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了在诉讼程序的审理前准备阶段,法院可将适合用督促程序处理的案件转入督促程序,以达到繁筒分流的目标.对此程序转化的具体建构应舍弃诉讼终结模式和诉讼中止模式,而应采纳两线并行模式,即法院在审理前准备阶段发现案件符合督促程序适用条件的,向被告一并发出起诉状副本和支付令,之后诉讼程序的答辩期间同时扮演着支付令的异议期间,而法院根据被告的不同反馈作不同处理:若支付令生效,则程序在总体上终结;若支付令不生效,则诉讼程序继续按其原有轨迹推进.如此,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诉讼程序与督促程序在流程模块上的交集,可实现既无缺漏、也无重复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新的《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一些基层法院已经陆续签发了支付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一些关系比较明确、简单、符合申请支付令条件的案件,通过督促程序得以迅速解决,减轻了人民法院和当事人的负担,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一、如何解决适用督促程序中出现的规避法律的行为?当前出现的规避法律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院规避法律。由于司法解释规定,  相似文献   

3.
英美的禁诉令制度都是从国内案件扩及适用到国际案件,国际禁诉令的适用主要有三种情形:基于方便的禁诉令、基于不起诉义务的禁诉令、基于政策的禁诉令。德国和法国判例中存在类似禁诉令的制度。我国有引入禁诉令制度解决涉外平行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区分区际平行诉讼和国际平行诉讼对禁诉令的适用标准进行不同的规定,国际平行诉讼中禁诉令的建立要兼顾确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督促程序一章中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国际习惯做法而设立的法定程序.申请支付令适用督促程序,目的在于督促债务人及时偿还债务。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申请支付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卷,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法学》1993,(12)
新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督促程序,为迅速解决法律关系明确的债务纠纷案件提供了条件,方便了当事人。但是,根据二年多来的司法实践,由于《民诉法》规定督促程序为一审终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7条又明确规定,对依照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因而造成有的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生效支付令不服而求告无门,这种局面不利于纠纷的公正、合法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江锦  赵莹 《法制与社会》2011,(7):141-141
200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发布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以下简称《审理指南》),其中第三章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措施,首次提出在婚姻家庭案件中可适用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对受害人进行保护。这一规定是我国在反家庭暴力中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的有益尝试。所谓保护令,是指在家庭暴力或虐待案件中法院颁发的保护配偶一方免受另一方人身伤害或子女免受父母虐待的紧急命令。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汨罗市人民法院在组织全面学习的同时,把严格执行审限规定作为贯彻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院从1991年4月9日起至1992年2月底共受理民事案件1452件,已审结1286件。已结案中,运用督促程序审理的317件。经审查符合支付令受理条件的均在5日内立案,并从受理之日起15日内发出了支付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853件,其中一个月内审结的229件,两个月审结的384件,三个月审结的240件,超过三个月的90件(已转为适用普通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结的116件,其中三个月审结的23件,6个月审结的66件,超过6个月的27件。对超过6个月审限的,均已办理了延长审限手续。所结1286件案件中,超过审限的占2.1%,按期审结率为97.9%。未结案件153件  相似文献   

8.
[文(令)号]法释〔2006〕5号[公布日期]2006·8·10[类别]程序法·民事诉讼[施行日期]2006·8·22为规范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时,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受送达人送达司法文书,适用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司法文书,是指起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反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传票、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支付令、决定书、通知书、证明书、送达回证以及其他司法文书。第三条作为受送达人…  相似文献   

9.
<正> 在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上,还涉及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行政诉讼制度虽然在本质上不同于民事诉讼制度,但在许多具体的程序方面又有共同之处。因此外国行政诉讼法一般都规定,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事项适用民事诉讼法。对于这一立法技术,我们也不妨可以参照。在这里,就涉及到哪些具体程序需要明确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而哪些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这是民事诉讼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第二,关于选民名单案件是继续适用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还是把它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值得研究。我们认为,一旦制定了行政诉讼法,应当把这类案件归入行政诉  相似文献   

