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天早上七点半,离正式上班还差一个小时。天津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桂华已经坐在办公桌前着手处理一天的工作,这已经成为她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张桂华就发现仅靠上班那八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于是每天靠早来晚走处理正常时间千不完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舒炜 《廉政瞭望》2013,(4):21-23
45岁的张爱娣,是兰州铁路局兰州火车站乘务车间的一名运转车长,运转车长被称为是"最孤独的车长"。她不和旅客直接打交道,在运行旅途中,只是一个人负责监视列车运行安全和尾部风表显示,发现危及列车安全时,用报话机通知司机停车或在紧急异常情况下启动紧急制动阀。在每天的值守中,她丝毫都马虎不得,每上一个班中间休息10个多小时,经常是半夜来,半夜走,基本天天都在列车  相似文献   

3.
中等身材,白皙皮肤,满头乌发盘起掖进一顶红色的安全帽,架在鼻梁上的镜片后闪动着睿智的目光,说话慢条斯理,办事却干脆利落。这就是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副厂长周晨霞留给人们的印象。执着追求有志事成刚过不惑之年的周晨霞,到1987年从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西大桥水电厂工作。1989年12月底,在运行工岗位上工作了两个年头的周晨霞,由于电气专业技能相当出色,被调到检修车间担任电气技术员,主要负责车间励磁系统及二级保护。无论严寒酷暑,她每天上班都坚持提前到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工作中她勤学好问,虚心向电气工程师和工人老师…  相似文献   

4.
《当代工人》2011,(20):34-34
个案急呈: 莫某是一家制衣公司的员工,她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9月,莫某回家生育。2011年5月,莫某产假结束正常上班。她找到领导协商,要求每天给她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领导同意了。但在月底发工资时,她发现比平时少了。  相似文献   

5.
初识石宗英 ,简朴的衣着装束和平常百姓家庭主妇并无异 ,几道深深的皱纹镶嵌在额上 ,足可以让人领悟到她的艰辛和勤劳。改革开放前 ,她和其他农民一样 ,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石宗英承包了十几亩土地 ,每年的丰收总会给她带来几分丰收的喜悦 ,却无法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每年一家子人的经济开支仅靠丈夫微薄的工资勉强支撑。丈夫拗不过她 ,给她在县酒厂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上班的第一天 ,车间主任安排她拉酒糟 ,每天下班腰酸腿痛。厂领导看到石宗英忠厚老实、机敏能干 ,又叫她到发料车间 ,发料工作虽然不轻松 ,但比…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26日闭幕的资阳市党代会,选出了23名出席省八次党代会的代表,其中一位年轻的缫丝女工,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23名代表中,她年龄最小,党龄最短,工作最普通--每天上班4个动作,在7米挡车道上巡回,年复一年,整整17个春秋.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她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摘取全省、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桂冠,荣获省劳模称号……她就是杨彬.  相似文献   

7.
正李兰军是五师八十九团塔斯尔海气象观测站的一名基层气象员,在这个偏僻的气象小站,她已工作了10多个年头了,她和另外两名同事轮流值班,每天起早贪黑,收集着气象信息,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守护着一份平安。4月2日早上7点钟,天还没有放亮,当笔者来到气象站时,李兰军已经开始忙碌了,早早地进入观察场进行巡视、观测、抄写各类数据。李兰军说,她们每天早上6点半就来上班了,比正常的上班时间要早二三个小时,天天如此。塔斯尔海气象观测站是五师气象局在垦区下设的一个气象观测小站,承担了基层农业气象数据收集、预报的  相似文献   

8.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永达水泥厂工会以贯彻落实集体合同为契机,采取10条措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按集体合同规定,农民工也和企业其他职工一样实行同工同酬,每月底按时发放工资,从不拖欠;二是对已经编入生产车间的农民工一样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编入包装车间的农民工,当用户来车多时延长劳动  相似文献   

9.
正"以前在外面打零工,收入也不是很稳定。现在好了,各种技能培训,家门口就可以就业,不但能照顾家庭,也能为家里增加点经济收入。"在台江县经济开发区贵州宏宇金属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杨晓英说,她在参加制造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后,在家附近的企业就业了。"我每月工资4500元到5500元,每天八个小时正常班,公司待遇福利很好,到这里上班也方便,我想要一  相似文献   

