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段家菊  梁桂磊 《传承》2011,(9):78-79
1919年发生的朝鲜三一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东亚两次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三一运动是朝鲜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的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而中国人民以五四爱国运动为标志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战斗序幕。  相似文献   

2.
刘玉珍 《传承》2011,(24):78-79
1919年发生的朝鲜三一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东亚两次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三一运动是朝鲜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的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而中国人民以五四爱国运动为标志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战斗序幕。  相似文献   

3.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孰是孰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所言说的本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在发展逻辑,同时它也成为近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之一.该学说的发明权之争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哪种理论对历史和现实更有阐释力."启蒙与救亡"的历史逻辑,一方面依赖于从严复、邹容到陈天华这些历史当事人的创造,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李泽厚、舒衡哲和史华兹这些历史阐释者的阐发而获得.实质上,"启蒙与救亡"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国家富强与个人自由何者更重要?如今"救亡压倒启蒙"理应转向"启蒙就是救亡",国家富强与个人自由应协调一致并相互补充,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走独立发展的道路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爱国运动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为标志,而文化运动则早于此_它以195年9月清年》(第二年改名《新青年》)的创办为标志。这一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运动与爱国运动互为因果c陈独秀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平国民性质行为的改善。”以我之爱国主义》衡青年》二卷2号)这正是《新青年》创办的目的所在。也正是为了这一场启…  相似文献   

5.
申富强  李红卫 《传承》2010,(3):10-11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一除了民主五四启蒙运动的再检讨?我们还需要什么●马勇中国知识分子有着许多良好的传统,他们甘于清贫,“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乐处”一般说来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向往的生命境界。但在政治上,在人格上,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有一种...  相似文献   

8.
自清末民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到"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中国人民对个体权利的斗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尽管这些斗争还有其阶级局限性,但不可否认这些斗争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对中国近代人权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有助于认清当前困扰我们的国际人权指责及自身的人权问题,为下一步的人权工作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
欧洲与中国历史上都有两种启蒙运动,即自由主义的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这两种启蒙在欧洲历史上是先后衔接的,在我国历史上自“五四”运动以来则是并列发展的。在我国,这两种启蒙的发展都历经曲折的过程。当今,我们要重新启蒙,重新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必须以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眼光,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文明的精华,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启蒙。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10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把肇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由此,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交汇一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爱国民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六十二周年了! 在五四革命斗争史上,英雄的湖南人民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湖南是当时全国学生运动和群众爱国运动最发达的省区之一,反帝浪涛汹涌澎湃,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坚决性。湖南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浪紧接一浪,持续时间之长,战斗成果之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先进分子的人权观念和斗争实践也实现了根本的转折和历史性的飞跃。如果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旧的资产阶级人权运动的最高峰和历史的终结,那么五四爱国运动就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人权运动的开端。本文试就这一转变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迄今已80周年了。为纪念“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  相似文献   

14.
湖南维新运动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前发生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救亡图强的爱国运动,一次资产阶级民主性的政治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次维新运动中,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①;其激进的思想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全国最富朝...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九十年前的这场学生爱国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对于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弘扬五四精神 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发于8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有一种观点特别盛行。即认为“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这一观点的最权威代表是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教授。林教授在他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一书中开宗明义就指出:“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起源的特定性质,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正是由于“五四”“反传统主义是非常激  相似文献   

18.
张景文 《春秋》2009,(3):4-7
1919年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大爆发。5月4日,北京的大、中学生,在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举行了游行大示威。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五四”的号角很快吹响了全国。山东是响应“五四”运动较早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一、一支抗日儿童剧团队伍 “七·七”芦沟桥的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剧团纷纷成立。“大人救国,孩子们也要救国!”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组织起来的。 1937年9月,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诞生于福建的厦门。成立时,全团共有27人。其中,大人3人,儿童24人。大人,即党支部书记兼总领队林云涛和张兆汉,及辅导员洪凌3人。儿童,即团长许岱、团员如林平夙、陈轻絮、施明新、宋哲杰等24人。年龄最小的,要算是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在长期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他创立了中国革命的军事理论即毛泽东军事学说。刘伯承同志说,毛泽东军事学说,是以人民的弱小武装,战胜现代装备之强大敌人的军事学说。它是毛泽东思想整个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中最灿烂、最神妙的一部分。它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军事科学体系,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