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多年来,上海工会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推动形成“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突发困难及时帮”的工作格局,不断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推动工会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应当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长期发展需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分配性制度转变为发展型制度;通过救助政策解决短期困难,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逐步建立专项救助制度、健全社会互助救助制度;最终通过发展型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长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4)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建设快速推进,然而,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碎片化、城乡救助标准差距逐年增大、信息化建设不全面等方面问题。做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培训与宣传,整合制度,实现城乡救助一体化,完善配套法规,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做实家计调查工作,选用专业社会救助工作者从事社会救助工作,是保证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制度中的城乡统筹问题——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发展趋势,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制度救助范围、救助水平、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已成为制约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制度要加强救助立法,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探索社会救助和传统保障的最佳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在现代社会救助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性社会救助为主体,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有机统一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造一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就必须重构社会救助的现代价值理念,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健全社会救助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长沙市天心区取得的成绩启示我们:社会救助要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霍静宜 《学理论》2015,(4):127-128
社会救助政策总是处在社会环境中,任何一项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以社会救助政策执行环境与有效执行的关系为分析视角,利用Spss软件基年度财政数据对阿坝州少数地区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与不适应,使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镇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对保障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统筹社会救助管理、建设基层救助平台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社会救助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朱敏 《学理论》2011,(24):52-54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公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锡山区社会救助体系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其客观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试图对新形势下政府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作出初步勾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政府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在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较长,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救助制度成熟定型的标志,是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三十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具有鲜明的分层分类特征,形成了社会救助的新格局。从精准管理视角,提出三条健全体系的路径: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救助管理改革;聚焦提升低收入群体需求和供给相匹配的政策设计;重点推动社会救助体系的供给侧创新。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多维贫困瞄准机制、分群分级干预机制、救助服务清单制、智慧化救助机制、低收入家庭能力建设机制和救助帮扶共同体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昕  楚德江 《团结》2013,(6):23-25
《团结》杂志2013年第四期围绕“农村贫困与社会发展”话题刊登了多名学者关于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方面的文章,梳理和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程,提出加快建设普惠适度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21,(3):68-75
府际社会建构是影响社会政策扩散的重要机制。按照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及其利益分配差异,社会政策可以划分为一致政策和不一致政策。基于积分制政策的研究发现,一致政策更多在平行城市间扩散,不一致政策更容易实现垂直扩散。具体而言,基于理性选择,城市政府倾向于将利益分配给优势者和竞争者,在沿袭一致政策中实现政策的工具性扩散。基于对中央意图和地方利益的考量,省级政府的政策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中央政府具有配置不一致政策的责任和资源,倾向于重构目标群体和再分配政策利益,给予依赖者政策利益,实现政策价值的扩散。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很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应确立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等发展思路,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加强城乡统筹,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法制化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推进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基层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从而有效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3)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在西方福利国家福利多元化、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大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尤为必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该在救助服务的三大阶段,搭建服务参与平台,使企业、社区、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等服务主体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救助服务的过程中,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使各民族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宁夏平罗县养老保险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对策:消除制度衔接壁垒;调整养老金计发政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整合经办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源远流长,已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核心,以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但从当前社会救助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来看,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立法层次低、标准不科学、救助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更新救助理念,提升立法层次,设计科学的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升救助水平,发展建立多元化救助方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要:涉诉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促进他们改过自新、健康成长是社会应该担负的责任。针对涉诉未成年人,我们除了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也需要进行帮教和社会救助。随着社会救助模式的不断完善,出现了更加有效的心理救助模式,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心理救助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