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王同昌 《群众》2021,(4):61-62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党的历史上提升基层组织力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全新的执政环境和党的地位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党对提升基层组织力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制定正确的党员发展方针,严格审慎发展党员党员发展是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历史上,党员发展既存在过“关门主义”,也出现过“拉夫式”错误倾向,对提升组织力造成...  相似文献   

2.
赵志宇 《前沿》2012,(14):24-25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巩固新政权、扭转濒临崩溃的经济局面以及提高广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防止腐化蜕变现象的出现.为此,党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并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开展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党的干部教育体制.这一时期干部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对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汪勇 《桂海论丛》2020,(4):89-94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卫生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基层组织,明确发展方针;初步建立公共卫生制度体系;发展卫生科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防治重大传染疾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这一时期党的卫生工作成就显著,同时积累了以下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宗旨,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必须坚持协调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颖 《理论月刊》2012,(3):67-70
新中国初期,在武训批判运动中出现了对陶行知的批判.陶行知批判经历了萌芽、开始和高潮几个阶段.在陶行知批判的萌芽阶段,仅仅是在武训批判中提及陶行知.在开始阶段,为了深化武训批判,批判者开始深挖陶行知在武训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在武训批判进入尾声阶段,陶行知批判走向高潮,批判者们集中批判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批判是由武训批判而偶然牵连出来的,但是其偶然背后存在历史的必然,这场批判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刘颖 《长江论坛》2011,(5):16-20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一个重要事件。近年来,中国大陆和海外的研究者都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无论是国史的编撰,还是一些专著及研究论文,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都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八十年代以来大陆及海外学界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困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为思想基础,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作为根本途径,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作为关键环节,以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可靠保障,以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作为重要条件,使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断得到巩固。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党巩固新生政权的宝贵经验,对于保持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志宇 《人民论坛》2012,(14):24-25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地区急需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然而,当时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严重不足,为此党和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训练和培养大批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初步形成了培养民族干部的教育体系,并为未来的民族干部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郭艳英 《传承》2015,(2):14-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娼妓问题的成功治理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权力把其管辖力伸向社会底层的一个成功范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安市娼妓问题的治理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充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改造的研究,而且也能够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对娼妓身份的认定是治理娼妓问题的首要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成功改造娼妓的根本方法,综合治理是成功治理娼妓问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启用能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并亲自指导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方针,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和提高.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为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豫 《传承》2009,(10):4-5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启用能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并亲自指导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方针,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和提高。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为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旭东 《湖湘论坛》2008,21(4):91-93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在华企业采取积极的态度与政策;提出“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重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但是,“一边倒”的政治体制格局使得这些良好的认识及政策又有举步维艰的尴尬。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利用报纸电台等大众传媒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利用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加强权力监督,通过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等。这些实践探索对于新时期利用新媒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党和政府、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为多元治理主体,在遵循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治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平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助产士是20世纪中国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助产事业得以延续。因中等卫生教育培养模式趋向全科,助产教育呈式微态势。新老助产士进入国家妇幼保健体系后,其层级定位是既要向上"助"产科医师,又要向下"启"接生员,然而,实际工作中助产士与产科医师间的明确职权界限、助产士与接生员间的业务竞争关系成为助产士进一步式微的原因。加之分娩医疗化趋势、助产士无独立职称体系等新困境出现,助产士一职最终被国家卫生部门划入护士序列。  相似文献   

16.
扶小兰 《求索》2013,(11):5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人民开展根除社会遗留问题的"废旧"运动,净化了社会环境,重建了社会秩序;实施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新生活的"立新"举措,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而推动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如期形成,是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科学、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是由一部部具体的法律所构成的。如果说法律体系是一座坚固的大厦,每一部法律就是一块块基石。  相似文献   

18.
夺取政权后的政党如何克服执政环境下滋生的官僚主义,是一个历史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努力和探索,而"干部参加劳动"常规化的举措即为探索的重要产物。本文选取1949年至1966年为时间段,对"干部参加劳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并分析了其历史特征和实施效果。本文认为:这一举措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受"左"倾思潮和政治形势影响,其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李明东 《春秋》2010,(4):18-19
江元起,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接官亭村人,1908年出生,2001年去世。他1951年出席了全省工农劳模大会,被选为省人民代表。1951-1963年,先后7次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战线劳动模范,1958年参加了全国工农兵群英大会,1956-1958年,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留下了宝贵的理论成果,认真总结这些理论探索对新时代我们加强党的执政形象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