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中国“行政强制措施”概念的演变及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中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及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理论研究热潮 ,注意到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 ,通过对中国以往有关立法及法学研究的回顾 ,探索了“行政强制措施”概念的演变 ,进而对其立法和理论上的“定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卢劲杉 《检察风云》2011,(15):58-59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下称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强制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要“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在所有行政权力中,最具侵犯性、对公民人权和法人权利威胁最大的就是行政强制权。就国内的现状,过去和现在最不受约束的就是行政强制权的滥用。《行政强制法(草案)》的出台,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政府行政强制行为,彰显了“法治”性,“契约”性和“人本”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立法的法典化离不开对中国现行分散的行政强制立法的归纳与反思。在制定《行政强制法》的过程中,我们至少要讨论三个问题:中国现行的行政强制立法中,行政强制包含什么内容?中国的行政强制应该怎样借鉴域外的经验?中国的行政强制立法价值模式应该怎样构造?  相似文献   

5.
沪法 《政府法制》2012,(4):35-35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举行上海市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工作会议,邀请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杨寅作了题为“行政强制法的立法与实施”的专题报告..各区县政府法制办及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法制机构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出席会议并就《行政强制法》的贯彻实施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保英 《法律科学》2008,26(2):104-114
行政直接强制既是行政强制执行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又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中最难以规范的问题,然而,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的理论,尤其是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的法律地位一直是行政法学界比较困惑的,在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法》即将制定之际,系统探讨这一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包括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立法的现状评价、行政直接强制属性与程序性质确定、行政直接强制程序立法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行政强制法出台对于行政权既有限制又有保障。通过立法原则、立法权限划分、具体行政强制程序规制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限制行政强制权。同时,法律本身出台对民众而言相当于底线,只要不突破底线民众就可以接受行政强制。所以从这一层面讲强制法又保障了行政强制权。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中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再一次理论研究的热潮,注意到《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有保留地肯定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及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理论研究热潮,注意到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评判了中外各种主要的划分理论,肯定与提出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离并且已经生效”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交通警察行政强制是国家行政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一些具体的交通警察行政强制在立法或执行上均存在不少疑难问题有待明确或完善。“盘查”应属于警察行政中的行政强制之一,交通警察行使盘查权,必须是正在履行职责且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封交通事故当事人不接受强制检测或拖延检测体内酒精(包括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的,法律可规定其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应对约束进行具体规范;基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和防止交通警察乱扣车辆,应设置必要的听证制度;《道路交通安全法》应设立专门条款赋予交通警察抢救交通事故伤者与财产的现场紧急处置权;“记分扣证”的举措使交通警察轨行罚的“执行难”问题迎刃而解。同时笔者建议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即将出台之机,加强调研,以促追我国的交通警察行政强制法律制度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5月30日上午,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暨贯彻行政强制法专题报告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高建民主持会议,并就山西省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加快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2.
行政强制设定后评估制度是行政强制设定制度中一个相对微小的制度环节,但是对于行政强制法的实现来讲却是非常必要而且有价值的。以我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技术来观察,在行政强制设定中确立有关行政强制设定后评估制度具有非常大的制度创新性,这一制度某种意义上来讲拓展了我国立法制度中的制度特性,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效地保证了行政强制设定的规范化。本文对行政强制设定后评估制度的制度属性、立法理由、评估指标和程序规则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试图从行政程序法治视角为行政强制设定后评估制度的实施、规范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8月24日,被誉为中国行政立法“三部曲”之一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行政强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城管执法、工商执法、税务执法、征地、拆迁、公安盘问、海关检查、传染病防治检查等等,都让普通人对“行政强制”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行政强制立法模式是指行政强制立法呈现出来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是行政强制立法价值趋向的法律化。①它包括两大内容: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行政强制立法的价值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强制立法不可能回避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对立法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两个方面:对外国立法模式的认识和对我国目前行政强制模式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我国的行政强制立法模式。学界在认识外国行政强制立法模式方面存在着一系列误区:机械地将外国行政强制立法中的概念与我国行政法中的个别概念等同起来———将我国行政法中的行政措施概念等同于国外行…  相似文献   

15.
姜明安 《法学家》2006,(3):11-15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正式启动了<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程序.对此,有人发生疑问:在强调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要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立法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6.
行政强制立法应坚持平衡理念与兼顾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于川 《法学家》2006,(3):23-29
行政强制权是极为重要的国家权力,行政强制法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与行政管理中,行政强制具有不可取代和省却的重要功用,需要通过立法将行政强制权授予行政机关;同时,行政强制行为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必须预设有效机制来控制其伤害风险,而行政强制法起着控制阀的作用.可见,行政强制法具有授予并控制行政强制权的双重功能且特别强调控权功能,我国行政强制立法应坚持平衡理念与兼顾原则,实现维护公民权益与维护公共利益、尊重个人自由与维持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与保障行政权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介评——兼及对中国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了相关的立法规定。德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法》颁布于1953年4月27日,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该法是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对该法的主要内容、特征略加评述。一、主要内容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①共计4章22条,对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1.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该法第二章“对行为、容忍或不作为的强制”中第7条规定:“⑴行政行为由其作出的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机关也执行复议裁定。⑵执行可…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1,(29):11-11
201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将正式施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行政强制法就是给行政机关“立规矩”,是一部“控权法”,具有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环境法上的强制缔约重构了“政府——环境服务商——企业”的三元型环境行政管制框架.现行立法例中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可再生能源强制并网收购协议、强制交售报废机动车协议等制度设定与执行需注意法律正当性问题.强制缔约制度移植的重心不在于“强制”,而在于将“缔约”或“合同”作为一种私法工具,以“自治”达到“管制”的目标.建议以倡导性规范或选择性规范将“环保商事合同”嵌入到《环境保护法》中,对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强制缔约可作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0.
比例原则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我国已有的行政立法中,并没有对比例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2005年出台的《行政强制法(草案)》在我国行政立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比例原则。本文通过对比例原则的涵义、基本内容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比例原则在我国行政强制法中的适用,并对其适用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