银行卡日期为准。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5.
朱军 《中国减灾》2005,(4):8-10
我国自然灾害较多,每年因灾损失较大。为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特别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一系列救灾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等规定。各级财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及时安排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行救灾体制已不完全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救灾工作面临着不少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救灾经费预算与物价上涨情况不适应,救济面小,标准低,救灾资金渠道单一,救灾经费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与现行的财政分灶体制不相适应。目前以层层冲减上交财政指标作为救灾款的拨付方式,使救灾资金难以及时兑付或全额兑付,救灾款被挤占或拖欠现象时常发生;三是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和粮价的全面放开,使过去由民政、粮食两个部门共同负责、互相配合的救灾粮供应体制受到冲击,民政部门救灾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6,(10):49-49
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任伯鹏认为,救灾工作的主体应在县、乡两级政府。第一,行政法规和管理规律确定救灾应急的主体在县、乡两级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负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等行政工作之责,因此对于救灾应急工作.省、市、县、乡各级地方政府共处同一责任体系之中。但是.由于省、市、县、乡政府所处的行政管理层级存在较大的差别.其行政作为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来看,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敦煌市近期发生严重的洪灾,市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汛期救灾工作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汛期救灾工作,提前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二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全面准确进行调查、核实灾隋,及时上报,为市委、市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细化市乡两级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应急预案,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离岗脱岗,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四是及时下拨各乡镇救灾款20万元,用于解决洪涝灾害期间“三无户”、特困户和缺乏自救能力的重灾户的生活问题;五是加强救灾款物管理。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是一个灾害频发地区,正常年景下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亿元左右,有80余万重灾民需要国家救济,救灾救济工作任务繁重。我省救灾工作现状(一)各级领导赈灾意识增强。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后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了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严格照章办事。(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逐步走向了群众化、规范化、法制化。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救灾款申请报告;二是坚持领导集体审批;三是坚持救灾款…  相似文献   

10.
工作动态     
济宁市民政局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的思想,做到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救灾工作的主动性,把汛期救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建立救灾责任制,确保救灾工作责任明确、监督到位、措施得力;二是做好防汛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制定了汛期期间值班表,每组值班人员都有局领导带队,24小时在岗,确保有汛情能够及时上传下达。三是制  相似文献   

11.
天有不测风云,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就以其突发性和毁灭性,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如何才能增强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是思想上要克服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灾教育,增强防灾抗灾意识,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树立有大灾抗大灾思想,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二是组织上要防止随意性。在灾害发生前,就应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层层建立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抢险队伍,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具体责任,搞好区间协作。既有“各自为战”的准备,也有“群众作战”的方案。搞好救灾指挥员和骨干的培训,在发生灾害时,确保灾民…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平凉市政府最近决定:从1995年起,在农村各乡镇建立救灾救济储备粮制度。即在农业生产正常年份.每年每一个农业人口储备一公斤小麦.作为救灾救济储备粮。每年在交公粮时.统一交给乡粮管所(站)代管.有灾救灾.无灾粮食部门挂帐经营.仓储期不收取保管费用。3O万农业人口,逐年积累,丰复调剂.乡镇政府再接掌握使用.以弥补救灾救济款(粮)缺额较大的困难。这样.上可以为各级政府分忧,下可以为灾民排难解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乡镇建立救灾救济储备粮制度的有利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有利于依靠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白城市民政局王文新孙洪河认为,社会化救灾补充了国家救灾资金的不足,扩充了资金的使用范围,打破了国家救灾资金的使用局限性,强化了全社会的抗灾救灾意识,是科学发展观在救灾救济工作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社会化救灾工作应在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做到四个坚持:第一,要坚持突发大灾救助和局部灾  相似文献   

15.
工作动态     
安徽省政府要求加快救灾奖金拨付发放安徽省政府就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进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感情,各负其责,加强配合,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分配、国库及时调度、救济及时到户。要按时拨付发放救灾资  相似文献   

16.
今年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省遭受了几十年以来的特大旱灾,而广东、江西、福建、黑龙江等地又遭受多年不遇的水灾、风灾,党中央对各地灾情十分重视,许多党员、干部在抢险救灾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但是,在救灾工作中也应注意防止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隐瞒灾情。一些地区、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报喜不报忧,只宣传本地区领导机关如何带领群众抗旱救灾,而对灾害造成的实际损失尽量少报或不报。二是夸大灾情。有些干部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尽量多向国家伸手,要资金、物资。三是借机发财。少数个人主义严重的人…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座谈会捉出了深化救灾工作改革、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的新思路。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充分肯定了这一思路,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作为"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措施提出,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体制已在全国初步形成,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就如何推进这项改革,记者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记者:范副部长,请您谈谈实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背景和必要性。范宝俊:总的讲,深化救灾工作改革,实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是为了适…  相似文献   

18.
孙林 《中国减灾》2004,(11):40-41
救灾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一直备受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注。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救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救灾资金严重不足;救灾管理成本昂贵;救灾科学化装备落后;专业救灾人才缺乏;救灾信息封闭与单一;救灾管理手段落后。救灾管理中各相关部门的独立性与封闭性造成工作上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救灾救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十个突破:实现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上的突破、不断增加救灾投入总量。1.在做好特大自然灾害由中央补助、大灾省级统筹安排支持外,中、小灾害必须要注意强调和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克服灾情不分大…  相似文献   

19.
纵观我省近年来救灾工作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推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是增强各级救灾责任意识,提高救灾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我们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推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各级各界自觉树立救灾意识一是层层列支"217"科目经费,把救灾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江西是贫困老区,地方落实"217'科目存在较大难度。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6月作出决定,省和地(市)按本级财政收入的2-3‰,县(市、区)按本级财政收入的3-5‰的比例,分别列支救灾专项资金,多灾易灾地区的比例应有所提高。据统计,全省199…  相似文献   

20.
“灾情超历史,疫情如常年“,这是江西省今年救灾防病成绩的真切概括。今年江西省洪涝灾害灾期之长、灾区之广、灾情之重均超历史,面对特大洪涝灾害,江西省卫生厅精心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在各级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救灾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