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0年前,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2.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火在中国大地上整整燃烧了14年.为了达到其罪恶的侵略目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建立了为人所不齿细菌战部队,研制、生产细菌生化武器,直接用于侵华战场.日本侵略者对这段历史一直讳莫如深,但历史不容篡改,当事人的证言、日本战犯的口供和至今仍存的历史遗迹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为人淡忘,反而历久弥新,向人们展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正>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性质和它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民族革命、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九一八事变,直观上看是一次蓄意"找茬"的军事冲突事件,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侵略行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不但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上,还体现在社会心理、革命意识、文化向心力、团队观念等方面的整合演进上,但总的来看,则是集中反映在对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影响上。在此,本文仅就九一八事变对中国革命局势发展的影响问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1931年9月26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一个星期后,当蒋介石得知日本不接受国联调停而  相似文献   

6.
正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对日抗战最早的倡导者、积极的组织者、坚定的推动者和忠实的捍卫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对  相似文献   

7.
张万杰 《世纪桥》2004,(4):43-4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东北人民施行残酷、野蛮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饱受欺凌与蹂躏。但是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领导下武装起来,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武装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 18 4 0年鸦片战争开始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长达 10 0多年的野蛮侵略 ,其中 ,日本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特别是从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长达 14年的侵华战争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累累罪行。本文所提或许只是日本侵华罪行的万分之一 ,但由此亦可见其凶残狠毒之一斑 !穷凶极恶的军事侵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妄图独占中国是蓄谋已久的。自 186 8年明治维新开始 ,日本就确立了以侵占中国东北、征服全中国、称霸亚洲为目标的大陆政策。在此后的 70多年里 ,日本帝国主义先后…  相似文献   

9.
简论抗日战争的局部抗战阶段邓一民本文仅就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六年局部抗战的成因、抗日的主体及向全面抗战的转变等问题谈些粗浅意见。一、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成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  相似文献   

10.
正当蒋介石调集重兵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开始了独霸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以下简称《9·19宣言》)。该宣言是世界历史上第一篇反法西斯战争宣言,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将我国东北的经济纳入其积极向外侵略的战时经济体制之内,他们对中国东北农业采取的政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统制掠夺,其目的是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提供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张伟 《世纪桥》2011,(20):26-29
9月18日,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201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8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开始纪念日。回荡在长空中的声声警报笛声,告诫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白山黑水,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  相似文献   

1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战沈阳,随后占领东北全境,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最严重的武装入侵他国事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直到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人们才发现这起严重事件与日本军中一个叫“樱会”的组织有关。《樱会与九一八事变》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旧案。  相似文献   

15.
李斌  王旭 《党史博采》2004,(10):48-49
“勤劳奉公制”又称“勤劳奉仕制”,意思是“为国家义务奉公无偿劳动”,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支持侵略战争掠夺东北资源,修筑稳固后方而在东北地区强制征集各阶层民众义务出工劳动的一种奴役制度。是日本侵略者掠夺、奴役、压榨、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公然侵略中国东北。为了长期占有东北,大肆掠夺东北资源,1934年在日本人的策划下成立了伪满洲国。伪满政府顺应日本人的要求,开始在东北统治地区强制征集大量劳工到工厂、矿山、军事工程等地从事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出产大量产品 达 30 万人,是当时劳…  相似文献   

16.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序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经历了一个不抵抗、抵抗、消极抵抗的转变过程;而对中共,国民党也经历了一个军事解决到政治解决的策略变迁.纵观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这14年的历史,国民党的政策变化大致经历了反共和日、准备抗日、联共抗日、消极抗日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实行完全征服中国的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一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变为特别尖锐的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和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九一八事变,扯下了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武装侵华的面具,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东北人民抗日战争的大幕。一批又一批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巴彦抗日游击队就是其中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力量。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再度记述巴彦抗日游击队的感人事迹,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响应党的号召学生投笔从戎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的宣言》,号召人民群众武装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承德陷落,东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人们习惯称这一时期为九一八抗战。党对九一八抗战的领导,深刻地表明了只有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来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肩负起历史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但却少有人知道,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后,中共中央被迫提前打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面旗帜。即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对外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表明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22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