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政策重在调节总量 ,以间接调节为主 ;财政政策重在调节结构 ,以直接调节为主。财政政策时滞短而实效性强 ,货币政策时滞长但比较灵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经历了多次调整 ,但从政策实践的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为此 ,笔者提出应从深层次和高水平上加强二者之间的配合 ,改变调控中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而弱化财政政策的做法 ,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 ,实现以直接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的经济调控为主 ,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均不显著,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央行不能有效地干预股票市场以调控资产价格波动。所以,中国央行当前不应该将资产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而是要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体系,建立两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求货币政策调控股票价格波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2005年7月以后,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在调控方向上是正确的,有利于扼制通货膨胀.但由于前期通货膨胀的惯性和外汇占款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被严重削弱,甚至出现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只有各种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本身有所改进,而且在方向、时间和力度上能够相互配合,才能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扼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救市措施,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避免经济大幅下滑。但是,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救市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是经济复苏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后危机时期,特别是2012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在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必须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5.
在经受了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后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宏观调控获得巨大成功.但货币政策具有高度扩张性质,如投放过多会给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改革以来中国已积累了重要的货币政策经验,即适度弹性货币政策,但遗憾的是未能运用于本次调控.适度弹性货币政策符合经济政策学所揭示的政策规律,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有必要作为中国未来较长一个时期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里,货币政策透明化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流行的趋势.更加透明的货币政策能够很好地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增强政策效果.本文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透明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应从政策目标、知识和操作等方面提高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取得重大进展。但中国经济也面临从未有过的消费不足等困难,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再次审视财政货币政策操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参照国外运用政策性计划的成功经验,探索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规律和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市场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金融环境下,要发挥货币政策的全部作用,央行应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为刺激经济和拯救金融体系,先后推出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文中探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路径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资产价格波动明显地偏离实体经济的涨跌趋势,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挑战,理论界和货币当局都十分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目标、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互动作用机制,并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