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顺 《瞭望》1996,(27)
6月22日至23日,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21个阿拉伯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聚集在尼罗河畔,共商阿拉伯民族面临的两大使命:恢复阿拉伯团结,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这是6年来阿拉伯世界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首脑会议。 从会议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团结与和平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会上  相似文献   

2.
邵杰 《瞭望》2003,(10)
正当联合国围绕伊拉克问题是战是和的争论进入最紧要关头之时,阿拉伯世界3月初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一次首脑峰会,阿联酋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一项要求萨达姆放弃政权并离开伊拉克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 阿拉伯峰会实行“集体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阿联酋明知此建议不可能让首脑会议采纳,为何还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这里面,反映了阿联酋与其背后的海湾国家以及主办国埃及在当前伊拉克问题上的利益考量。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42)
<正> 阿盟特别首脑会议召开。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特别首脑会议9日在利比亚海滨城市苏尔特开幕。改善阿拉伯国家共同行动机制、推进阿拉伯国家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是会议的两个主要议题。会议还讨论了巴勒斯坦局势、伊拉克问题、苏丹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东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阿盟秘书长穆萨呼吁阿拉伯国家致力于"迈入核俱乐部"。9月,阿盟外长会议呼吁阿拉伯国家联合采取行动,加大核技术研究、加强核能和平利用力度。12月,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首脑会议决定将启动研发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与此同步,核计划已中断多年的埃及、土耳其宣布重新恢复核电开发。2003年曾公开"弃核"的利比亚也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5.
阿尔及尔专电 历时3天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6月9日在阿尔及尔的奥雷斯旅馆落下了帷幕。阿盟21个成员国的17个国家元首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以及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参加了这次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斗争为主题的特别首脑会议。非洲统一组织主席、马里总统特拉奥雷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这是自1982年非斯首脑会议以来,阿拉伯国家元首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大马士革专电约旦政府九月二十五日决定全面恢复同埃及的政治、外交关系。这是自一九七九年埃及同以色列签定戴维营协议,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同它断交以来第一个阿拉伯国家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约旦的这一行动引起了阿拉伯国家和其他有关国家的不同反响。摩洛哥、伊拉克、苏丹、美国和以色列  相似文献   

7.
丁文 《瞭望》1988,(13)
开罗专电 为了促进中东和平进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自今年1月9日至2月6日两次共走访了17个国家,并以书信和电话的方式同一些国家领导人频繁联系,协调立场。因此,外交和新闻界把埃及说成是促进中东和平进程和支持美国和平计划最积极的阿拉伯国家。 1月上、中旬,穆巴拉克访问了8个海湾和阿拉伯国家,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中东形势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去年2月中旬,埃及、约旦、伊拉克、阿拉伯也门4国元首在巴格达签署协议,宣告阿拉伯合作委员会成立;紧接着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5国首脑在马拉喀什签署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成立条约和分阶段实现马格里布一体化的文件。 这两个新的阿拉伯地区性集团是阿拉伯世界团结合作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结果。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22个国家近两亿人口的阿拉伯民族  相似文献   

