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些年阅读《党史文汇》杂志的过程中,我常常嗅到一种让人振奋的现代气息。这种气息是从期刊的激烈竞争中产生的,是从这一史料性期刊的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它不仅拉近了史料期刊与现实的距离,彰显了史料的价值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而且极为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党史文汇》这本杂志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共党史研究非常重要的史料类别,中共党史日记数量不多,因而很长时期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三十年来,中共党史日记的刊布有了很大发展,中共党史研究中的私家史料的价值,包括日记,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切都说明,对中共党史日记的总结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刘少奇深深理解群众这一愿望。建国后,刘少奇回湖南调查研究的史料就记载着他为民谋住房的几个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贾永洋  杨迎杰 《世纪桥》2012,(16):16-17
一直以来,关于杨靖宇为什么没有去苏联休整?抗联部队怎么出了那么多叛徒?困扰着许多研究者,我们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试着揭开历史的迷雾,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胜华  罗庆宏 《党史文苑》2012,(10):34-36,41
中国革命史中的大量史料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史料来源。近年来,口述史料经过收集、整理、甄别、遴选后被编辑成册,大量运用于党性教育中,在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与党性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贯要求,党性教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口述历史教学也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做好东北抗联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是深入研究好东北十四年抗战史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广泛占有东北抗战史料的基础上,以学界公开的史料和新挖掘的档案资料为依据,对抗联史料运用的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并展开剖析,力求对抗联史料做出更为完整、准确、系统的表述和科学评价,对如何运用好抗联史料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共创建史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共创建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不是从历史中寻觅踪迹,而是从固有的概念出发;不是全面掌握史料,而是有选择的利用史料;不是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而是用现代语境去解读历史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尽管先后出版了两种《李大钊全集》,但是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新史料、新成果,正如张静如先生所言一定会时有发掘,不断出现。据我所知,近来新发现的新史料就有书信、书法、照片、启事等多件.有的已经陆续公布。这些消息令人鼓舞和欣喜。最近,又很高兴地看到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首席专家李继华先生的新著《新版〈李大钊全集〉注释疏证》(中央文献出版社版2008年版,以下简称《疏证》),可喜可贺。我以为,《疏证》一书的出版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逐步回归考据学的又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现代史料中,不仅有按时间为顺序出版的期刊,而且,也有大量围绕着一个重要事件,而出版印刷的刊物,后者虽然时间跨度不大,但是,其内容相对集中,比较有深度,对于研究距今久远的历史事件,常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介绍福建学生联合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三十日印发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小册子.  相似文献   

10.
1933年1月中旬,“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离开上海转入中央苏区。中共上海中央局的机关究竟如何组成?共青团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否同时迁入中央苏区瑞金?党史著述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讲法。本文经查阅历史文献史料,考析了中共上海中央局等机关的组成以及中共上海中央局领导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1933年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西方军在江西永丰县陶唐乡金溪村(黄沙溪)大祠堂正式成立。关于红军西方军,过去很少有人研究,笔者经多方挖掘史料,对西方军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太函集》一向被视为徽学研究的史料渊薮,本文从明代军事史研究、经济史研究及文学史研究三个方面对《太函集》的史料价值进行了深入论述;同时对其思想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独到批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党史工作者乃至整个历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和主要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其实并未完全解决。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前,长期存在于史学研究领域的各种误区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的认为,党史和历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和价值在于征考史料,弄清史实,甚至延续旧史学的史料即史学的观点。诚然,征考浩如烟海的史料,弄清纷经复杂的史实,肯定是党史研究或历史研究的任务,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是其基础和前提,舍此便不能进行深入的党史研究或历史研究。但是,党史研究或历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在1935年所写的读报笔记——《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对研究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现在能见到的两种资料集中,对文章的收录在文字上有错讹之处,断句也有不当之处,应对其加以校注。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刊登余音的文章说,对于“戏说”历史的危害性,人们是有所警觉的。但有一种倾向却未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这就是从史料里寻章摘句,所选用的史料虽说是真实可信的,但研究者对史料的解释和理解、对历史的评价却没有结合历史实际,所得出的结论看似言之有据、确凿无疑,却与历史真相相去甚远。对于这种研究倾向,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来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6.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最基本元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大量新史料的被挖掘和利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俄罗斯国家档案有关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的解密开放,使苏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改写了国共首次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发掘史料与深入研究刘苏(《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对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必然会长盛不衰。近年来,抗战史的研究无论在扩展领域上,还是深入探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不同的专业,不...  相似文献   

18.
在长征历史研究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前后发生的刀靶水阻击战鲜为人知,由于史料记载不多,为研究者所忽视。全国的党史学者还没有人系统的研究过这个课题。刀靶水阻击战牵制住了敌人,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赢得了时间,如果刀靶水阻击战失败,刀靶水失守,黔敌三个团便可长驱直入撕开红军防御的口子、直逼遵义,后果不堪设想。现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采访当年亲眼目睹刀靶水阻击战的当地群众,拂去历史的尘埃,再现当年刀靶水阻击战的概况,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  相似文献   

19.
王广宇 《党史博览》2012,(11):46-49
2011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先生的《“四人帮”兴亡》(以下简称供亡》)一书。这部150万字的鸿篇巨制,据作者说,花费了20年的功夫,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史料,访问了众多著名当事人才完成的。作者希望这套大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渠冉 《党史纵横》2012,(6):23-2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把中国化为一个战区,派史迪威到中国战区担任参谋长。史迪威在中国任职期间,对国共两党的偏见较小,是一位比较务实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记载,史迪威早在1936年任美国驻华武官的时候,就开始搜集、研究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对中共有了一定的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直注视着中共及其军队的动向,台儿庄大捷后,史迪威在武汉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和叶剑英,这也是他第一次和中国共产党人见面。这次会见留给他的印象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