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选举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大论断,发展人民民主首要的是完善选举制度,发展选举民主,因为以选举制度为基础的人大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选举民主,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3.
桂春丽 《今日民族》2009,(10):51-52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是国家选举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基石。随着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本身存在的政策空白导致的选举问题越来越凸显,在一部分地方,宗族势力影响并掌控选举,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权利,限制了基层民主政治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证角度描述了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现状: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我国乡村民主化建设的一大阻力。村委会选举与青年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弱,青年农民的经济困境、村庄权力格局中所处的劣势地位、选举中较弱的政治功效感及其传承的村庄记忆等五大因素与其群体特质相结合是造成青年农民政治冷漠的成因。促进青年农民摆脱经济困境,增强村委会选举与村民的利益关系,改变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是解决青年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的标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的完善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建设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适应性、凝聚力和权威性,增进社会和谐与开放社会的形成,表征着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党内民主通过党内协商、选举民主的运作过程,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真实表达、确定和维护,为走向法治与稳定政治秩序提供可能。党内民主兼顾规范民主观和经验民主观的双重优势,在精英间协商与竞争性选举的宪政构架下,有利于建构中国民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对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参与低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 :目前农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妇女竞争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参与意识以及妇女力量薄弱 ;补救措施失当和选举中存在的违法现象。这三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 ,从而造成了妇女参与选举低落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选举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村委会选举制度本身、村委会选举的影响因素、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问题、村委会选举与基层政治主导力量之间的关系、相关行为主体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和行为、村委会选举中的弱势群体等六个方面对村委会选举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大批学术成果。要全面把握村委会选举问题,还需进行全局性、多学科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早春时节,浙江两万多个村庄开始改选村官。在山村阡陌,在绿野平原,2800多万浙江乡亲满怀希望和期待,用手中的选票决定着村庄未来3年的当家人。浙江的村级民主选举,一直引领改革风潮,备受世人瞩目。这次换届,是村委会组织法修订后的首次实践。诸多亮点得以在本轮选举中体现。自荐直选,成为草根民主的新版本;根绝贿选毒瘤,打造一场最干净的选  相似文献   

9.
选举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举不是民主的全部,但有着特殊的意义。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党外竞争性选举的出现和强化是加快党内民主建设的压力和动力,而党内选举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目前某些因素导致党内选举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改善党内选举来促进党内民主是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选举民主是一种民主实现形式;选举民主是指人民通过自由、公正、广泛、定期、平等、竞争性的选举来选择政府及其治理方式,或者说政府通过竞取人民手中的选票而获得作出决定的权力;选举民主的基本功能有合法性功能、选择和监督功能、稳定和抚慰功能、纠错和矫正功能、培育公民意识功能、扩大公民参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民主逻辑和制度逻辑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治理优势体现在:决策合法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民主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和治理稳定性与参与性相协调。进一步促进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就必须着眼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要求,既需要在现有制度存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还需要以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协同发展治理机制和培育协同发展治理精神,推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20—21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选举与协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般原理,主要就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制度建构、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技术路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政治功能,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2年杨集镇21个村村委会选举为样本,对不同职位村干部的竞争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财经委员和妇女主任的竞争性最弱,政法委员的竞争性最强,而主任竞争则表现出两极状态.造成这种竞争性的差异,既与村干部角色差异有关,也与精英规模和村庄的生活面向等因素有关.因此,深化对村庄选举研究,离不开对村庄性质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党内民主是共产党党内活动的基本原则.利用党内民主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贯方针.新时期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要深刻认识党内民主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示范效应、制度保障作用以及合法性汲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廷涛 《传承》2009,(12):28-29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党内民主是共产党党内活动的基本原则。利用党内民主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贯方针。新时期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要深刻认识党内民主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示范效应、制度保障作用以及合法性汲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理论充分吸收民主理论的精华,兼顾民主的参与性与广泛性、自由与平等的双重价值.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际运作有效地贯彻规范主义民主观的平等价值,尊重参与者的主体性,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它又吸纳经验主叉民主观的商谈、折中与讨论精神,照顾参与者的体验与主动性.协商民主的逐步推广有助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形成,也是科学发展现在政治生活世界的延伸,有助于政治体系的民主化、法治化,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民众利益的有效表达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上付村村委会直接选举的跟踪观察发现:在税费取消后,过去缺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变化,使村委会选举遭受着既要突显选举的一般性程序,又要保证组织意图实现的双重约束。在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中,政党组织总体上控制着村委会选举,选民的影响还十分有限,这取决于选民关注程度以及个体的动员能力。因此,村委会选举要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的民主实践,使选民在实践中塑造自身的民主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党组织自觉限定自身的行动边界。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制度框架下,由于缺乏村委会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导致村民选举权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此外,对行政侵权行为处罚不力,也成为当下乡镇机关频繁侵犯村民选举权的制度性因素。因此,健全村民选举权的宪法、诉讼和行政救济体系,成为控制村委会选举中行政侵权和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政治文明的层次,离不开社会团体的促进;另一方面,社会团体的产生、发展及其政治功能的正常发挥,又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来创造良性环境。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就需要保持两者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