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多媒体时代的「书」文化●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特约主持/韩雪临■策划编辑/杨长征主持人的话·“书”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当“书”文化在时空遮蔽下发生异质变化时,它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书”文化广义说来涵盖了从写“书...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化的迷恋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化的迷恋与审视■范钦林(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策划、主持/范钦林■策划、编辑/杨长征电子文化时代洪钟般的步履声已经接近。面对这一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进行着各种思考,提出许多对策。既然这一时代的到来已是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如何迎接它的挑战,如...  相似文献   

3.
“地球道德”与人类的义务■石中元1991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火炬传递仪式,以纪念1972年在这里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当瑞典前首相英格瓦尔·卡尔松把象征世界应具有“更为安全、持久和光辉的未来”的火炬传递给巴西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时,会...  相似文献   

4.
追寻“六八年人”一群思想者的风貌和踪迹徐友渔难忘的1968年/雪颐人生的“诺曼底”:“民间思想村落“咏叹调/王东成坚冰下的潜流:“文革”申的知识青年思潮/印红标和“六八年人”对话/张卫民创意/张卫民主持/王东成编辑/杨长征■编者的话■“六八年人”是朱...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7,(12):44-48
评论■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刊评论员1·1■加强制度建设铸牢和谐社会的基石本刊评论员2·1■建设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本刊评论员3·1■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妥善协调两性总目录利益关系本刊评论员5·1■增强忧患意识为妇女事业锐意进取本刊评论员6·1■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本刊评论员7·1■增强节俭意识为妇女事业艰苦奋斗本刊评论员8·1■高举团结奋斗旗帜坚持科学和谐发展道路本刊评论员9·1■构筑有效机制维护流动留守妇女儿童权益本刊评论员10·1■盛世逢盛会倾力铸辉煌本刊评论员11·1■解读…  相似文献   

6.
当作为网民的“你”成为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度人物”时,当“博客”作为一种时尚风行“地球村”时,我们不得不感慨,网络已经深深侵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令人无力拒绝、无法旁观、无处逃避。面对网络已无处不在这个现实,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便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图景时代的青年文化■王晓华(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海德格尔在本世纪中叶说:“我们正进入世界图景的时代,世界对于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景”。世纪末电子文化的飞速发展证实了海德格尔的话。当下的人们仿佛生存在一个超级万花筒中。纷...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5,(12):2-18
■以实施“八八战略”为重点,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平安浙江”为抓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设文化大省为载体,增强综合竞争的软实力■以增强执政本领为关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苏应奎  代孔利 《创造》2002,(3):36-38
我国“入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融入与竞争同在。有人说,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报刊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在这个“地球村”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球村”的法律断想○沈晓铮近年来,不同学科的学者都纷纷著书立说,阐述有关“地球村”这一话题。“地球村”这一概念的产生,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对外部事物认知的趋同性。科学家认为:现代科技已经可以做到将人们所能感触到的时间和空间浓缩,通信和交...  相似文献   

11.
“媒体·青少年·明天”国际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青少年·明天”国际论坛综述■苗野1997年4月21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了“媒体·青少年·明天”国际研讨会。来自六大洲的300多位儿童教育家和传媒专家,围绕“如何能使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世界各国载着1996年丰收的喜悦,充满信心地跨入了1997年。新年新春,万象更新,“地球村”的主人们正奋发拼搏,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夺取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张宏亮  韩山 《乡音》2014,(5):22-23
韩雪是省内外颇具名气的诗人、作家、编剧以及文化策划人,著有《村里的孩子》《哦,山那边》等多部诗集、词集,获得过中国第三届蒲公英奖、第九届群星奖、中国寓言文学界最高奖第五届“金骆驼奖”等多个国家级大奖,  相似文献   

14.
儒学用人体生命的一体性和家族家庭的亲和性来看世界,认为天人一体、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共生共荣的天下观表现在国际间便是“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中国历代的外交政策受此影响,基本上是和平睦邻友好的。西方近现代文化有强烈二重性:它给人类贡献出科学、民主、法治、人权、平等、自由等文明成果,但在国际关系上它的主流文化却奉行霸权主义和贵斗哲学,加重了世界的危机,其一是马基雅维利的强权政治论,其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其三是基督教一神教的独尊性与排异性。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需要儒学“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学会和平共处、互助共赢,否则“地球村”便无法维持。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让人们感到震惊的第一件事情,无疑就是“9·11”事件。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写道:“美国人现在对‘地球村’这一用滥了的词有了发自内心深处的认识。在这个村的遥远一端的一座茅草屋,或布满沙尘的帐篷发生一场火灾,能够毁掉村另一端摩天大楼的钢筋铁铸的梁架。”人们痛定思痛,恍然大悟,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人类“地球村”,急需道德重建。“你可以相信其他人会帮助你”去年,我是在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旅游途中,感受到“9·11”强烈冲击波的。前几天身临这片无与伦比的由旷野、冰川、…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范钦林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主持人的话·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尤其是进入到90年代以来,其势头更显迅猛。与此相应,整个社会文化、价值、道德等诸方面也日趋世俗化。这种倾向在青年人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青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从巫术到审美——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说:“人经过了几十万年才在进入人类生活方面迈出第一步,他经历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显然,弗洛姆所谓的“人类生活”,是指人类的文明时代,而那漫长的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包括了“一个以巫术无所不能的自我陶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的感官逐步“人化”,也由于巫术的无所不在,人类的审  相似文献   

18.
汉字趣谈     
“木”(mù)是一个象形字,它是由最初的“■”逐步演变成“■”“■”“木”“木”。木字里的“-”表示树枝,“■”是树干“八”则是树根。这三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木。中国人习惯  相似文献   

19.
■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二是一百多年来的革命传统。 ■7月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观众络绎不绝。 ■英烈是一种境界,而懂得崇敬他们是一种品位。  相似文献   

20.
南非的“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茶地举行,“天涯共此时”的情景也再次上演,不分种族与肤色,全球的球迷在同一时间内为同一个足球而欢呼或者激动,真实地诠释了我们正处于一个“地球村”的时代。然而,就在此刻,朝鲜半岛上空却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真实地飘荡着“热战”的阴云:朝韩两国军事分界线附近荷枪实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