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它在原有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传统证据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看似四个字,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来说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分析电子数据的概念、特性及法律地位,探讨"电子数据"这一新的证据的调查与收集方法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审查运用,有助于在刑事诉讼证据领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用以定罪的主要证据是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如何审查、在审查中遵循什么原则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审查原则和审查要求出发,分析了审查中既要重视实质性内容的审查,又要重视程序性审查,二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遵循审查的合法性、科学性,以使两者达到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调查和了解案件的基石。用于定案的证据应当经过侦查人员全面细致地审查。用于证明案件的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本文从证据三性的角度提出证据的审查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电子邮件真实性的鉴定,除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外,还可考量对方、第三者、网络服务商的记录或者发送人的签名,对网站信息真实性的鉴定需区分一般网站信息和社交网站信息,采取不同的标准。对网络聊天记录真实性的鉴定需考察发送时间、用户名、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诉讼领域,微信电子证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有些微信电子证据甚至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微信电子证据适用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在法治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微信电子证据收集程序,健全微信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需要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实现微信电子证据审查判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电子证据属于何种证据,学术界众说纷纭,立法上也不一致.笔者通过对各种学说的分析,结合我国立法实际,提出一种相对合理的定位,即根据其内容将其分别归于书证、视听资料.  相似文献   

8.
电子数据证据及其司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相对于传统证据具有数字性、安全性、脆弱性、共享性等特点。电子数据证据可分为模拟电子证据与数字电子证据、原始电子证据与传来电子证据、电子生成存储证据与计算机混合证据、直接电子证据与间接电子证据等几大类。电子数据要作为证据使用 ,应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据能力。运用电子数据证据要实行开示制度 ,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已跨入电子(数字)时代,电子数据证据成为一种新的法定证据.电子数据证据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形成的一切证据材料,或者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材料,包括以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生成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电子数据证据具有可恢复性、海量性、虚拟性、多媒体性、国际性等基本特征,可以说它是这个时代的"证据之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开展对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使案件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与正义,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在认真学习学术专家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分别从刑事证据审查目的和任务、审查评判证据的规则、审查评判证据的要点和方法、运用证据的技巧与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浅谈对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之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提高电子数据证据效力的关键,也是当前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面临的难题。本文从证据应有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要求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司法鉴定中提高电子数据证据效力的问题,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2.
测谎技术以及测试本身是一个“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系统,因此在审查测谎结论的时候,要抓住“人”与“机”两个关键因素,从影响测谎可靠性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进行审查。对于仪器而言,主要是考察仪器对生理变化记录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对于人的因素而言,则既要考察测谎方法、程序等规范性技术的可靠性,也要考察具体测试中这些测试方法、程序运用的得当性和正确性以及测谎人员的经验、水平等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电子数据鉴定是对依法收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其类型特点,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确定其证明力的司法鉴定技术。电子数据鉴定的客体表现为与诉讼案件相关的事物,电子数据鉴定的结论就成为具有证据效力的法定证据之一。应研究电子数据鉴定的原理,明确电子数据鉴定的主客体,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使电子数据鉴定在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表明中国刑事司法选择了一种实物证据注重观。实物证据审查和运用规则建构的必要性包括实物证据优势的可展示性、弊端的可克服性以及规则的可建构性。实物证据审查和运用规则包括来源鉴真审查和运用规则、双观性审查和运用规则、鉴定意见诉讼性审查和运用规则以及实物证据群认证规则。理性的实物证据审查和运用应注重与其他证据的交互审查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中,办案人员要从排疑的揣度上搜寻案件中的证据陷阱,注意发现伪证、黑证、孤证、残证,避免证据困惑;从思辨的向度上审查证据,通过正向思辨、多向思辨、逆向思辨、定向思辨来破解疑案、冤案、假案、错案;从证据规范和证据收集的维度上把控证据标准和采排证据,注意从证据采集的盲区中寻找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从法律真实中的负面误区中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从不计成本的司法特区中选定富含证明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17.
何悦  刘云龙 《中国发展》2012,12(2):25-31
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属于中国公证机构保全证据公证业务范围,具有启动方式被动、无需提供担保、保全措施中立等特点。该文分析了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在保全对象、申请审查、保全措施、公证书效力等方面与传统证据保全公证的不同,认为需要通过相关立法对其程序规则加以明确。目前中国公证机构仅对电子数据取得行为进行保全公证,随着电子数据鉴定技术的发展,在证据保全公证中引入电子数据原始性公证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为此,该文提出应从法理、效力等层面对电子数据原始性公证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电子证据保全与一般证据保全的目的和价值是一致的。但由于电子证据本身具有脆弱、隐蔽和分散的特性,电子证据保全必须遵循环境安全封闭原则、多副本保管原则、严格记录原则和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诉讼证据中,鉴定结论是一种重要的法定证据种类。文章主要结合两大法系各自鉴定制度的特点与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论证了鉴定结论的证据地位及其局限性以明确对鉴定结论质疑与审查的必要性;探讨了在对鉴定结论质疑和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现行立法对其进行的完善,以期从程序方面保证鉴定结论的公正性,正确发挥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子数据作为新的证据形式在新刑事诉讼法中予以明确规定后,如何从取证角度,规范电子数据的收集、固定、转移等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司法实践中,基于突破案情的需要,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取证能力,创建取证协作机制,处理好电子数据与其他证据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电子取证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