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对于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攻势人们谈得已经比较多了,然而还有一种来自我们自身内部的"和平演变",人们则重视不够.其实这后一种"和平演变"也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宋平同志说:"腐败与'和平演变'是有联系的,腐败也是'和平演变'的一种表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此作了更全面的论述,他说:"少数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相似文献   

2.
又到兔年,关于兔的话题自然多起来。国家邮政局又发行了一套2枚《己卯年》特种邮票,一枚。1"玉兔为月",另一枚叫"吉祥如意",那惟妙惟肖的玉免形象祝福着兔年吉祥。1980年我国还发行过另一套挺有意思的与兔相关的特种邮票,5枚横联印刷,组成一个微型的童话故事,题为《童话--咕邮,不只形象生动,故事也耐人寻味。前四枚是图,都有标题,第一枚:"'咕味--"';第二枚:"'咕哈'来了;第三枚:"'咕味'?!";第四枚:'啊!木瓜。"第五枚是副票,为前四枚图案的文字说明:1、一个成熟的木瓜落进湖水里,"咕略"一声吓得兔子拔腿就跑。2、兔子…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某村把村务会开到了杭 州西湖国宾馆,5天的会议就报账 435559元。把村务会搬到国宾馆开, 决不止是这个村委"领导班子"单纯 想"开洋荤"那么简单,其中原由这 里暂且不论,只想讨论一下:会议该 到哪里开? 眼下,不少会议的主办者和与会 者似乎都是"醉翁之意不在'会', 在于山水之间也",热衷于开"候鸟 式会议",天南地北到处跑,甚至动  相似文献   

4.
和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同时,出了一个著名官僚王珪.此人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丰八年(1085)卒于位."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秉事者,云'已得圣旨'也".后世遂以之作为官僚的典型. "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如此简单言语,三岁小儿也会,王珪却凭此连做十六年高官.且皇恩日加,被封为"国公";死之日,皇帝还特意为之"辍朝五日",赠官太师,谥号"文恭".当初,宋朝开国元勋赵普曾大言,  相似文献   

5.
在1989年北京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中,曾经有人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超前了历史发展规律", "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主张早日"敲响公有制的'丧钟'",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其实,他们的历史知识等于"零".因为,"超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固有的一种历史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按照生产方式,即特殊的生产资料与特殊的劳动力的结合关系,决定一个社会经济构成的全部性质的观点,考察古代奴隶制的社会形态,有希腊式的、罗马式的、日耳曼式的、亚细亚式的多种类型.在这些"文明  相似文献   

6.
<正>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起五更、摸半夜,走大街、串小巷,迎送三教九流客,服务四面八方人。可以说,他们的职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党风政风的"感应器"、社风民风的"晴雨表"。本期"百姓观‘风'",让我们走近北京"的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7.
在十三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确实看到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批批中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已经并正在警醒起来,以不断改革、开放的姿态,为中国的振兴而拼搏.在这样的形势下,处于开放前沿地带的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怎么办?"先天下之'放'而'放'",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这应该是上海的正确选择.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所以这一期本刊评论员《先天下之'放'而'放'》一文首先对上海的开放问题"放"了几句.当然,上海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研究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是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者所应具有的道德要求,这既包括与其行政职权相关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私人道德.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在当代则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但是最近有关官员失德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说:"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  相似文献   

10.
<正>"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传递的鲜明政治信号,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发出的严肃指令。毋庸置疑,领导干部的地位作用决定了不仅是干部队伍的"风向标",更是广大群众的"导航仪"。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就是抓住了依法治国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1.
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中国男孩"陷入全面危机"、需要被"拯救"的专家观点和传媒误导,本文对"高考状元女生多是‘男孩学业危机'的主要标志"、"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最凶猛的杀手"、"‘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阳衰'"以及"‘因性施教'、‘限招女性'是‘拯救男孩'的妙方"等观点提出质疑,并以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统计资料论证了"男孩危机"并非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言,而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12.
瞭望哨     
《瞭望》2001,(20)
减负"与"减副"陕西 袁敏杰 最近下乡了解农民减负问题,有农民朋友说:"减负先减副。"我被这"绕口令"弄糊涂了,农民朋友解释道:"要减轻农民负担,得先减少乡政府的'副官'。乡政府人那么多,得靠农民养活呀,这负担能减下来吗?"在一些地方,年年喊"减轻农民负担",但就是减不下来,甚至越"减"农民负担越重,各种名目的这"费"那"款"有增无减。此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乡镇党政机关庞大,人员过多:党政副职一大串,这"办"那"办"一大串,各"办"正副职一大串,各种"干事"一大串。这么多"一大串",要吃要喝要花销要…  相似文献   

