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笔者代理了一起著作权纠纷案件,案件情况如下:A为一图片公司.A公司于1998年编辑出版了含有案外人的摄影作品若干幅的图片集.基于案外人的授权A公司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所采用摄影作品的一切权利,但对于开发所得权益双方约定了分配方式。同年.A公司申请版权部门确认其享有摄影作品的著作权.申请亦获批准并下发证书。2000年.B公司委托C广告公司在本市著名报纸上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2.
刘宇 《行政与法》2007,(11):136-138
著作权的保护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都有相关的规定,其中在民法和刑法中存在着对著作权侵权与著作权犯罪的规定,对著作权的民事保护与刑事保护已经成为各国对著作权保护的两种主要的手段,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在解释论的角度如何区分著作权侵权与著作权犯罪;在立法论的角度,如何完善对著作权的保护,从而实现民法与刑法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英文Copyright,法文Droitd auteur它是指著作者(包括公民个人和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播电台、演出团体、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等创作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对其创作的有社会意义的科学、文学、艺术成果(作品)所享有的权利。仅有创作活动而没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创作活动表现出来成为人们所能感知的作品,即使在大脑中有思维活动,并且这种思维活动可能对社会有意义,也不享有著作权。著作权须由法律直接确认,作者才能享有。不象有形财产那样,只要已经生产出来,就取得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一、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一)出版未授权图书的民事责任案例1:1987年9月2日,迪斯尼公司将米奇老鼠形象在美国办理了版权登记手续,版权属于迪斯尼公司。迪斯尼公司授权香港D公司在中国自1987年10月1日至1990年9月30日出版发行含有迪斯尼公司卡通形象的画册,未授权D公司将该作品的出版权和发行权转让他人。1991年3月ZI日D公司(诉讼时已破产)却与中国B出版社订立合同约定;“D公司经迪斯尼公司授权,拥有迪斯尼儿童读物中文的专有出版权,并有权代理该读物的版权贸易业务,D公司将迪斯尼公司的授权转让给B出版社。”合同签订后,…  相似文献   

5.
之英 《中外法学》1983,(5):23-26
<正> 什么是著作权作者在创作和刊登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过程中,与各种不同的组织(出版社、戏院、电影制片厂、编辑部等)所产生的关系。这些组织不仅帮助出版作品,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给予必要的协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案例:某作家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最近他在网上的某个论坛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放在上面供访者自由浏览及下载,而且没有注明作者和出处,同时没有办法查明是由谁载列网络上的。这种情况下论坛提供商是否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日前通过《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社、期刊社、网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最近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指出: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动技术创新的机制,并且再次强调:“要保护知识产权”。集近200多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各国的经验,以及美、日等发达国家最近纷纷制订21世纪知识产权战略表明,全面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最重要的创新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法律、对知识产权进行司法保护,是人民法院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属于审判职能直接作用于促进科技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人民法院一项专业性强、较新的审判业务,需要大力培训法官和提高审判水…  相似文献   

9.
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亚刚 《法学评论》2006,24(6):121-123
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在第五章中增加了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的规定,由于《著作权法》对侵犯著作权之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规定的过于抽象,故与刑法本身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产生了不相衔接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略予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公布施行,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我国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和使用方面的无法可依的局面的结束。它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正如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宋汝芬同志在该法草案修改稿中指出:“制定著作权法,对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对于完善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  相似文献   

11.
论影视作品的著作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三强 《中外法学》2006,(2):186-199
<正>一、影视作品之法律意义二十世纪初叶,当《伯尔尼公约》在柏林修订之际,适值电影甫经问世,该公约第14条即明确宣布,为电影作品提供著作权保护。此后,美国著作权法亦于1912年Townsend修正案中,首次肯定电影作品为独立的著作权对象。日本在其1912年的著作权法修正案中,也将电影作品列为著作权的标的。在中国,国民政府1944年首次将电影作品列为著作权  相似文献   

12.
外观设计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外观设计进行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外观设计,又称工业品外观设计,或简称工业设计,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此有明确的定义:“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我国台湾地区专利法称之为“新式样”,并定义为:“凡对物品之形状、花纹、色彩首先创作适于美感之新式样者。”世界知识设对美法花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和邻接权法律词汇》的解释是:“一般指用于工业产品的标准图案装饰和样式,使工业产品在制成后有吸引人的外观。”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外观设计有以下特征:(一)外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著作权保护常青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之,创作者合法权益的著作权(版权)保护制度也迅速建立起来。1979年中国成立版权研究小组。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之后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的限制是指对著作权人的专有权行使的限制。本文从法哲学基础的角度论述了其存在的立法基础及现实基础,同时本文也重点探讨了限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即权能限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创意广泛的应用于娱乐、设计和艺术之中,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全球性产业。然而,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奉行思想表现两分法,致使创意无法获得著作权法的相关保护。本文认为创意并不等同于传统著作权法上的"思想",思想表现两分亦不构成创意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障碍。  相似文献   

16.
论著作权的转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亦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 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作品形成后,只有在以动态的形式行使,或发表或转让,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价值。对于著作权的行使,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作者自己行使发表权,包括复制、表演、播放、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以及改编、翻译、注释作品; (2)通过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 (3)通过继承或遗赠的方式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行使或代为保护;没有继承人、受遗赠人的,由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行使; (4)通过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方式,由受让人行使。 笔者就著作权转让…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认为我国著作权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发表权的外延过分狭窄;出版部门依仗其修改权,以营利为目的而任意添加内容;根据改编作品改编或创作延续作品不经原著者同意等等。为此,作者提出了完善著作权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肖志刚 《知识产权》2000,10(1):43-44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我们中国人在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次考试。参加考试、应答试题已成为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此相应,各种试题(集)出版物随处可见。对此,笔者参照我国台湾著作权法与我国大陆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试析一下试题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从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创作活动所创作出的作品的作者及其合法受让人、继承人、受遗赠人,即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公民)和法人(包括国家)。一、作者是原始的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作者,即著作人,是我国著作权原始的完整的主体。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作品的著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规范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称“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称“著作权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