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果体现。它的建设成就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讨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成就的生成机理,对我国目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1940年1月4日至12日,我们党在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以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方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伟大事业的一部分,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运动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他关心新闻出版,重视文艺运动,支持艺术团体,关心艺术创作,狠抓抗战教育.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与关心下,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韩仙琴 《党史文苑》2007,(10):52-53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建设能够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陕甘宁边区在中国革命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而其反过来又助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维度出发对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变迁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着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从1936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一直驻在陕甘宁边区,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全国政治上最进步的区域。”“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是各革命根据地的榜样。边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由于顺应了时代、民主、社会的潮流而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国社会有无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在当前的民众认同程度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先进文化应有的本质性、连续性、阶段性特征;符合评判先进文化的标准:有利于人的自身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和推动社会生活全面提高;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这些都充分证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80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关心与指导施肇域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使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成了旧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人进驻陕北延安后,以满腔的热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毛泽东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生活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保证抗日力量的壮大,毛泽东提出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泽东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使边区军民度过了难关,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莫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及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取得合法地位。为了把边区建设成为各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和指导中心,边区模范地实行抗日民主制度,成为全国政治上最先进的地区和新中国的雏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开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大众文化,而从本质上讲,可以概括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以浙东文化为根基的宁波区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宁波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励志图强、义利并重、经世务实、开拓创新是宁波区域文化中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这些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宁波人的人文形象、凝聚宁波人的整体实力、激发宁波人的创业活力、提升宁波人的道德良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文化宁波"的建设成就与"港城宁波"的建设成就交相辉映,举世瞩目.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浙东学术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扣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进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繁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不仅推动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而且使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正确理解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一元论的关系.要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必须自觉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推进,在创新中发展先进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被严重束缚,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变革和埋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赖以统治中国的政治基础--旧的生产关系和国家机器,文化基础--腐朽的封建文化和洋奴文化,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培育催生的政党.以"大同思想"、"民本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基因,马克思主义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外来科学理论.文章立足于文化抉择的背景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先进文化、必然维护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理论标志,在实现跨世纪伟业中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这种理性的、自觉的先进文化意识.大学作为新思想的策源地、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文化中心,如果缺乏先进文化对师生的培育和塑造,没有一种进步的文化精神提供价值支撑、行为规范和力量整合,学校就会失去秩序、稳定和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努力追求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