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第三方独立评估政府绩效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来自自身层面、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因素的制约,第三方独立评估政府绩效尚未形成强大的影响力推动政府变革绩效管理模式,转变职能,发展民主,培育公民意识。要推进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深入发展,充分实现其价值,要壮大独立评估政府绩效的第三方队伍,加强他们的自身建设,提高其独立评估政府绩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需要政府在实现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的发展并自觉吸收第三方绩效评估所提出的绩效评估思想、方法、手段、结果,在改革绩效管理模式的同时,以公民满意为导向,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改革;社会舆论、公民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支持,形成强大的民意。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专业性、独立性、政治理性等优势的评估模式,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国外第三方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重点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范围、概念界定、综合研究、实践探索方面的现状,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引入第三方对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进行评价和监督,已经或正在成为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多元主体协同实施社会有效管理的重要机制。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达成与政府的互动合作,并建立起社会公信力事关重大。Q评估机构在评估实践中,坚持以评促建的原则,从支持性评估理念的生产到支持性评估指标的设计、方法的创新,再到社会组织支持性结构的搭建,充分展示了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积极作用。这一机制的运行,对于加强多元主体的互动合作,促进社会主体自主成长和能力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助力社会组织治理转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主体、意义和技术体系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三大议题。第三方组织作为独立的评价主体与体制内的各类评价比较迥然有别,它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第三方评价宣示政府的不可评估性已不再适用,独立性要求评价的主体独立、标准独立和过程独立,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社会开放、技术完善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进行第三方评估的科学性与透明性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分析当前社会组织进行第三方评估的观念滞后性、法律法规与评估范围和标准不明晰以及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提出社会组织应当从参与第三方评估转变为协同政府开展第三方评估,通过建立三方协同的评估框架并完善如监督机制、数据平台、行业组织等微观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评估,以此增强第三方评估科学性与透明性。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主体力量不足;专家队伍不稳定;评估缺乏独立性;评估信息获取途径有限,以及评估效果缺乏权威性被当成"作秀"的工具等。通过从"第三方"评估机构自身发展状况、资金来源、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利益相关者等多维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其参与能力和业务水平反映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程度。既有的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注重以社会组织自身维度为中心来评估其组织建设和业务水平,而忽视了"监管者—政府"和"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的评价。尽管有些研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纳入了公众评价的维度,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份量不足,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众对社会组织业务水平的评价。因此,从"主体—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监管者—政府"三个维度出发,建构立体化的社会组织评估模式是当前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社会组织评估"GPO"模式融入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视角,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社会组织评估的指标体系。社会组织评估"GPO"模式能兼顾"主体、服务对象、监管者"三方的需求,使整个评估过程更具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评估立法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我国的第三方评估立法机制。这一提法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应确定范围和性质:行政立法评估、行政立法前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和重要立法事项的评估。通过对国内该机制的实践情况、成效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拓展第三方评估主体类型,培育第三方评估市场;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条件;建立第三方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加强对第三方评估结果的验收与成果的运用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效能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着重强调服务的效果、影响以及对公民需求的满足.以公共服务外包为视角研究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提升政府效能具有必要性,第三方绩效评估能够有效弥补评估主体单一导致的评估结果片面、评估过程被动、评估方式错位等不足.因此,要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评估结果利用水平来构建综合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在政府绩效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已有社会资源进行评估,并就结果进行二次评估,以期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较快,但绩效评估模式比较单一,单独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估模式,或是单独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估模式。要保证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公正性、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引入360度绩效评估。通过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进而改进绩效评估质量、完善评估结果,增加公民有序参与,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指导意见》建立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关合规计划有效性评估的主体、对象、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仍然有待于完善.从权责明确与提高社会认同的角度而言,评估主体应是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第三方.评估标准应根据合规计划是制定、实施于犯罪之前还是之后略作不同.在对具体合规计划进行评估之际,第三方组织应遵循静态与动态、整体与个案、外部与内部、专业与常识相结合的原则.评估结论不但是检察机关在起诉阶段决定是否起诉、是否采取以及变更强制措施的重要参考,而且还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情节,应通过司法解释将其明确为准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2.
政府绩效评估,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它在评价政府能力、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部门绩效、改进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核心是构建绩效评估的模式,结合实际,本文从评估的主题、维度和指标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设想,界定清楚并具有一致性,符合政府部门的需求和目标,能够建立好的绩效评估模式。政府部门应尽可能准确地评价政府组织的业绩、实际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藉以推动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结构特点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各类主体也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从主体角度来看,完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必须促进多方评估主体的参与并使公众参与制度化,要扶持第三方评估力量的发展,还要推动和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落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基于利益主体参与的第三方高校教育质量评估,虽然是由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实施的,但却取得了我国所设想的由政府来评估所获得的各种效果,并且未引起社会的质疑与反对.这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借鉴美国的做法,我国可以进行如下改革:化政府评估为非政府评估,扶植并推动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由第三方评估组织开发出科学的、针对每一所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利益相关者(高校)参与终身化评估并使评估透明化,从而真正落实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多元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重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将越来越凸显出其实践价值。然而,审视当下我国流行的主要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明显存在着诸如可信度不高、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多元主体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意味着公众意志的整合与表达,尤其是关注了政府责任意识与合作政府理念,从而在主体构成方面能够确保评估工作既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实现程序公正;又要保证实体公正,实现评估结果的高度公信力。这意味着,只有把公众本位贯穿于政府管理的始终,以公众满意作为政府绩效的核心评估标准,建立和谐的多元评估主体关系,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政府绩效,形成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有序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独立第三方公共政策评估机构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独立第曼方政策评估机构是对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两大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相比国外而青,当前我困独立笫三方政策评估机构的发展尚不健全,究其原因主要受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制约,文章对如何促进我国独立第三方政策评估机构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逐渐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亮点。这一旨提升公共服务绩效的新举措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绩效评估是一个重要手段。现有文献多侧重对承接公共服务的机构的绩效评估,而忽视了对购买方——政府部门的评估;评估结果多侧重物质激励,而缺乏改善绩效的系统性应用;评估方法的定量研究相对匮乏。未来应着重厘清政府绩效、公共服务绩效、公共政策绩效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第三方评估、绩效评估技术方法及建立政府绩效预算等方面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方立法评估可以分为立法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基于对地方立法后评估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可以解析出地方立法前评估的内涵。地方立法前评估的核心特征在于预测性,目标是提高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地方立法评估有多种主体模式,同样,通过对地方立法后评估实践的总结,探索出地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模式。地方立法前评估应该坚持地方立法机关的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其他主体的参与效果,形成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缺少法定评估主体,人大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没有切实发挥作用,公众参与评估过程中存在操作性问题,缺少专业化的民间评估机构。因此应设置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定机构,委托专业民间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提高公众评估所占的权重。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构成形式。本文以上海自贸区开展的第三方评估实践为例,分析了多机构联合开展的第三方评估在全面反映政府整体绩效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及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宏观把控有余微观承载不足、评估机构之间欠缺协调机制、缺乏相对系统化、制度化的保障等问题,从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建立评估机构遴选机制、培育绩效文化、完善评估结果的反馈与使用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第三方评估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后续评估的开展及其他地区的第三方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