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2008年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职能明确赋予民政部以来,在民政系统的一致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全面支持下,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不断加速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关于慈善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即,究竟什么是慈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慈善的边界在哪里?慈善和公益的关系?也有一些更具挑战意味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例如,作为民政部门具体"管"慈善的内设机构,——不管它是叫作慈善办、福利慈善处还是救灾慈善科,究竟管什么?再深一步,我们的行政对象如何界定?行政权力的尺度和刚性如何?行政方式或行政手段有哪些?行政绩效如何考评?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腾讯"99公益日"以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项目开场,走过7年历程,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全民性公益节日。7年探索实践,为慈善事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向人们展现了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巨大力量。回顾7年探索,"99公益日"为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哪些经验启示?面对助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考题,腾讯将如何作答?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出台的指导、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我国慈善事业依然存在哪些问题?《意见》围绕扶贫济困、衔接社会救助确立了哪些要求和目标?如何  相似文献   

4.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09,25(5):124-124,F0003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高速成长,不仅引起了包括党和政府决策部门、经济界、商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还成为理论界研究和人们议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概括党和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如何科学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新的历史机遇期里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中,如何鼓励和引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样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给予科学的回答.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何成学研究员经过历时近5年调查研究所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一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24,(1):20-23
<正>此次慈善法修改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法室主任石宏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记者:此次慈善法修改的意义是什么?石宏:修改慈善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作用作出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快速转型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后,开始探索建立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慈善事业"作为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了党的文件。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开启了我国慈善事业法治化新时代。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的慈善事业比较发达,同时各有特色。研究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有助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措施进行了明确、规范和指导。明确一个要求: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举好"指挥棒"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新定位、新使命和新任务,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牵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服务"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由此开启了"依法行善,依法治善"的新时代。一年春华秋实,一年辛勤耕耘。站在2017年9月的时间关口,回望走过的历程,慈善事业的每一步都在按照法治中国的蓝图,奋力前行。一年来,慈善事业取得了哪些新成果?相关部门为了慈善法落地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今后又如何促进慈善事业更好地发展?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制定颁布的《慈善法》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它的出台和实施,意味着我国慈善事业实现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重大转变,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也从单一的政策鼓励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支持体系,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慈善法》的宣传和实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三次分配"及相关配套制度被明确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如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慈善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慈善事业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4·20芦山地震中,"壹基金"、"微公益"等民间慈善组织和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目前的状况如何?公益组织应该如何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华俊。今日中国: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出救灾行动倡议,壹基金成为行动最为迅  相似文献   

12.
蓬莱,中国北方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世界七大黄金海岸之一,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如何保护发展使其成为世代传承的瑰宝和最具比较优势的文化要素?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蓬莱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着重思考调研并实施监督推进的重点,在持续地调研审议、提出建议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蓬莱大地不  相似文献   

13.
樊文 《中国民政》2024,(3):44-45
<正>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何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利用慈善力量助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近日,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举办的全国慈善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慈善事业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代表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4.
薛森 《中国民政》2013,(6):48-48
近年来,郭美美、高管名表、汶川帐篷等事件的发生让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到了质疑.捐款时轰轰烈烈,但是,所捐善款是真真切切给了灾民用到该用之处还是落入私人腰包占为己有?捐款人却不得而知.面对一再受到社会舆论的慈善机构、面对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慈善机构将何去何从?慈善机构将如何脱去公众心目中的"伪慈善"外衣,还民众一个"明白账"呢?有关专家指出,一座城市想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大力挖掘全民慈善潜力,就必须打造出公众满意的"阳光慈善"和"透明慈善".这不光是慈善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13亿人共同的呼声.完善慈善工作的每一个链条,完善慈善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正慈善捐赠不仅需要"爱心",还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自从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热议不断。那么,作为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一项专门法律的形成,其经历了什么过程?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公众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将要解决哪些问题?一、慈善立法过程慈善法的制定和即将出台,弥补了慈善领域基本法的空白,是慈善事业立法的一个里程碑,对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但关于慈善事业的概念长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科学界定慈善事业概念,对于当前慈善事业法起草工作和慈善事业深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英美历史上慈善事业概念的缘起、发展进行考察,探讨英美的经验对我国界定现代慈善事业概念的启示。一、英美慈善概念的缘起与发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慈善事业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慈善传统源于古代基督教文化。根据基督教教义,慈善是基督教神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工商联作为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要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成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各级工商联如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慈善领域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法。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必将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如何科学地认识慈善和积极有效地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对其中几个亟待明晰的问题加以探索,并希冀得到有识之士的回应和指教。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在取得了积极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从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入手,比较了中美两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政府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当了慈善事业的组织者、运营者和资助者的角色;美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结为"事业伙伴"关系,发挥着倡导者、合作者、管理监督者、法律保障者的作用。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影响、法律环境等因素,中美政府在发展本国慈善事业中采取的措施与发挥的作用既有相似点又存有差异。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的关系,政府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