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中的有关动物的习语典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又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同时《圣经》的文体和语言在英语形成过程中也占有一席极重要的位置。《圣经》中的典故变成习语进入英语语汇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本文就《圣经》中与动物有关的英语习语的来源及其含义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学神话框架的核心是《圣经》。弗莱对《圣经》有着独特的文学理解,他在狭义和广义的圣经文学下,开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圣经与文学。对比弗莱的"U型结构"理论与《鲁滨逊漂流记》,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典型的宗教结构形式:它通过阐释鲁滨逊的精神超越过程,探讨了西方圣经文学的精神主脉,是西方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3.
《圣经》英译与《钦定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圣经》是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圣经》英译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圣经》1400多年的英译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版本和翻译巨匠。1611年《钦定圣经》是《圣经》英译史上的一个顶点。《钦定圣经》保留了原文大众化的语言特色,不仅对英语语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英美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化《圣经》英译研究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为丰富我们的文化提供借鉴,从而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并阐述的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圣经文化原型。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运用圣经故事作铺垫,隐含着圣经中的人物和经历。根据诺斯洛普.弗莱对原型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材料在菲茨杰拉德笔下是作为原型出现的。作者运用原型作为某些意象、人物形象、叙述模式的象征,用圣经文化的方式描绘出一个关于美国文化的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所处国家的不同和接受文化传统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与理解当今西方社会,理解对方的人文精神,必须了解《圣经》在西方文化传统及当今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圣经》是基督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学、历史、法律和哲学的源头之一。在当今的西方社会,《圣经》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夜莺与玫瑰》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不仅有唯美的意境和诗化的语言,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故事中的许多意象都与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教义《圣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夜莺与玫瑰》中的三个重要意象充分体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圣经溯源。  相似文献   

7.
大江文学虽然不属于基督教文学,但是大江初期作品与《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物关系结构上,大江初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圣经》中以耶稣为中心的多元性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这也是大江文学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简爱与圣经     
"圣经"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影响极其深刻,《简爱》文中大量引用或化用《圣经》。本文从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三个方面来阐述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他利用原形批评这种文学手段,在其作品中渗透了多种原型意象,如颜色、太阳、以及圣经原型。《圣经》对哈代的思想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他借助圣经中的神化原形意象,渲染了苔丝悲剧性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罪行。《德伯家的苔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宗教的小说,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高伟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127-127,130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委婉含蓄与直抒胸臆、比兴与比喻等两个方面对《诗经》与《圣经》中有关的爱情诗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两部作品在叙述手法上的不同,同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西方诗歌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玛士撒拉(注:《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据传享年965岁)本人或许能在北京最火的养老院中争取到一个床位,因为目前入院申请名单已排到10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3.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研究基督教典籍《圣经》及其教义教规和信徒行为过程中发现:一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内容,由此可以揭示"基督教文化经济圈"之秘;二是被称为百科全书的《圣经》用讲故事方式传播经济学常识,其生动性迄今难有经济学教材能与之相比;三是占全球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基督教信徒,在参加宗教活动的同时从中接受到经济学知识训练并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生活和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知识的传播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与之相比。因此,对蕴藏在《圣经》及其教义教规和信徒行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性、逻辑性研究,这些思想理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修辞学,对西方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修辞学经过多年沉寂后,在20世纪出现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带动了修辞诠释学的兴起,这股浪潮也影响到圣经研究方面,不少圣经学者将修辞诠释学的理论应用到圣经研究方面,甚至扭转了圣经研究的方向。本文之写作目的在于探讨有关修辞诠释学的理论发展,并通过研究登山宝训作为应用该理论在新约圣经研究上的一个范例。本文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都分是理论方面,先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修辞诠释学的理论发展过程,分别探讨古典修辞学、新约圣经与修辞学, 以及修辞诠释学的理论发展。第二部分是应用方面,选取《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作为研究的文本,因登山宝训是耶稣极具权威性的教导,本文将修辞诠释学理论中的诠释步骤应用在登山宝训的诠释上,主要分为修辞段落、修辞处境、资料编排和检视评估等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5.
巴别塔是《圣经》中的一个寓言,上帝因为人类建造通天塔而混乱了人类的语言.这个故事可以被看作最早的关于技术异化的警告,人类因为建造巴别塔而犯了三重罪.然而上帝混乱人类语言并非是惩罚,而是一种救赎.  相似文献   

16.
《圣经》的商事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教义要求,《圣经》中潜藏着对商事活动的鼓励态度,在买卖、度量衡、契约、债、借贷、放债取利等一系列规定中,《圣经》体现了商事活动中诚实、公平、平等、仁爱的基本准则,从而对后世的价值体系、商业规则,对民商法的基本精神及某些法律部门、法律制度的形成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国谚语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谚语源远流长,源头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源之一是家喻户晓的《圣经》;来源之二是不计其数的英国文学作品;来源之三是脍炙人口的《伊索寓言》;来源之四是欧洲一些具有影响的外来语;来源之五是英国民众聪明睿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宗教作家,许地山作品与宗教的关系向来都是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其前期、后期作品中与基督教的关系入手: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取自《圣经》,后期作品中的人物受基督教影响,挖掘了其思想中由怀疑悲观到积极奋斗的转变及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的过渡,体验其“文学为人生”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老舍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所体现的中西文学及文化的交融,包括了西方文学在作品内容、人物刻画、写作手法、创作思想上的渗透;基督教思想及《圣经》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同时,本文还论述了老舍作品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传承,包括满族文化、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及俗文学在老舍作品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文章解读了《论语》中以自我和谐、生态和谐、人际和谐三个方面作为重点内容的和谐思想。同时,《论语》里“仁”的人性本质和《圣经》里“爱”的人性本质,实质上都蕴涵和强调了人际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和谐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且对于中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