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事代理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但在现实生活甚至审判实务中两者经常被混淆,本文在简要归纳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被混淆的原因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案件几个疑难问题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在主体、客体、内容、国家干预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 ,不应当相互混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不宜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而应实行一裁终局。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过短 ,应当实行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7):55-55
一是将档案存放关系与劳动关系混淆。有人误以为档案放在何处就是和哪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劳动者因此在离开单位十几年后诉到法院,要求确认与档案所在的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法院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实际提供劳动为前提,如仅是档案存放在某单位,但实际双方并不存在提供劳动、支付劳动报酬、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等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并不会认为双方还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4.
船员外派人身伤亡案件中船员服务机构地位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员外派是指船员被选派到境外,且通常在外籍船舶上提供劳动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把船员服务机构定义为从事代理船员办理申请培训、考试、申领证书等有关手续,代理船员用人单位管理船员事务,提供船舶配员等船员服务业务的机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服务管理规定》以及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在船员外派中船员服务机构的身份和法律地位进行分析,厘清船员、船员服务机构和境外船东三者关系,从而确定船员服务机构在此类案件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职务行为和代理是主体通常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但两者的法律关系容易混淆,常忽视两者的区别及其不同的法律后果。本文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以求明晰。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虽只一字之差,但内容上和本质上却不尽相同,导致生活中极易产生混淆。为了正确区分两种关系,本文提出了可供判断的六种区别要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建立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并经常交织在一起,实践中两者容易混淆,很难正确区分。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者在主体地位、表现形式、受国家干预程度、享受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认清二者的本质特征,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德敏 《河北法学》2005,23(7):140-1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建立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并经常交织在一起,实践中两者容易混淆,很难正确区分。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者在主体地位、表现形式、受国家干预程度、享受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认清二者的本质特征,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平等自由的法理念在劳动法上的实现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劳动者的自由权因为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在合同法的框架下被消解殆尽.严格限制甚至剥夺劳动者的自由是当时资产阶级朝野的共识.然而,这样的法律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使资本主义政府逐渐认识到,"正义"在劳动关系中的实现不能简单依靠劳资双方的个别自由谈判,它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劳资团体力量的相互制衡.劳动法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虽迥异于西方国家,但劳动法理念的缘起与制度变迁的理性脉络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用工"乱象丛生"学者呼吁完善法律 为了规则避法律责任,一些行业形成了把工作整体发包的"惯例",将劳动关系变成了"承包关系";签了劳动台同却不把文本交给劳动者,一旦生劳动争议,劳动者维权就陷入"欲告无据"的境地;劳务派遣非理性"繁荣",同工同酬成为劳务派遣员工的"梦想"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有关的劳动争议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又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之中,且各地还存在一些调整这类争议的地方性法规。总之,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零散、断续,缺乏统一性。这就给争议双方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纠纷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不利于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作为律师,在代理当事人处理这类争议时,就必须在各个不同的代理阶段,正当、合法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  相似文献   

12.
雇佣、承揽、劳动、劳务的相互关系,我国的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有不少争议,特别是这些关系致人身损害的赔偿案件,司法实务操作不一,导致部分案件缠访、缠诉,亟待澄清认识。在此,笔者另采一思考角度,以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相关条文为思考主线,追本溯源,探究立法者或最高人民法院所欲对相关问题的定性或定性的方向,从以下六个方面辨析其相互关系,以期能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思考之一——《解释》所指雇佣关系应为狭义的雇佣关系。区别于劳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劳动关系是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广义的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关系,极为相近,也易混淆。在《解释》出台前,如果说对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分,主要还  相似文献   

13.
人物档案: 钱宗建,2001年4月出任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2002年,无锡市被评为江苏省就业目标管理先进城市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评为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钱宗建荣立“2002年度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一等功。  相似文献   

14.
"派遣劳动"应当缓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建飞 《法学家》2005,(5):19-23
一、"派遣劳动"的字义与实质 "派遣劳动"在我国又称为"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①但这个从所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泊来的词语却在其出生地找不到与其对应的"dispatched employment"词汇.  相似文献   

15.
"用工"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宇 《北方法学》2009,3(3):102-110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把建立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志从“签约”修改为“用工”,研究与用工相关的法律问题显得日渐迫切。用工的内涵,可界定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行为。认定用工是否成立,我们应根据双方主体是否合格、是否有劳动给付和接受行为、双方关系是否符合“从属性”标准要求等要件来作出判断。其中,对于“用工之日”的认定,应设置特别规定。关于如何理解用工和签约之间的效力关系,应区分“同时用工和签约”、“先用工后签约”、“先签约后用工”这三种不同情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出了新规定,旨在解决目前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不稳定的问题。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立法背景、国际经验和价值导向等角度展开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牛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1,(12):266-267
律师代理在民事诉讼中已经被广大公众所熟知,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辅助其进行诉讼过程,促进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律师代理的地位和作用与民事诉讼的进行,尤其是民事诉讼模式有重要的关系。本文试从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角色,律师代理与民事诉讼模式、法官的释明权的关系分析律师代理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巍是北京君方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也是著名的法律援助律师,善于代理各类案件,包括劳动纠纷案件、劳动派遣案件。2009年4月10日,记者就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工)应该如何自我维权对她作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9.
论反向剽窃     
反向剽窃是一种作者主动地、自愿地让他人剽窃自己作品的情形,作者本身就是剽窃者.基于劳动说、人格说、激励说等理论,反向剽窃行为并没有侵犯作者的权益.但反向剽窃行为破坏了作品的署名规则,混淆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文化发展利益,也可能侵害被署名者的私益.与其他剽窃行为一样,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20.
调查起因:湖北一老人还活着却收到死亡通知调查发现:该老人档案被转移至当地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中心死亡人档案调查结论:应该有单位为被死亡事件承担责任湖北省鄂州市被死亡老人曹祥云近日收到黄冈市黄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