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谬误的关注与研究开始于先秦时代,尤其以墨家对谬误的关注最为系统、贡献最大,最值得一提:墨家的谬误研究领域不仅涉及了当今谬误学研究的基本领域,而且对谬误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谬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奠定了谬误分析(谬误学)的初步理论。  相似文献   

2.
路江 《理论月刊》2006,(12):41-4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考察后认为,真理与谬误同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认识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形态,即认识在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前叫假说,在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叫真理或谬误。而进一步分析研究假说发现,假说又可以分为个别假说和一般假说。得出的结论是,在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着第三值,这个第三值又存在于一般假说之中。  相似文献   

3.
语言思维违反逻辑是形成歧义、谬误的本质原因。语言思维违反了逻辑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则,就会形成歧义或谬误。只有多学点逻辑知识,才能克服其产生。  相似文献   

4.
科斯命题的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华庆 《思想战线》2006,32(2):37-43
科斯命题的谬误分为逻辑谬误和经验谬误,学术界对科斯命题的谬误的争论经常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展开,造成了很多混乱。自由交换版科斯命题、交易成本版科斯命题和完全竞争版科斯命题是否是同义反复或者逻辑谬误在于“交易成本”、“自由交换”和“效率”的定义,实际上属于是否逻辑谬误的问题。科斯对经验世界的判断“通常”、“往往”似乎成立,但仔细分析,科斯的判断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张焱 《前沿》2005,87(3):32-35
传统逻辑将谬误理解为“对逻辑规则的违反”, 这个界定是从狭义论证的角度考虑, 其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非形式逻辑则对论证予以广义理解, 在此基础上, 从论辩的角度讨论谬误, 谬误从而被视为是“对交际规则的违反”。这种对谬误理解的转变一方面是谬误理论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我们从全新的视角认识逻辑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侦查思维中,为了便于推理和论证,必须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明确。由于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意义,因此,明确概念就要理所当然地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分析定义法;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划分法。作为明确概念的两种主要方法,分析定义法和划分法既有不同之处,也具有内在的相互关系,而且在运用时都需要遵守相应的逻辑规则,同时避免因违反这些规则而导致的非形式谬误。  相似文献   

7.
摩尔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之上,利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根据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对自然主义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伦理学的"自然主义的谬误"的批判有一定的合理性。自然主义伦理学与形而上学伦理学根据事实与价值的联系,用"自然事物及性质"以及"形而上学的实在及性质"给"善性质"下定义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说,摩尔的元伦理学所强调的只是传统伦理学的形式方面,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真正合理的关于"善性质"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给每个发言的个体都穿上了一件具有保护功能的“网络制服”,个体可以只强调权利而淡化责任,网民的这种“匿名制服”心理极有可能导致行为的“情绪极化”和“合成谬误”。因此,对匿名的网民行为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可采取技术调整、网络实名制、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督及网民自身理性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波 《前沿》2012,(14):77-78
通过对人格权定义及其特征的学说的考察,可以得出“人格权具有固有性”已成为民法学界通说的结论.人格权固有性理论的产生,直接源于学者对人格与人格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也与受大陆法系人格的伦理价值法律保护传统的影响有关.然而,“人格权固有性”既与人格权理论相悖,也与我国人格权立法现状不符.因此,“人格权固有性”实则理论谬误,人格权并不具有整体上的固有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分析、回顾了当前量化分析中存在的三类主要问题:分析单位层次谬误、变量间伪相关/因果关系与基本统计技术误用,希望能引起研究者们对量化分析诸多潜在问题的重视与警惕.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包含着正确和错误,真理也就是正确的认识,谬误也就是错误的认识,它们二者是相对立的。谬误是人们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而真理则是人们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表明人们的意识同客观事物相符合、一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即是说,它是以认识、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的,而它包含的内容却是客观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水是氢和氧最普遍的化合物”,“燃烧一般是指物质剧烈的氧化”,“人民群众是历史  相似文献   

12.
侦查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构建和评价侦查论证的原理、标准和规则。一个演绎侦查论证形式是有效的,是指该演绎侦查遵守所属类型演绎论证的所有相关论证规则。就侦查逻辑中的语用问题而言,语境、预设和隐涵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它们含义各不相同,但是都在理解语义、避免谬误、构建和评价论证、促进言语交流和理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设谬”即设置谬误或称之为“误导”,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复习过程中,寻找适当的教学情境,有意设置一些谬误,吸引学生注意,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学生“排谬”获取真理的方法。这看起来很荒唐:怎么能向学生传播谬误呢?这不是有修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吗?其实,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马克思曾说过:“最好是把真理比作除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放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列宁也曾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象是朝同一方向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为使健石的光辉更灿烂,使“谬误…  相似文献   

14.
韩素华 《前沿》2001,(12):80-83
远程教育是指将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员的教育 ,它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 )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社会上。远程教育是不同于其它教育类型的特殊教育形式 ,这在其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中都有体现。它是一个开放型的教育信息传播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育者和学习者不是面对面的进行教与学而是通过传播媒体作为媒介 ,完成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 ,媒体是远程教育的纽带和桥梁 ,远程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学质量的优劣 ,教学效率的高低 ,关键在于媒体 ,在于…  相似文献   

15.
RFID(射频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射频识别)技术黄新亚一般来讲,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两种形式,即特征识别和定义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属于定义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通过人为地赋于人或物一个具有唯一性代码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有高频...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进程或世界现代化进程构成了普遍价值的重要生成语境,但它不是普遍价值生成的历史根源或逻辑起点;全球化条件下的民主化策略致使普遍价值的生成陷入了极为严重的困境之中,由此形成了主体合成谬误、客体合成谬误、制度合成谬误以及扭曲了的普遍价值:事实表明,文化宽容是普遍价值的历史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立法冲突有损于法律权威,我国《村组法》关于村委会罢免的规则中存在不少矛盾与冲突之处,包括罢免规则与当选规则不协调、罢免活动的有关主体不适当、裁决罢免行为的村民会议形式存在谬误等。这些冲突可以通过改变罢免规则、更换罢免主体、明确罢免会议等途径加以消解。  相似文献   

18.
谢书民 《求索》2013,(3):159-161
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是文字结构系统中不同结构层次的内容,只有理清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类型及其内在关系,才能避免文字类型分类的谬误、混乱。在具体的文字系统中,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类型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文字的符号类型决定了文字符形类型的选择;文字符号的符形表达语言单位功能的差异决定了文字的符号类型;文字系统中使用的文字符号类型的性质、种类决定了文字的体系类型。  相似文献   

19.
陈庆 《求索》2013,(2):239-241
在斯皮瓦克看来,以潘恩《人权论》为代表的西方人权知识对“自然权”与“公民权”两者关系的设想中存在逻辑上的乞题谬误.这一谬误导致人权知识在亚洲的运用预先限定了享有人权的群体。斯皮瓦克认为.西方人权理论的正义基础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当它被国际援助组织带进到亚洲,并通过基础教育强化这一意识形态后.容易导致一系列合法化侵犯人权的行为,且进一步令亚洲的人权状况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20)
正先进的社会思潮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错误的社会思潮会误导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扰乱社会思想,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在这里,批驳谬误主要指的就是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错误社会思潮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共识,以唯心主义认识论、历史观、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