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最近,有些同志对“要防止商品交换原则进入政治生活领域”的命题提出质疑,主张商品交换原则应当进入政治生活领域。他们认为“商品交换原则必然要反映到政治生活中来”,所以“防止进入”的提法不科学;他们还认为“商品交换原则体现的是平等、自由的原则,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反对封建等级和特权”,“不可能设想,在经济领域中实行平等、自由的原则,而在政治领域实行集权的原则”。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在经济领域中实行这一原则,在政治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中,有些同志把党风不正的根源归于商品经济。他们的看法,集中到一点,就是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对立起来,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党风不正,是对商品经济原则的否定商品经济最基本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原则,即商品交换的双方,都要求换回等价的商品,使自己的劳动所耗得到相等的补偿。毫无疑问,在这里通行的是平等的原则。这个平等的原则,不仅受到商品经济自身规律制约,  相似文献   

3.
权钱交易是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它涉及面甚广、危害最大,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对权钱交易的成因,现在一种通行的说法是:权钱交易是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的结果。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权钱交易并不是商品交换原则的产物。商品交换原则即等价交换原则,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公正性、平等性。权钱交易是不公正、不平等的。权力是赋予的,本身并无劳动凝结,故没有价值。掌权…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编辑部: 贵刊1987年第7期《党课讲话参考》一栏中,第四讲《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一文中多次出现"商品交换的原则绝不能侵袭到党内的政治生活中来","自觉不自觉地把商品交换原则搬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如果允许这一原则在党的政治生活领域通行"等句子,言下之意:商品交换原则不能影响党的政治生活.我不同意这种提法和看法.现寄来《有计划商品经济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影响》一文,略陈固陋之见.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在关于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中听到、看到“严格防止商品交换原则侵入政治生活领域”的论点和提法。好象只要防止商品交换原则进入政治领域,就可以杜绝和制止不正之风的产生和蔓延,社会风气和党风就会好转。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首先,它没有弄清商品交换原则与政治生活的科学概念及其相互的区别和联系。第一,商品交换原则即等价交换原则和政治生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建设的几个问题邹世龙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使人民生活有更大的改善,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从根本上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商品交换原则所要求的平等观念、公正观念,竞...  相似文献   

7.
一、"决不能让商品交换的原则侵入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的提法不宜继续宣传. 《党政论坛》去年第七期"党课讲话参考"专栏《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一文认为,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又要防止"把商品交换的原则侵袭到党内的政治生活",否则,"党就会失去自己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的纯洁性"就会被  相似文献   

8.
防止等价交换进入道德领域之我见骆永清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中仅适用于商品交换范畴通行的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过程中,有的人不正确地把这一原则运用到道德领域,产生了很大的负效应。市场经济是在利益驱动下的竞争性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  相似文献   

9.
“钱”,本来是一种货币的符号。货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金钱这个东西,有人斥之为万恶之源,但也有人说它“能使鬼推磨”。这两种评价,似乎都不够公道。因为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以来,金钱便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5)
在马克思看来,平等观是历史的、阶级的、相对的范畴,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不同于平均主义,它由经济基础决定,主张消灭阶级,实现权利不平等与按需分配的理想。罗尔斯的平等观由两个正义原则构成,第一原则是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第二部分是差别原则。虽然马克思与罗尔斯分属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的平等观既有差别,又有相同之处。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罗尔斯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平等方面的对话主要聚焦于劳动价值论、平等的自由、分配原则、永恒平等观与构建方法五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略论党性原则和商品交换原则的关系●张亮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和有些党员混淆了党性原则和商品交换原则不无关系。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党性原则与商品交换原...  相似文献   

12.
1.义利观以商品交换为基础义利观是建立在平等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平等,并不是人类野蛮时代的半动物式平等,而是指已超出人类种群范围的“类”的平等。由种群的平等向“类”的平等转化的必备条件是种群之间已经发生友好的交往关系,而这种交往关系只有在双方已经发生了互相交换其物品或劳务的基础上才能确立。起初发生的可能是互赠礼品式的感情交往关系,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价值关系也已经发生,因为这种关系证明了:第一,双方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种群;第二,双方各以自己的价值物——礼品等等,确证了这种平等地位。我…  相似文献   

13.
童宇航 《学理论》2013,(11):142-143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是一种财产,但既非物权亦非债权,而是一种独立的财产类型。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必然存在搭便车现象,政府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种,搭法律便车、搭制度便车、搭政策便车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政府服务的有偿性要求服务等价、讲究效率、限制便车,政府服务的公共性要求服务不等价、保证公平、提供便车。另外,政府服务是希缺的,必然涉及效率、公平问题。于是政府服务便车的矛盾就转化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反过来效率与公平又成了调节政府服务的杠杆。效率调节政府服务以等价服务为导向,对社会产生激励;公平调节政府服务以不等价服务为导向,对社会产生约束。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就是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也是政府服务便车的度与杠杆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华丁 《瞭望》1985,(29)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的产物。随着变换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必须通过一种媒介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这种固定充当媒介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这样写道:“流通变成了社会的蒸镏器。一切抛到里面去,为要当作货币结晶再流出来。”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仍然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仍然  相似文献   

16.
商品交换原则与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邹健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并强调:“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应该说,这个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份,...  相似文献   

17.
任远 《理论视野》2012,(3):43-45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不平等的扩大源于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制度缺陷。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利于弱者的制度安排,第二类是强者垄断的制度安排,第三类是限制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应该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才能够为市场的运行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平等的制度环境。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18.
舒利娟 《学理论》2012,(32):145-146
生命是不可替代,不可估价的,死亡赔偿金并不是对生命权自身价值的等价赔偿,而是对生命权的尊重和死者家属的抚恤。但是,生命权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我们对生命权的尊重应当也是平等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7条虽然被称为"同命同价条款",但关注的仅仅是一定限定下的个案平等,追求的是赔偿总额的同一,这种绝对的平等并非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换对市民平等理性的培育机制、货币持有对市民独立理性的培育机制、资本增值对市民创造理性的培育机制,从而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认识商品、货币、资本的现代化意义提供了科学思路。从历史长波来看,只有充分培育我国公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平等理性、独立理性和创造理性,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转型。因此,理解和发挥《资本论》中的平等、独立、创造理性生成机制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直接观测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利用结果上的不平等,可能无法揭示实质上的医疗不公平,本文指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应由医疗结果不平等转为医疗机会不平等。本研究将Roemer机会平等理论纳入到卫生经济学公平性分析框架中,并利用CHNS2009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利用的不平等中,有54.4%来源于机会的不平等(其下限约为46.2%,上限约为85.0%)。进一步,户籍、地域、共付率这些"环境"因素是造成机会不平等的最主要原因,前两者对健康服务利用不平等起着直接作用,共付率还通过影响个体就医偏好而起间接作用。本文分析思路对于研究我国医疗卫生公平性问题有很大启发借鉴意义。不过,本研究只关注了"鼓励原则"这一个方面,从"补偿原则"视角下进行分析将会是另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