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国际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世界即将进入又一个千福年之际,一场以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迅速席卷着全球各个角落。一时间,“全球信息化”以及可能因此所产生的种种后果成为了各国竟相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  相似文献   

2.
周瑾艳  周玉渊 《国际展望》2023,(6):40-61+156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在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欧国家开始改变以往对非洲基础设施发展的忽视状况,通过提出新的全球倡议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入,这被认为是为了抗衡“一带一路”倡议并强化对华竞争。然而,这种认知和单一思维夸大了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竞争关系。“差异互补”是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结构性关系在美国对华实施“接触融入”战略时期得到中美双方的认可和肯定。当前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上表现出的“战略竞争”更多是美国对华竞争在非洲的投射,是由美国将非洲基础设施视为权力博弈工具的认知引发和挑起的,并未反映非洲的现实和需求,“差异互补”也依然是中美在非洲关系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3.
1993年5月13日,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长阿斯平宣布“星球大战时代”已经结束,美国放弃在空间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计划。至此,长达10余年的战略防御计划草草收场。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当年里根政府为什么要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一计划为什么会招致如此命运?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一、战略防御计划的提出 战略防御计划(SDI)是里根政府高边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战略的  相似文献   

4.
警惕计算机互联网络上的色情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建立,人类真正开始了一个全球信息共享的时代,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万里之外的各种信息.这正是互联网络的魅力所在,但是,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在把信息作为商品、作为资源被全社会利用从而实现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国际互联网络成了色情犯罪分子藏污纳垢、毒害青少年的场所. 例如,在美国的一篇题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色情交易》的调查报告中,研究人员用自己编制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在仅供成人使用的网络模块上分离出917410个肮脏的画面(《乔治顿法律杂志》,1995.5).据统计,美国有许多儿童的失踪是受网络犯罪分子引诱所致,儿童之间利用“电子邮件”传递情书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此外,互联网还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图片,它的后果不容轻视.不法之徒  相似文献   

5.
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7—8月号发表了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萨米尔·阿明的文章《遭遇帝国》,认为美国正在系统实施一项霸权计划,这种霸权建立在一种双重标准的非对称的全球自由主义体系基础之上,它通过损害和掠夺世界体系中其他国家、尤其是边缘国家和建立军事优势得以维持,而并非建立在美国鼓吹的“发达”的生产力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之上。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2年,美国为了反恐和本土安 全防御及全球打击力量的统一指挥,相继成立北方司令部、成立新的战略司令部和组建国土安全部,这些都是美国加强军事安全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 成立北方司令部 2002年4月17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根据新修订的“联合司令部计划”,将对美军的九大联合司令部进行改组,成立专门负责国土安全的“北方司令部”,使之成为美军第五大战区司令部,辖区范围包括北美的美国本土(不包含关岛、夏威夷等)、加拿大、墨西哥北部地区和加勒比海的北部地区。布什已任命空军四星上将拉尔夫·埃贝哈特为北方司令部  相似文献   

