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十四世达赖(以下简称达赖)1959年叛逃到国外后,走上背叛中华民族、企图借洋人之力分裂祖国进而实现“西藏独立”的罪恶歧途。达赖集团一直从事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活动。达赖喇嘛编造了诸如“十七条协议是武力逼迫下强加给西藏的”、“汉人向西藏移民570万人,藏族成了少数民族”、“藏族传统文化艺术遭到灭绝危险”、中国在西藏“灭绝宗教、灭绝文化”、“中国政府反对宗教自由,迫害宗教人士”等大量谎言、谰言。  相似文献   

2.
朱穆之 《人权》2002,(6):9-10
达赖一直在宣传“西藏的文化遭到灭绝”,西方一些人也不断指责中国毁灭西藏独特文化。人们应该追问一下,究竟西藏文化现实的具体情况如何?究竟西藏的文化怎样遭到了  相似文献   

3.
杜青林 《人权》2011,(4):10-13
与全国一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今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5月23日,  相似文献   

4.
达赖集团反复宣称,“达赖喇嘛早已表明不寻求西藏独立的立场,目前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缺乏信任。”在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达赖又表白,“我绝对没有分裂西藏或者是在汉藏民族间制造矛盾的图谋。”  相似文献   

5.
西藏文化大观李霞这块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高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里的文化也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有了新的发展。民族教育体系初具规模和平解放(1951年5月)之前的西藏,文盲、半文盲占西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里除西藏师范学院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林田 《人权》2009,(2):48-51
2008年西藏发生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以后,中央电视台以《西藏往事》专栏形式,播放了当年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记者拍摄的,关于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制度下农奴的非人生活情景,许多人看了感到震惊。和现在西藏农民自由富足的生活对比起来,对人们认识达赖集团搞破坏、分裂活动的反动实质,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西藏传统文化是西藏各族人民长期同自然与社会的交往及其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西藏传统文化中带有明显的草原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和生存文化因素。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比较稳定的文化观念。伴随着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西藏传统文化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人们的观念不断变革。继承弘扬西藏传统文化不能屈从于单纯道德尺度的固执与浪漫,也不应带着美好的浪漫情调企图超越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6):36-40
达赖的谎言——罔顾事实、混淆黑白的谬论 近年来,达赖高唱“和谈”,大谈所谓“中间道路”。同时,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进行攻击,捏造所谓“西藏环境遭到破坏”、“西藏的宗教和传统文化面临灭绝”、“藏族成为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西藏人权得不到保障”等伪命题,  相似文献   

9.
《统一论坛》2009,(3):64-67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特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由于白皮书篇幅较长,本刊节选其中要点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人权》2011,(1):56-59
无论是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农民艺术家表演的《飞弦踏春》,还是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把有着“世界屋脊”和“雪域高原”之称的西藏及其独特的藏族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全世界游客面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都得到了展示,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非遗”盛宴。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中国政府在保护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据西方媒体报道,6月15日,已“退休”数年的十四世达赖在澳大利亚向信众宣称,他本人才是海内外藏民的“真正领袖”,而他推动的“中间道路”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最好方法”。近来,“中间道路”再次成为达赖集团和一些西方人热炒的话题,而境内也有人公开半公开制造舆论,仿佛中国政府只有接受“中间道路”,“西藏问题”才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09,(3):10-14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特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揭示西藏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事实揭穿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散布的各种谎言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本来面目,澄清历史是非,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发展变化的西藏。由于白皮书篇幅较长,本刊节选主要内容加以转载。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9,(10):F0002-F0002
山南地处西藏南部边陲,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素有“西藏粮仓”“西藏江南”美誉,它以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成为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辽阔的高山草原,神秘的神山圣湖,雄伟壮观的雅江瀑布,如画的边境勒布风光,与西藏众多历史文化古迹融为一体,演绎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古朴清醇和热情粗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战线》2010,(5):F0002-F0002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暨“雪域宝鉴——见证西藏历史、弘扬藏族文化”大型主题展览,于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1周年纪念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妇女事业发展。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中央派驻西藏的工作机构中专门设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1954年,成立了拉萨爱国妇女联谊会。1960年6月,西藏妇女联合会在我们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获得平息达赖集团全面武装叛乱伟大胜利,有步骤地推进民主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6.
尼玛次仁 《友声》2005,(1):21-23
20 0 4年 9月 7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欧会议人民论坛”上的发言我叫尼玛次仁 ,代表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作专题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 :西藏的宗教文化在亚欧对话中的作用。我是藏族 ,是西藏拉萨大昭寺的僧人 ,也是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的理事。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以一个藏族僧人的身份 ,与大家分享西藏的文化和宗教。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藏族人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藏传佛教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寺庙是宗教的重要载体。现在西藏有 1 70 0多座寺庙 ,遍布全区各地 ,为 4 6万多名僧尼的…  相似文献   

17.
思楚 《统一论坛》2013,(6):17-20
笔者在对西藏事务的长期观察中体会,西藏事务之所以复杂、敏感,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核心问题主要是两条,一是这里的民族和宗教因素突出,而境外达赖集团打着民族和宗教的旗号,  相似文献   

18.
西珠 《人权》2003,(5):52-53
近些年来,达赖集团一直在境外呼吁要与中国中央政府进行“和谈”,其“和谈”内容锁定在争取实现“留在中国框架内的西藏(这里的‘西藏’是指整个藏区)高度自治”。达赖集团这一提法迷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西方国家民众,同时对境内关心“西藏问题”的人士也有一定的欺骗性。那么,“高  相似文献   

19.
1992年9月21日目录前言一、西藏的主权归属二、所谓"西藏独立"的由来三、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四、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五、人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六、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八、宗教信仰自由九、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十、人民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古斯 《前沿》2008,(3):48-50
学校并不是与文化无涉,它是根植于文化之中。那么何谓学校文化,对于我国来说,它是既新又旧的概念,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存在着“总和说”、“同心圆说”、“精神文化说”、“群体意识说”、“力量统一说”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观念;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是属于学校性质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弱势文化占主导,裙带关系现象严重,过于重情,学校文化与学校制度两张皮等不良影响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无用论、夸大论、领导论、政工论、标签论、速成论、难办论、典雅论、模仿论、娱乐论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