13.
<正>对"一带一路",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相关国家合作共赢的战略。虽然官方正式表述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学者也建议不要用"战略",以免引起别国的疑虑:"你的战略为什么要我来配合";但是,从"一带一路"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来看,它就是一个战略。当然,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这就意味着它不只是中国的战略,而且还是所有沿线国、相关国的战略,因为它们加入"一带一路"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看了题目,你可能认为笔者是故弄玄虚来哗众取宠,其实不然,这些是我们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你看某县在转发中央文件的通知时,已知省传达贯彻时在文件中加了转发的通知,市接到省的通知后马上来一个转发,加上"通知的通知",县接到市的通知后,也要走个转发的过程,于是就变成了"通知的通知",仔细看来,县转发的通知和省、市的精神一样,无非是添上了"这个'意见'很好,望贯彻执行"之类的套话. 为此我想到了曾在某报上看到的一幅漫画,一座楼房失火,有个人向某个领导反映,岂料他竟说:"你先打个报告,救火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这幅漫画,当然是个带有讽刺性的笑话,但我想这题外画  相似文献   

15.
"管理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相斥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望和唐晓阳的"'管理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相斥吗"一文指出,管理与服务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构建管理、服务规范的廉能政府。  相似文献   

16.
<正>"化",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字中,实在是笔简意明、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字,却担当了似乎无以复加的重任。台湾学者曾仕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道,一名日本大学教授曾对他说,"你知道中国人最厉害的是什么吗,就是你们那个‘化'字,一‘化',所有人都比不过你们了。""化"的精义,在于不知不觉当中,发生大的变化。一块岩石,慢慢变小甚至不见了,叫"风化";  相似文献   

17.
汲黯字长孺,汉代名臣,<史记>有列传.其祖先是六国时的一个小国韂国的国君,至汲黯是第七世,"累世为卿大夫". 汲黯的性格,是相当有特点的,有很多成语,如"后来者居上"、"内欲外王"、"不足以辱天子之使"、"卧而治之"、"不冠不见"、"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刀笔不为公卿",等等,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与汲黯同朝,太史公说汲黯:"以‘高学'著称于世",这在<史记>中,是难得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流苏 《各界》2009,(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思想教育下的一些文人通常耻于言钱,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当时的鲁迅就曾"冒天下之大不韪",为稿费打过官司.无独有偶,同时代的另一文豪--林语堂也曾为版权问题与书局对簿公堂. 1927年夏天,林语堂初次来到上海,潜心写作,并且常常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后来有人赞叹其中文好到难以翻译成英文,英文好到难以翻译成中文.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俄罗斯学术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即形成了一股文化热。不论在大众传媒中,还是在国家杜马的辩论和政治集会的演讲中,人们都是言必谈文化,谈论当前文化的"衰落"与文化"振兴"的迫切性。虽然这些有关文化的宏论并没有使国家对文化的拨款增加一个卢布,但是,所造成的社会环境毕竟使文化理论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并且成了当前俄罗斯的一门"显学"。从1992-1993学年开始,"'文化学"正式列为俄罗斯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所谓"文化学",旷'文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总称,起初只在文科各类专业开设,后来连理工类各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如今…  相似文献   

20.
近期,在北京一家知名报纸上,展开了一场有关《工会法》是"软"还是"硬"的讨论。一方说:"《工会法》是'软法',要不为什么一些企业解散工会组织,工人们都没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