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让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全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哲学基础。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认识妇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现阶段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旗帜,也是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旗帜。邓小平理论对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巨大指导意义,在于他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灵魂,注入到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中去并深刻影响着妇女运动。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等,已成为指导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旗帜,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思…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让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全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维新派以西方"天赋人权"理论为思想武器,以试图拯救国家、凝结人心和新民等政治预设为基点,期望破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把戒缠足、兴女学作为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倡导、发起和引领妇女解放运动,促使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在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历史际遇中发生并渐进发展。在他们的导引之下,早期妇女先觉者也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展示自我,争取"人"的权利,发出解放自身的呐喊。维新语境中的妇女解放思想还没有达到系统和全面化,但它对中国传统妇女观形成有力的冲击,开创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革命时期川东革命老区妇女群体在公共领域的活跃状态与当下川东革命老区留守妇女群体在公共领域边缘化状态呈两极背反,革命时期川东革命老区妇女群体的"老区精神"和该地区自古以来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当下川东革命老区留守妇女群体中正在消解;历届中国妇女代表大会弘扬的"男女平等"的主题在当下川东革命老区留守妇女群体的生活中成为空命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解放理论不是中国固有的,因而,它有一个逐步传入、广泛传播及中国化的过程.这也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萌芽、成长和形成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初始状态的考察与思考,初步弄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是何时产生、在哪里起步以及在哪些方面首先与中国妇女解放的实际相结合的,以此作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史的起点,为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思想史方面的历史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共产党人持有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它从创立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形成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从传播到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当时,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立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压制女性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观;二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三是无政府主义的妇女解放观。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进步人士所承担的首要使命,就是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批判与扬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逐步形成了科学准确的中华民族观,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以及历史上各民族的总称,是生死相依、利害一致的共同体。通过革命的洗礼和广泛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种观念转变为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观。  相似文献   

10.
列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观。列宁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民众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联系,深信未来的中国革命要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并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的中国观启发我们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男女平等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丰富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我国新时期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妇女运动的行动指南。它使当代中国妇女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了政策上的宏观导向性。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两性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和共享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冯雨晴 《工会论坛》2011,(5):141-143
清末民初,大批美国女传教士来到中国,参与中国妇女的解放活动。女传教士所鼓吹的中国妇女的解放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彻底的真正的解放,美国女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的传教运动是一股巨大的保守势力,它加强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社会地位,而并不是一种女权主义运动,对中国妇女的革命运动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历史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形成了与时俱进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经过90年来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进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实现了从革命到科学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男女平等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她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深刻影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日渐浸染,维护妇女人权的迫切需要,中国女权运动的现实呼唤,以及历史上巾帼英雄的榜样激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妇女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她的解放的现实和历史充分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实现妇女解放,才能实现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妇女的今天。党是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欣  张炳林 《工会论坛》2005,11(1):122-123
鲁迅从男女平等的前提出发 ,在批判封建节烈观的同时 ,提出要有男女一律应守的贞操观。认识到妇女独立的关键是拥有经济权 ,然而经济权的取得并不容易 ,因此他主张女性必须起来为自身的权利战斗。他认为 ,只有解放了社会 ,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妇女解放运动应融入社会革命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18.
名实关系辩证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蕴涵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中,在改革开放新实践的发展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第一,邓小平的名实观在本质上坚持价值与真理的统一,注重实际效益和效果,是革命功利主义的名实观,是义利统一的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选拔好革命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晚年的毛泽东、邓小平特别关注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拔,他们的接班人标准观既有兼容性,同时又因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具有差异性。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接班人标准观的合理内核,与时俱进,结合日益变化的世界潮流和中国实际,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作了全面的概括和精辟的论述,并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那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妇女工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