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官场上,有人因其“成熟”而前进,有人因“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是简单吗?看似简单的两个词,其实不简单。  相似文献   

3.
“今天你被‘人肉’了吗?今天你‘人肉’别人了吗?”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正热得发烫。  相似文献   

4.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25.4%的人表示“不信仰”:在问及“你认为共产主义能实现吗?”27.1%的人认为“不可能”:“你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吗?”30.9%的人“不认同”。  相似文献   

5.
阿源 《党的建设》2011,(1):55-55
看看时下各类官员“雷语”排行榜,一些官员的“雷人”之言,确有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物价高吗?有官员称,国人就得承受“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的“三高”;房价贵吗?有官员反复称,中国的房价其实不贵;反感强行拆迁吗?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4,(11):F0003-F0003
你的屋子冬天暖和吗?米、面、油够用吗?你下岗后又找到工作了吗?收入怎么样?你的孩子重返校园了吗?还有没有乱收费?你参加医保了吗?你的“低保金一折通”领到手了吧?……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07,(9):92-93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很简朴,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大街上行走。 有一个行路人嘲笑他:“你的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相似文献   

8.
王子康 《先锋队》2013,(12):28-29
“你还在为不知道怎么办事发愁吗?你知道办一个证件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办事受了气找谁诉说吗?你知道遇到吃拿卡要的现象找谁投诉吗?”如今,对于襄汾县的50万群众来说,这些担忧都不再是问题。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xfqfdt.gov.cn或在百度搜索“襄汾清风丁陶”,就可以登录襄汾县“清风丁陶”政务服务平台。它是襄汾县为百姓搭建的网络问政服务平台,为全县的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段子     
《廉政瞭望》2014,(9):78-78
“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还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结束;而“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是一段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陆一林 《前线》2011,(10):31-32
很多同志会问,现在还有邪教活动吗?还有人练习“法轮功”吗?“法轮功”还捣乱滋事吗?可以说,通过十二年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和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绝大多数原“法轮功”练习者认清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脱离了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他们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给予他们热情帮助的干部群众,我们同“法轮功”邪教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1.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谷的黄河。  相似文献   

12.
张世成 《当代党员》2006,(11):68-68
“爷爷,您知道1+4吗?”“外公,您知道‘神六’上天的地面摇控设备中的芯片是重庆哪个厂生产、哪个人研究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3.
笑笑     
《党建文汇》2014,(4):62-62
在家吗 刚接一电话,那人张嘴就问:“哎,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不知道是谁还怕尴尬。于是我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  相似文献   

14.
“喂,清除队吗?我们单位的化粪井堵了,您能安排人过来看看吗?”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5月19日下午,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局局长张德礼在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后,问对方:“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结果惹怒对方,双方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官员“雷语”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物价高吗?有官员称.国人就得承受“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的“三高”:房价贵吗?有官员反复称.中国的房价其实不贵:反感强行拆迁吗?“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不强拆知识分子吃什么”:对待违反计生政策的公民.有官员咆哮“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凡此种种.令公众感觉到.这类官员说话.专...  相似文献   

17.
“为何长期上访?”“为了三块钱。”“就为这三块钱,耗费了27年,值吗?”。  相似文献   

18.
前天:“兄弟,吃了吗?” 昨天:“大哥,在哪发财呢?” 今天:“老大,几级了?” 问法在变,生活在变。中国人已经踏过了由温饱到小康的泥泞小路,照理来说应该迎来发展的春天了。然而,生活实实在在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却又显示出来。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航船真的要在现世搁浅了吗?  相似文献   

19.
“你幸福吗?”“我姓福。”“你为什么幸福呢?”“因为我爸姓福。”“为什么你爸幸福你就幸福呢?”“因为我是我爸亲生的……”这条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段子,源自一家媒体近期播出的调查节目。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被记者问到“你幸福吗”时,回答说“我姓曾”。这看似文不对题却令人遐想连篇的回答火速在网络走红,被网友称为“神一样的答复”,随之引出了更多的“神一样的”评论和段子。  相似文献   

20.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