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克隆技术迅猛发展,克隆人问题的现实性日益彰显。我国秉持"禁止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的指导思想,出台了相关规章禁止克隆人。然而,目前我国克隆人的相关立法有违背宪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之嫌,存在着合宪性问题。建议全国人大根据法律保留和比例原则制定专门的《克隆技术管理法》,明确界定克隆人的相关概念,禁止任何人从事生殖性克隆,并明确规定监管机关的监管职责以及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将生殖性克隆入罪、明确立法的"落日条款",以消解当前克隆人立法的合宪性问题,实现克隆人立法的宪法规制。  相似文献   

2.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5,23(3):35-38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克隆技术是否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人 类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等问题,现在许多国家都把此类技术排除在专利保护之外。但是,人 类克隆技术不等于克隆人的技术,克隆也不等同于生殖性克隆,不加区分地禁止人类克隆技术是不利于克隆技术 发展的。况且,本质上来说反对克隆人不是专利法的任务。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关于禁止生殖性克隆的法律,而对 于其他的人类克隆技术则可以毫无阻碍地获得专利保护,这样既可以保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又可以推动克隆技 术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防止基因技术滥用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加紧制定关于基因研究、开发和利用的立法 ,防止基因技术被滥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国家的经验。2000年9月7日欧洲议会通过投票反对用克隆技术进行医学研究 ,包括从事克隆人类胚胎的基因技术 ,同时呼吁联合国重视并关注基因技术的滥用及后果 ,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人类克隆技术。同年11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一项关于禁止克隆人的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克隆人类的行为皆为犯罪 ,最高可被判10年有期徒刑或被处以9万美元罚款。该法案同时禁止使用人类的生殖细胞与动物的生殖细胞互殖技术 ,以避免该实验会制造出“半…  相似文献   

4.
克隆人是现代生命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一个挑战。从技术应用的目的上看,克隆可以被划分为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在有关克隆人是否具有犯罪性以及刑法应否禁止克隆人的问题上,存在着"肯定论"与"否定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站在刑法的视域下,生殖性克隆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治疗性克隆人的行为,它无法摆脱伦理上的非难性,已经超出了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其本质是一种反社会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刑法应当将其入罪化,并配设适宜的刑事责任。当前我国现行立法中已经对生殖性克隆人作出了明令禁止,但却未就从事生殖性克隆人研究的刑事责任作出任何规定,也未出台有关克隆技术规范的专门立法。为此,需要制定一部《克隆技术管理法》,并修改现行刑法的规定,增设"非法从事生殖性人体克隆研究罪"。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人权维度反思人们关于克隆人技术问题伦理论争中的一些基本论理.本文认为: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具有大致相同遗传基因的人的自然生命体,却无法复制出人自身.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与尊严.人类关注克隆人权利问题,是在主体及其自由存在的权利、人类社会对于生命平等关爱及代际正义感的表达意义上而言,而不是在克隆人对于自身自然基质、生命出身及其选择要求的权利意义上而言.  相似文献   

6.
克隆人研究,是堵还是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人研究,是堵还是疏?大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法学会于1997年4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人体克隆技术与法律对策研讨会”。与会者就是否应当允许克隆人研究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赞成克隆人研究的主要理由是:1.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人法律上主体资格的获得始于罗马法,近代以来,生物人逐渐均可因出生而获得民法上的主体资格,此谓之自然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的生物人,克隆人因其无性生殖而为基于非自然规律出生,不能称之为民法上的自然人,故不能获得民法上的主体资格,不应允许克隆人出生,民法应为克隆技术设置边界。  相似文献   

