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2至1925年,刘少奇在安源从事了近三年的工人运动。他从解剖安源煤矿入手,继而由了解安源扩展至研究汉阳铁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大势;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社会改造的具体步骤;京汉铁路"二七"罢工失败后,全国工人运动走向低潮,刘少奇率领安源工人,打破"包工制"采取"合作制",建立代表会议制度,开办工人补习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举办消费合作社,大力发展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尽最大可能地为安源工人谋取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这三年里,刘少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开展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中,安源是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2.
正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青年刘少奇和无数进步学子一样,满怀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刘少奇开始由一个追求进步的普通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弃文从武矢志报国1916年夏,刘少奇从宁乡  相似文献   

3.
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刘少奇在安源工作近3年时间。其间,刘少奇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事迹在安源工人中广为流传。1923年8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换届选举,刘少奇当选为俱乐部总主任。工人代表建议刘少奇每月拿200元银洋的生活费,刘少奇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15元,我是工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一案.是这场动乱中牵涉面最广、受害人职务最高、后果最为严重的案件。为了打倒刘少奇.受江青、康生、谢富治三人操纵和指挥的"中央专案审查小组".于1968年10月18日提交《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给刘少奇扣上了三项罪名,其中最阴险的罪名是把刘少奇打成叛徒。后经查明,所谓"罪证"完全是用刑讯逼供、弄虚作假等手段制造出来的伪证。历史的真相是,在奉天被捕后的刘少奇表现得机智勇敢,沉着坚定,并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很快出狱。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以下简称"刘少奇文稿"),是又一部刘少奇文献集.一至四册编入了1949年7月至1952年12月,即从新中国筹建到成立初期3年半时间中刘少奇的文稿.首次公开发表的篇目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6.
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叔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给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既是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是敢于讲真话的老农民.  相似文献   

7.
1943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和薄一波谈话时说:中国革命有两个方面军,苏区是一个方面军,白区是一个方面军。少奇同志就是党在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的代表。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评价,后来成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冲一个重要的观点。决议指出: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他的策略思想"是一个模范"。他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倾向。实践证明他的主张是正确的1927年,是中国革命浪潮大起大落的一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的汪精卫等也撕去"左派"的伪装,和蒋介石搞到一起,公开与共产党决裂。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正1961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轻车简从,回到老家湖南宁乡县炭子冲。一天,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时,他发现上面贴着一张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纸条,不由一愣。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斜斜,像是小孩子写的。刘少奇忽然产生一股冲动,想见见小纸条的作者。童言无忌,也许他能说出许多大人不敢说的意见来。回到住处后,刘少奇将这件事告诉了工作人员,交代他们纸条贴  相似文献   

9.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刘少奇用过多年的一床毛巾被。毛巾被长208厘米、宽156.5厘米、重1010克,白、绿、蓝三色相间,粗条花纹棉纺,被单一端边缘印有"川沙县公私合营川棉工厂"的字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蒙受诬陷和错误批斗,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并失去人身自由。1967年7月,王光  相似文献   

10.
自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刘少奇冤案平反以来,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研究是刘少奇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至1988年11月刘少奇诞辰90周年前,全国还没有一篇专门研究此问题的文章.1988年<党史研究资料>第11期发表了林蕴晖先生的<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理论是非>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涉及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刘少奇同志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并写进了党的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决议,曾一度被中央批准成为当时党的工作指导性方针。但这一思想在1953年6月被当作"右倾观点"受到批判,以后被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同志被打倒,其"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更是被诬蔑为刘少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纲领。当然,"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政治诬陷已经不值一驳。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刘少奇同志"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一直存在争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览》2016,(2):54-55
正1961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轻车简从,回到老家湖南宁乡县炭子冲。一天,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时,他发现上面贴着一张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纸条,不由一愣。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斜斜,像是小孩子写的。刘少奇忽然产生一股冲动,想见见小纸条的作者。童言无忌,也许他能说出许多大人不敢说的意见来。回到住处后,刘少奇将这件事告诉了工作人员,交代他们纸条贴了就贴了,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有  相似文献   

13.
1961年5月3日晚,刘少奇回到他阔glJ36年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到家的第二天,就打听他的四位朋友。他们是:王升平、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这四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种田人,却与共和国主席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老朋友成了"五风"干部。刘少奇实事求是,对王升平既批评教育,又积极引导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回乡度暑假。刘正山是刘少奇大哥的孙子。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叙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通讯员,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毛泽东、刘少奇这一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这一专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系统地发掘和研究刘少奇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思想理论成果,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研究"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要把刘少奇的思想与实践同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与实践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既要深入发掘和研究他的那些最有个人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又要着力探讨他与那一代中央领导人群体的共性特点,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1929年7月,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上任后,他立即选派党团骨干到中东路各站、北宁路关外段及哈尔滨、沈阳、抚顺等地开展工运工作。于1924年上半年成立的东北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沟帮子铁路党支部,得到了刘少奇的重点指导。加强党支部建设为了加强党支部建设,刘少奇要求:"所有同志编入支部""加紧督促支部的工作及支部会",同时"严密党的组织纪律,经常检阅支部同志的工作,对于不参加会议及工作落伍的分子,在加紧支部工作中淘汰出去"。为保障支部生活的正常开展,刘少奇领导下的满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思想、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范的研究和宣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与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沙市委、市政府拟于2018年11月下旬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刘少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一、应征论文须为符合研讨会主题、未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史实准确,观点鲜明,文体规范,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2018,(2):69-69
2018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思想、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范的研究和宣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与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沙市委、市政府拟于2018年11月下旬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刘少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一、应征论文须为符合研讨会主题、未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史实准确,观点鲜明,文体规范,  相似文献   

18.
正刘少奇: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一生以人民勤务员自勉,以让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59年冬,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时,当地干部在他生日那天送来一个带有"寿"字的大蛋糕。刘少奇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有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过生日,我举手同意了的,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  相似文献   

19.
正1952年9月底,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参加苏共十九大。10月24日和28日,斯大林在与刘少奇的两次谈话中都提出,中国应该尽快制定宪法。他还详细阐释了制宪的必要性。当时,中苏领导人在制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中方认为,中国当时尚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应该"待将来资产阶级问题解决,进入社会主义时再来制定宪法"。因为如果立即制定宪  相似文献   

20.
曾珺 《党史博览》2017,(12):52-53
正一关于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一事,《刘少奇传》中有两处记载。第一处记载是:"会(指1938年12月20日召开的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后,豫西省委又在兵站举办两期有七八十人参加的党员干部训练班,刘少奇为训练班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中共党史》。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讲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另一处记载是:"(1939年)七月八日,刘少奇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当时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