7.
张春 《当代世界》2023,(11):14-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中国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动能。“中国倡议”的基本属性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域模块。“中国倡议”为“全球南方”提供重要引领与合作动力,必将推动构建“全球南方”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自“9·11”事件以来,反恐成为美国首要战略目标。布什政府提出了国内、国外“两手反恐”的战略。在国内反恐方面,主要是建立国土安全部以统一国内的反恐安全工作。布什政府在2002年6月下旬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国土安全法案”,要求批准建立内阁级的国土安全部。 但是,布什政府国土安全部的建设构想由于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遭到了民主党议员的普遍反对,使法案的通过受阻。共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全球安全网站披露,美国攻打伊拉克有四种军事选择方案:其一是美中央总部1003作战计划(海湾战争模式),其二是阿富汗战争模式,其三是速决战,其四是“沙漠之狐Ⅱ”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制度竞争根源于国内制度实践,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主要谈判方,三者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倡议都源于其内部减排制度的实践。欧盟内部形成了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的减排制度,美国国内形成了基于自由市场哲学的地方排放交易制度,中国国内形成了"国家—发展型"减排制度。三种制度的形成都受到各自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这种制度差异传导至气候外交领域,使欧盟侧重于建立全球总量控制和约束性减排机制;美国倾向于建立完全基于市场竞争的减排制度;中国则主张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多元共生的减排体系,且不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这些政策差异成为三方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制度竞争的基础,而制度竞争也反映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从理论上看,三方围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体现了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的密切关系。由此说明,在研究中将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相结合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李远  巩浩宇 《国际展望》2022,(6):73-90+152-153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在国际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2018年以来,欧盟加大对海外基建的投入力度,并于2021年启动“全球门户”计划。该计划是欧盟对原有地区合作倡议的整合与升级,突出全球性与地缘性的战略考量,在重点领域、合作原则、融资方式等方面对欧盟的海外基建合作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划。在当前国际基建合作主导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美、日、欧作为主要基建计划的发起方,高度关注所谓“高质量”与“软性”基建,渲染合作的规则与价值观驱动,并在地缘重心、战略意图及优势资源上呈现勾连、协同态势。欧盟致力于将“全球门户”计划打造成战略性的全球基建合作平台,但在未来执行中仍将受到自身能力及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其未来走向可能呈现“追随”“对冲”“借力”等多重图景。中欧双方应加强基建领域合作,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共同进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海上霸王 美国未来CVN-21航母计划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为维持美国海军在全球海上力量中的领导地位,作为美国全球军力部署的强力后盾,下一代舰艇的研发已刻不容缓;这一系列的造舰计划——包括弗古尼哑(Virginia)级核动力攻击潜艇、新一代驱逐舰DD(X)、滨海战斗舰LCS等——都是在此战略构想下所诞生。其中下一代航母计划(CVN-21)不仅吨位最大,而且也是所有新造舰计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12日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尼克·比姆斯题为《论全球经济的日益恶化》的文章。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迟迟未出现,有人主张美国重走“二战”后的道路:用马歇尔式计划稳定世界经济,该文认为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美国不再具有这种能力。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下一个航天大国。然而,为了实现国内政策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共产党给稳定和互惠的中美关系增加了一个难以预料的新因素。已经暂停航天飞机计划的美国正以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中国的航天计划,发生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的悲剧仍使美国人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侵略性不断增强,先后从战后的遏制为主转变为反攻(里根时期),在苏联崩溃后,又力图建立全球霸权,直至现在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本期三篇文章从时下美国正在加紧准备的针对伊拉克的战争为切入点,对于美国这种趋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及其未来走向作了分析。美国的这种全球霸权追求和战争倾向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和国际局势,为此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日http://www.iacenter.org网站发表了题为《把非洲推向前台的世界社会论坛》一文。文章作者约翰·卡塔里诺托系世界工人党成员、美国《工人世界》杂志主编以及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行动中心”的发言人。该文对2006年1月19日—23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的2006年度“多中心世界社会论坛”的非洲分会及会前发表的《巴马科倡议》进行了报道。该倡议提出,在万隆会议50周年之际发布这个倡议,是为了再一次表达南方人民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反对,并呼吁重建南方阵营以制止帝国主义和美国军事霸权。该报道主要内容及《巴马科倡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为核心的美国情报机构一直是美国为之炫耀的资本,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在“为什么遭受打击的偏偏是美国”的疑问声中,情报机构也成为人们指责和质疑的焦点。而在2003年伊拉克“情报门”事件中,人们对美情报机构的问责声也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18.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强推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以来,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了严重冲击.2021年初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其名为"回归多边",实则纠集"五眼联盟"国家、欧盟以及日本,组成所谓"共同价值观国家"的小圈子,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持续冲击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2021年6月,美国主导发表的七国集团(G7)联合声明和欧美峰会声明,宣布将成立"跨大西洋技术与贸易理事会",构筑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半导体和其他高科技产业链,宣布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的美版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明确由欧美少数国家主导规则和制定标准;提出以遏阻中国为中心,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际著名左翼学者乔万尼·阿瑞吉在英刊《新左派评论》2005年第32、33期发表了长篇文章《霸权的瓦解》,探讨了当前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根源。阿瑞吉认为,美国为应对“9·11”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新美国世纪计划”代表了它与20世纪90年代的真正决裂,美国开始采用新保守主义的帝国计划争夺全球霸权。也正是这种发展,使“帝国”、“帝国主义”等词取代了“全球化”重新流行开来,被用来描述美国兴起的全球争霸计划。阿瑞吉从全球政治经济变动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危机出发,探讨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源,认为这一计划破坏而不是…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府通过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OPIC),推动建立影响全球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公共外交平台,增进了美国国内政策的全球理解与认同,促成许多国际合作,公共外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