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由此而衍生的企业欠薪问题、职工的安置问题、职工再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并对工会维权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转眼就是新春佳节了。拿到一年的血汗钱,回家与亲人团聚,安排一年的家计,是广大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但有消息称,有的欠薪大户,尽管中央有批示,当地政府也多方协调督促,至今仍欠薪数百万之巨。有的地方,部分企业欠薪达8年之久仍未解决。更有甚者,有的包工头和老板为了躲避给付农民工薪水,竟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出逃,令少数农民工讨薪无门。  相似文献   

3.
尹凤婷 《学理论》2011,(15):76-77
抓住久拖不决、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欠薪讨薪问题,探讨、挖掘拖欠农民工工钱的深层原因。做出三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一是欠薪的复杂性涉及劳动分工、分配、管理的结构性、层次性混乱;二是欠薪背后隐藏的利益集团的坚挺、张狂、柔韧有余,昭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三是农民工群体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规范的抗争权。  相似文献   

4.
李西堂 《各界》2014,(1):37-37
多年来,在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农民摊上诸如强拆、夺地、欠薪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大事,为什么常常采用“制造事端”的博弈方式表达自己的合理利益诉求?弄清这个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对各级政府改进工作作风、改革行政方式或许不无参考。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52)
<正> 时逢年底,若干起农民工欠薪事件再次引起公愤——上百名头戴钢盔、手拎"警棍"的保安殴打讨薪农民工的画面,给即将欢庆新年的老百姓心头添堵。当前,治欠薪已形成多部门联合发力的格局。仅12月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劳动局继 1996年荣获“全国劳动系统先进集体”、深圳市“企业满意的政府部门”等称号后, 2000年,再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等殊荣。该局以依法行政为主线,大胆改革创新,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引起关注。   ——依法行政。抓好立法、普法、执法三个环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共颁布 9个地方劳动法规、 3个劳动规章、 3个劳动法规修正案,该局成为深圳市的立法大户,其中《欠薪保障条例》、《最低工资条例》等立法开全国之先河。同时,开发劳动政策法规咨询热线,开通了“深圳劳动信息网”…  相似文献   

7.
孙燕 《民主》2011,(3):51-51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将“恶意欠薪”、飙车、醉驾列入犯罪,对食品安全犯罪加重惩处力度。像这样的对民柔、对罪硬的法律规定,用不着等将来的效果验证,现在就可以让人叫好,因为它紧扣了社会发展的大势,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措施配套,也是对过去这方面不足和滞后的一种纠偏。  相似文献   

8.
深圳信息     
深圳市劳动局实行政务公开今年市劳动局落实公开对话、公开答疑、公开办事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的措施,计划每月开展一次政务公开活动,包括: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座谈会、失业和下岗特困员工座谈会、劳动合同管理公众论坛、外商投资企业法规政策答疑会、台商企业法规政策答疑会、私营企业法规政策答疑会、劳务工技能培训公众论坛、安全生产月咨询活动、劳务工恳谈会、工资支付规范及欠薪保障公众论坛、邀请企业经理和人事干部参加劳动工作评议会、邀请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加劳动工作评议会等。深圳社会福利社会化成绩显著(一)到目…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美等经济强国就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文化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充分重视,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与规模。目前,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残酷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却把企业文化提到一个这样的高度来研究和开发,足以见得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之重要。  相似文献   

10.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放权让利 中国政企关系的变革是以给企业下放权力为突破口的,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突出;应该有领导地大胆放权,让地方和企业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实际上,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两个月,四川省就选择了6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改革,  相似文献   

11.
山东企业文化建设与改革同步,与时代同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就敏锐地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88年,率先成立了山东省企业文化协会。目前许多企业自觉导入企业文化建设,涌现出海尔的创新文化、青岛港的“诚纳四海”、山东电力的“追求卓越”、莱钢的学习型企业、济钢的“和顺文化”等知名企业文化品牌,形成了高水平、规模化的领军方阵,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兴起。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企业是处于一线的实践者、探索者,同时也需要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优化社会环境,共同打造企业文化品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英峰 《瞭望》2016,(6):93-93
年终岁末,又到了农民工讨薪的高发期。为了让农民工不为欠薪、讨薪发愁,每逢此时,全国各地得有关部门都会集中采取措施,掀起一场场“清欠风暴”。然而,年年清欠年年欠,农民工讨薪已经成为了一道久治不愈的顽疾。  相似文献   

13.
我们齐齐哈尔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早在50年代初,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两参、一改、三结合”、“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思想指导下,就创立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雏形,不过没有上升到企业文化的理论高度来认识。邓年代后,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使我们的认识提高了一步,进入自觉抓企业文化建设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长足发展和创新阶段。不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乡镇企业,甚至是合资私营企业,都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积累…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F0004-F0004
2002年通过改制设立的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石机械),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我国建厂早、规模大、实力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公司现有员工9811名,拥有各类设备2000余台(套),总资产65.04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早期思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伊·福瑞斯特(JayForrester),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他就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具体构想出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状态一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成员间逐渐由从属关系转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早在十年前,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股份制问题。党的十四大又提出股份制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组织制度为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可以说,党和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是明确的,而且越来越明确。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并不理想,企业效益仍不尽如人意。出现此类问题,固然有外部环境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内部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25)
湖南:粮价止跌回升初步运作良好本刊记者杨善清长沙报道:记者从长沙市粮食局获悉,这个市内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正在逐步落实顺价销售措施,到6月3日止,早籼米批发给外省的价格,每500克比上月同期上升1角多钱,省内批发价也有所上升,零售企业本着购得进销得出的...  相似文献   

18.
创业岂止在沿海,西部同样好风光。对“先行一步”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中央作出开发西部地区的战略,无疑又是一次发展和创业的良好机遇。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大批企业就已经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纷纷西进北上,与中西部地区开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既为企业自身开拓了新的发展天地,又促进了当地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成功实现“双赢”。 在这支“先头部队”中,浙江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的省份,靠中小企业起家的浙江省长期为资源匮乏、原材料紧缺等“先天不足”所困扰,…  相似文献   

19.
美菱、荣事达、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合肥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三益电机电泵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合肥市的这些企业都是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经营管理上的一系列先进做法使他们走向成功,然而,使他们始终在市场上抢得先机的关键原因是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早在1994年,美菱。荣事达、安徽叉车3个企业的技术中心较早地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1997年合肥与青岛、柳州3个城市一起被国家经贸委列人全国第一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合肥市经贸委在8个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试点。可以这样说,技术创新是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一九八六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企业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十五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坚持改革开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作为特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下,经受风浪,显示了生机和活力。应当说,深圳的国有企业正逐步按国际惯例经营运作,相当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