10.
督促程序是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对以支付金钱,有价证券为标的的请求,向债务人发出附条件的支付命令,如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具有与生效判决书相同的法律效力的程序制度。本文将通过对外国民事诉讼法中督促程序规定的比较研究,来解释和论证我国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目的在于为我国司法实践的具体适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促程序,也叫支付令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债权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请求,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根据支付令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现代意义上的督促程序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在其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督促程序,其后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也先后对督促程序作了规定。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法颁布后,督促程序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开始适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这一程序,对于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办案效率、完善债权制度、及时解决债权债务纠纷,加快民事流转,稳定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12.
治安行政案件不同于民事案件,在诉讼程序上有自身的特殊要求,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订了《人民法院审理治安行政案件具体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但这并非是全部的程序规定,除此之外,还应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然而,究竟哪些规定适用,哪些规定不适用,理解不一。如能否适用“第三人”的规定,就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不仅在法理上有讨论的价值,而且直接影响案件审理的质量,以及关系到是否有法必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支付令的生效时间《民事诉讼法》第191条第二款规定:“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该条第三款规定:“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据此,有的同志认为“债务人在十五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债权人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强制执行。这就是说,支付令生效……”(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培训班编《民事诉讼法讲座》第165页)。即认为支付令并非一经送达就生效,而是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中及时地增加了督促程序,使债权人不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签发支付令,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目前在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这一程序,谈点个人看法.一、督促程序的特点(一)督促程序不是来自债权人的起诉,而是来自债权人的申请,申请人向法院申请签发支付令,债务人在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否则,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二)督促程序审理过程简单,无须象诉讼案件那样必须经过几个诉讼阶段,法院只对债务人的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签发支付令,否则申请不能成立,以裁定驳回,债权人不能提出上诉.(三)在法定期限内,债务人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后,裁定终结督促程序,签发的支付令自行失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5.
论支付令的适用和生效条件蔡贵堂《民事诉讼法》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和总结各地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些程序,督促程序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发出支付令,减少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讼累,使债...  相似文献   

16.
1.2011年3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8号公布2.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理、复核行政处罚案件,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设立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称案审委),负责对立案查处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体审理。  相似文献   

17.
所谓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向债权人履行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未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根据支付令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因此,督促程序又称支付令程序,专门用于解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而债务人无正当理由不偿还债务的案件。一般认为,督促程序具有以下特点:适用范围的有限性,请求标的的限定性,程序的简便性,支付的附条件性。本文就实践中尚存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予以探究。一、对督促程序的管辖权之争《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支付令可…  相似文献   

18.
行政征费不能适用支付令编辑同志:行政征费是行政机关(如工商、税务、公路规费征稽部门等)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被证收人征收行政费用的行政行为。由于采用行政手段证收被征收人拖欠的规费程序比较复杂,强制力和威慑力不够,不少征费机关便纷纷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对此问题有三种理论学说。肯定说支持我国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否定说则反对条约在我国非涉外案件中的适用;而折衷说虽然肯定条约在我国的法律效力,但是,当条约与我国国内法规定一致时,则否定条约的适用。条约在非涉外案件中的适用具有现实的法理基础,我们应该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并非所有的条约都能够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目前,我国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法律依据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国内法指引条约适用的规定不统一、同一条约适用的法律依据前后矛盾等方面。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完善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的法律依据,积极探索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的可行路径;同时应当明确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的判断标准,逐步增加适用于非涉外案件的条约数量;采取解释性适用条约的过渡方式,寻求非涉外案件适用条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王玫 《中国律师》2008,(2):36-36
《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该条被诸多媒体誉为一大亮点,认为劳动者申请支付令是其维权最快捷的手段。笔者认为在目前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支付令制度看上去很美,但仅仅是一个摆设,只有修改《民事诉讼法》支付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