9.
黄灵 《瞭望》2002,(14)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联盟第14届首脑会议3月28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闭幕,22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自去年关国“9·11”恐怖事件发生以来在中东地区举行的第一次首脑级会议;而在此前一个多月,沙特王储又提出有关解决巴以冲突的新建议并提交大会讨论,因此这次阿拉伯领导人的聚会备受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埃及的作用     
邵杰 《瞭望》2001,(39)
去年9月28日,巴以冲突突然爆发了。冲突地区同埃及东部接壤,所以立即引起埃及的关注和不安。埃及是公认的中东地区大国,也是已经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两个阿拉伯国家之一。在过去一年中,埃及在有关各方之间巧妙周旋,既发挥了一个地区大国在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中的作用,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海湾合作委员会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科威特举行第五次首脑会议。会议在促进成员国的联合防务,共同保卫海湾以防止外来干涉,和平调解两伊战争,消除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 两伊战争已经打了四年多,战争升级的危险性仍然存在,海湾的安全与稳定一直受着威胁。在阿拉伯世界中,队伍不统一,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进一步分裂的危险。巴勒斯坦内部各种力量面临着重新组合的前景。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利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复杂形势加紧进行渗透。海湾合作委员会第五次首脑会议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引起了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12.
第十九次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于3月29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降下帷幕。会议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无疑就是通过了有关重新启动“阿拉伯和平倡议”的决议。这是阿拉伯国家以整体的名义向以色列再次发出和平信息。它向全世界宣告,饱受半个多世纪战争、暴力和冲突之苦的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坚持和平的战略选择,渴望中东实现全面、公正的和平。会议为此决定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与联合国秘书长、安理会成员国、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员会(美国、俄罗斯、欧盟、联合国)以及中东和平有关方面的联系,以促使“阿拉伯和平倡议”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3.
安曼专电 21个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和组织的首脑和代表于11月8日至11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这是自1982年以来,阿盟成员国第一次全体出席首脑会议。会议发表公报,敦促伊朗接受安理会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598号决议;再次呼吁召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中已有6个国家的执政党相继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埃及居于首位。1957年底,纳赛尔总统提出建设“民主、合作的社会主义”社会;1961年7月发布一系列“社会主义法令”;1962年在《全国行动宪章》中确认埃及信奉“科学社会主义”,声言这一抉择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尔今,埃及虽已放弃社会主义口号,但纳赛尔采取的一些重大措施依然保留;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已越过边界,在邻国引起异乎寻常的反响;加之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看法莫衷一是,因此深入研究这个课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8)
埃及苏丹关系紧张 6月26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抵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参加第31届非统组织首脑会议时,在机场遭恐怖分子袭击,穆巴拉克安全脱险,返回开罗。他向新闻界暗示,苏丹可能是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指挥,但苏丹予以否认。28日,埃苏边界发生武装冲突,至少6人死亡,双方关系骤然紧张。苏丹总统巴希尔30日说,他已命令苏丹武装部队和苏丹人民做好战斗准备,以对付埃及可能发动的侵略。埃及第一副外长巴兹7月1日表示不会把牺牲两国人的生命或采取军事冒险行动作为报复手段。 欧盟首脑会议在戛纳举行 6月26—27日,欧洲联盟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戛纳举行。会议解决了欧盟内部存在的一些争执,但未能就单一货币、组建欧洲刑警组织等涉及欧盟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具体决定。 日政府制定紧急经济对策 日本政府6月27日召开临时内阁会议,正式确定  相似文献   

16.
开罗专电 国务院总理李鹏将于7月上、中旬对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以进一步巩固、加强和发展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李鹏总理的这次中东之行,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和阿拉伯各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关系和友谊。丝绸之路是中国同西亚各国以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3,(18):40-40
埃及国内对军事政变评价不一。说实话,什么结果意义都不大。军事政变这一事实本身就使埃及失去了建立稳定的合法民主政权的最后机会。无论埃及的穆斯林与世俗居民谁胜谁负,国家都将面临经济衰退。伊斯兰民主被封杀穆兄会被推翻,实际上封杀了“阿拉伯之春”带给这一地区的政治模式伊斯兰民主。因种种原因,阿拉伯世界尚未准备好实行这种简化的民主形式。俄罗斯中东研究所所长叶夫根尼·萨塔诺夫斯基说:“阿拉伯世界正在坍塌,它正处于奥斯曼帝国建立之前的样子:各帮派、大家族、少数族裔、宗教团体和犯罪集团纷争不断。”  相似文献   

18.
开罗专电 为期3天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第96届例会9月12日在开罗闭幕。会议欢迎今年10月召开中东问题国际和会,并责成阿盟秘书长马吉德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5个阿以冲突前线国家之间进行协调,以便形成阿拉伯对待中东问题的统一立场。会议还呼吁恢复阿拉伯团结,以便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阿盟例会每半年举行一次,它的召开原来只是寻常之事,但是96届阿盟例会的召开却是既寻常又不寻常。 寻常的是96届例会在规定的会期内召开,没有延期或中途休会。不寻常的是例会开在阿拉伯国家团结  相似文献   

19.
李红旗 《瞭望》2012,(44):24-25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埃及总统穆尔西就职不到两个月主动提出访华,显示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而且当地舆论几乎一边倒拍手称快。这绝非偶然,是中阿不断增强互信、密切经贸往来、活跃人文交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11月3日至10日对巴林、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苏联、英国和法国进行了访问,同这些国家领导人以及在沙特同科威特的埃米尔、在埃及同中国外长就海湾局势举行了会谈。用贝克行前的话来说,此行目的是为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