10.
王英杰常对周围的党员说,一个在改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党员,更应经得起各种考验,无愧于党,无愧于民。作为并粗车间丙班工段的工段长,王英杰每天坚持工作9个小时,即提前半小时上岗,下班后半小时离岗。她说:“下达了生产任务就是下了军令状,不能讨价还价,必须不折不...  相似文献   

11.
正这些日子,一个街头卖花的老婆婆牵动着成都人的心。这个婆婆叫罗锦凤,今年94岁,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已经13年。每天清晨,她会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盐市口摆摊卖花,摆一天摊她只挣几十元钱。10多年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有个太婆每天在新世界百货门口卖黄桷兰",越来越多人专程去买她的花,很多人放下10元20元,提走一串黄桷兰,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36岁的朱传英,在承包的8亩土地上依靠科技,大胆投入,巧调作物种植布局,精耕细作,三年获纯利5万多元,用辛勤和汗水筑造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巾帼科技致富明星。 在团场土生土长的朱传英初中毕业后,便在糖厂上班,成为制糖车间的一名制糖能手,1998年团场工业企业改制后,她跳进农门与土地结上了情缘。 这年的冬季,从来没有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买来了10多本蔬菜种植技术书籍,从头学起了农业知识。连  相似文献   

13.
孟盛 《廉政瞭望》2008,(6):24-25
她曾经自我任性,是一个典型“80后”女孩;她曾经玩世不恭,每天开着奥迪车漫不经心到乡镇上班;她曾经挥金如土,与企业家爸爸对着干;她曾经游戏人生,心灵在空虚中茫然失措……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将年少轻狂的她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4.
身材矮小、身体瘦弱,年近六旬的共产党员李菊香,13年如一日,为武都县城的干净整洁,每天工作近16小时.她不怕脏和累、忘我搞环卫的精神,受到了群众的称颂.为此,她曾多次被陇南地区和省上评为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在平凉市直某单位上班的魏小婷,上班前通过“掌上公交APP”查询到公交车的当前位置和到达时间后,才卡着点儿出门.她说:“只要你有手机,在家里就能掌握公交停靠线路、站点和换乘方式,数据24小时更新,既节省时间,也方便出行.”  相似文献   

16.
这是写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了解到的生活细节。这位画家最先讲到的是看见青草,最后讲到的是看见孩子。后来我才知道画家邓林大姐的腰不太好,她不能在高大的沙发上久坐,更不要说直挺挺地坐一小时,但在这天下午,她硬是在这张高高的沙发上坐了近一个半小时,她指着相邻的一张沙发说,老爷子每天坐的就是这一张。  相似文献   

17.
28个春夏秋冬,监盘、抄表、巡检设备、拉合开关、增减发电机电量,这是张琼方每天上班重复的同一单调的工作程序,她却每次都认真操作,从不懈怠,实现了28年百万次操作无一差错,用平凡创造杰出.  相似文献   

18.
自大连市政府去年实施错时上下班以来,老虎滩街道早晨的上班时间也调整到了早9时,但辖区居民一般8时多就来办事。街道党工委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调整,要求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提前10分钟打铃上班。同时推出了“十种服务”,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上做到延伸式服务;拓宽街道社区两级服务内容,形成拓展式服务;  相似文献   

19.
跟一岁大的孩子玩,对于我这个上班族妈妈来说,既是休闲的快乐,又有点像一个工作项目: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3小时,周六周曰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工作内容是陪她玩,服务她的吃喝拉撒,被她拉着弯腰到处走,然后不停地捡起她有意无意扔在地上的各种东西以及收拾她所到之处制造的残局。相对于我的全职工作来说,这是体力劳动型、并且缺乏逻辑和思维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宋燕,一个年轻女劳模的名字,曾经在国内的许多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出现过。她是一家酿造厂的制醋工人。制醋工作确实太苦太累了,她每天要连续翻30多缸,至少要弯腰2000次以上,许多工友干不到一年就调走了,她一干就是10年!如今,刚过30岁的宋燕已是一身疾病,未老先衰,仍是孑然一身……在考虑再三之后,她宣布不再参加制醋车间的承包员工组合。这时人们震惊了:劳模还能这样?谁让你是劳模?各种指责向她飞来;她揣着一叠病历证明,向厂领导提出希望换个工种,可得到的答复却是:换工种不行,谁让你是劳模?于是,宋燕含泪告别了相恋10年的工厂,走上了找关系、求碗饭吃的崎岖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