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亦明 《政府法制》2012,(14):15-15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除了洪武皇帝的头衔之外,民间还给他封了不少头衔,“植树皇帝”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办法,只好拿起讨饭碗、扯起打狗棍四处讨饭。有一年秋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眼睛发蓝,四肢无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500多位帝王,像唐太宗那样的“明君”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平庸之辈,其中一部分或暴戾谲诈,或荒淫无度,或迂腐至极,或几个方面兼而有之。汉成帝刘骜,是西汉有名的昏君。一是他两建陵墓。  相似文献   

3.
一凡 《政府法制》2011,(28):49-49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小东 《政府法制》2013,(5):34-35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5.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汉文帝刘恒算是“孝”皇帝之冠,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二十四孝”的皇帝。刘恒登基为帝后,生母薄氏卧病三年。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俗语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刘恒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臣子由衷的拥戴,辅佐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汪瑶 《政府法制》2014,(20):15-15
纵观两宋,保持相对宽松的言论自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难以比肩的.如在宋代,就有人敢改皇帝“语录”,进行无尽嘲讽的例子.南宋洪迈在《容斋续笔》记载宋太宗曾书写《戒石铭》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令“语录”书写于各级衙门的大堂上,告诫各地官员他们的工资与福利是各类“纳税人”提供的,不好好为百姓服务,就是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苍天.宋太宗这种“超前”的意识足以让今天读到这段史料的现代人惊叹了.  相似文献   

7.
李文君 《政府法制》2012,(33):20-21
汉唐以来,一些皇帝为了方便百姓避自己的名讳,大名多有点怪,爱用生僻的字眼,可他们的小名却与常人一样粗鄙,一样通俗。  相似文献   

8.
张金明 《政府法制》2013,(18):18-18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 其实,他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肯定的答案,——得到那点“快感”。  相似文献   

9.
赵勇 《政府法制》2012,(6):15-15
公平地说,康熙给雍正留下的是个烂摊子,而雍正给乾隆留下的,却是充裕的物质基础、廉洁的干部队伍和清明的吏治环境——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承前启后,可以说,没有雍正的历史贡献,就没有乾隆时代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点灵魂载负着一具肉体。” “不要像一个摇桨的奴隶那样忙个不停。” 《沉思录》里,多有这样闪亮的句子,像朝阳下的露珠,剔透自然,与人心的本原相呼应。这本书的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个皇帝——马可·奥勒留。  相似文献   

11.
刘锴 《政府法制》2013,(13):44-44
在中国古代,皇帝虽贵为九五之尊、万乘之君,但为了能坐上龙椅,也不得不施些计谋,使些手腕。不过也有例外,唐朝时就有一位皇帝居然是靠着装傻才坐上天子宝座的。此人便是唐宣宗李忱。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  相似文献   

13.
虞金星 《政府法制》2010,(24):54-54
以今天的眼光看,皇帝未尝不是一种职业.只不过这种职业技术要求太高,所以向来是干得好的少,庸府碌碌甚至严重背离职业门标、破坏职业形象的多。  相似文献   

14.
余杰 《中国律师》2002,(1):55-56
大名鼎鼎的北京饭店近日推出了所谓的“皇帝套房”,以每天九千美元的“天价”吸引“顶级”客人的入住。  相似文献   

15.
亦铭 《政府法制》2011,(2):13-13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个饱读诗书的风雅皇帝。在《元诗选》中就选有他的名诗《自建康之京都途中偶吟》,诗日:“穿了毯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两三点露滴如雨,五六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这首诗流畅明快,意境清新,吸引了后来在南京当皇帝的洪武帝朱元璋。  相似文献   

16.
王吴军 《政府法制》2010,(16):47-47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皇帝乃九五之尊,即使吃饭也大有讲究,清朝皇帝吃饭有“菜不过三口”的规矩。 清代,皇,蒂吃饭叫“传膳”。太监们分立两旁,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执法太监。一旦老太监喊一声“膳齐”,院内的乐手便开始鼓乐齐鸣,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到膳桌旁用膳。.皇帝吃饭不能说话,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个莱,侍膳太监就要赶紧把哪道莱挪到皇帝面前。但侍膳太监不许献殷勤,比如说“这道莱时兴”、“这道菜味道好,您尝尝”等等、.皇帝如果吃哪道莱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莱就必须撤下去。这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了,即使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军 《法人》2014,(3):92-94
正历史上有谁竟敢关掉皇帝私设的小金库?还真有人敢这么做,他就是唐代的陆贽看罢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犯迷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全天下都是皇帝家的,他还需要设立个人的小金库?再说,皇权至高无上,他就是想建个小金库什么的,谁还能让他关了撤了?确实,按寻常道理,是可以这么理解的,但历代天子为了标举与民共治的圣训,往往不是一个人霸着天下的财富而独享独用的,他们总是通过设立度支或者户部的什么机构来支配那些钱财的,比如用于军  相似文献   

19.
辽东 《政府法制》2008,(4):52-52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用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20.
漠涵 《政府法制》2014,(16):44-44
公元618年,高祖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公元907年,后梁朱温将唐哀帝鸩杀,历时289年的唐朝灭亡.从高祖到哀帝,共经历了20位皇帝.如果问,在唐朝的20位皇帝中,有作为的是哪几位?许多人都会说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一个创造了贞观之治,一个开创了开元盛世.其实,唐朝还有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宣宗李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