8.
尽管现今大多数人对刑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性判断,但对于"反对刑讯"的深层逻辑却是知之甚少的,于是出现了"有条件的容忍和接受"的情况。如此一来,公民的某些基本权利永远都得不到根本的尊重和绝对的维护。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维系,就必须确保一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在这里不存在任何效用计算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克隆人”对现时法律的冲击●裘石70年代末,美国作家罗维克的一本名为《人的复制》的科幻小说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今天,克隆羊的诞生说明克隆高级动物的技术障碍已被突破,克隆人已不再是一种幻想。这不仅冲击了现有道德观念、伦理观念,而且还冲击了现行法律制度。人...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旅行,在走过越南、泰国、柬埔寨、荷兰、法国、比利时以及美国之后,自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某件事就是这样的"观念。因为我发现,世界是如此之大,每个国家是如此不同,人也是多种多样,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不同国家的人会有本质性的不同。因为走的地方多了,看的事物也多了,所以,我越来越能用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的事物和反对的观点,也能以开放的心态感受新鲜事物,比如,关于喝酒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外交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前夕,是联合社会主义苏俄,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国家;从“八一宣言”发表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联合苏美英等同情、支持中国抗日的国家,反对日本侵略者和法西斯阵线;从日本无条件投降到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前夕,是联合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党的外交政策是为反对外来侵略、夺取革命胜利和实现民族独立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禁止克隆人立法无论在伦理上还是法理上都不具有正当性,而且严重侵害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科学研究自由权以及具有天赋人权性质的人的平等生育权,既不人道,也不合宪,更不符合联合国人权宣言的精神。因此,我们国家应采取有远见的政策,宽容对待克隆人研究,以便促进我国在克隆人技术及其相关医学科学技术领域中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不得罪这些少数人,就会得罪大多数群众,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神圣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惩治邪恶,反对腐败。对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不查处就是放纵。”这是辽宁庆阳化工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薛振邦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自其成立以来通过的表决,特别是有关人权内容问题有争议的表决,将瑞士、欧洲国家和中国的表决情况进行比较,着重对瑞士的表决态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反对诋毁宗教决议》之例,得出:瑞士在国别决议和主题决议上并未有官方称赞的重大影响;瑞士官方的人权观点不清且与实际矛盾;在对待《反对诋毁宗教决议》以及相关问题上,瑞士官方和一些人权组织在国内和国际所表达的态度不一致;瑞士官方一方面自喻其在该理事会的身份及其贡献,另一方面却对该理事会通过的,但其投票反对的、能表达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意见的人权决议视而不见。作者最后建议瑞士重新定位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张功耀教授发起了网上"取消中医"活动。何祚庥也在网上发出了这类反中医的话。引来了无数争议。有赞同的,但大多数是反对的。本文从哲学对科学的划界、辨证法等方面对中医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诚 《中外法学》1990,(6):69-70
<正> 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对公司定义的主要内容为;依法律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性法人.其中要点有两个:一是二人以上出资(社团性),二是作为法人,股东以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极少数国家的公司允许设立"一人公司"或"独资公司",如瑞典。如果,我国在制定公司法中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司定义。即坚持公司必须是二人以上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那么,我国的公司与企作的定义将出现明显区別。我国的公司法将不适用于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企业(包括工业、商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而主要适用于新设立的符合定义的公司、原有的紧密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这是由于:国营企业基本为国家"一人独资";私营企业中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克隆人的宪法争议中,人性尊严常常是反对克隆人技术的论者所采用的抗辩事由。由于这个极其抽象的概念给解释者留下足够的闪转腾挪的空间,它的具体涵义为何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传统宪法解释理论缺乏事实面向,在这一争议上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需要反思传统宪法解释方法,在维护宪法文本的前提下,进行后果考量,以结果取向的解释方法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人体克隆的法律政策与制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生物克隆技术和干细胞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没有任何人体克隆技术相关立法,也没有颂布相应伦理守则,加之舆论上对人体克隆技术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和误导,致使我国生物界在这项生物技术的关键性领城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严重阻碍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 文章对当前人体克隆技术的法律政策进行了梳理,检讨有关人体克隆技术伦理争议中的误区,指出我国应当制定人体克隆技术法律政策,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谨慎推进人体克隆技术的研究,引导我国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罪刑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现代刑法最基本的原则。通过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和发展、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涵义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历程等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罪刑法定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唐敬 《法制与经济》2008,(24):79-80,83
罪刑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罪刑擅断主义的产物,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现代刑法最基本的原则。通过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和发展、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涵义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历程等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罪刑法定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