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国民在购买政府组屋时,如果选择与父母同住,或是住在距离父母家一公里以内的地方,会得到1万新元的奖励,同时,还会获得优先选择房屋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9,(2):59-60
法官:5年前,我和父母共买了一幢房屋,并以父亲的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证,共有人为母亲、我及我的丈夫。一家人居住在一起,实行的却是AA制,柴米油盐都分开,父母的收入归父母,我和丈夫的收入也不用上交。不久前,父亲因生意失败欠下10多万元债务,结果被告上法庭输了官司。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将我和父母买的这套房屋予以查封。  相似文献   

3.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如果是亲生父母,赡养的义务基于血缘;如果是继父母,赡养的义务基于继父母是否抚养过子女。尽管上述案例中的子女对自己未尽赡养义务提出了各种理由,但均未获得法律的支持。其实,法律并不禁止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由子女进行约定分配,但前提是须解决父母的赡养问题,且父母与子女无争议。秉承不告不理的原则,一旦父母与子女在赡养问题上有争议,法律即会介入。一方面,  相似文献   

4.
1979年,马红作为北京第一批受到国家奖励的独生子女父母,领到了一个珍贵的红色小本子,上面写着“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着这个小红奉,可以每月领到5元钱.相当于工资的十分之一,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善,同时得到的还有单位的表扬和内心的自豪。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常务会议1月1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规定,对被征收入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与临时安置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和补助、奖励,且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其中特别规定,取消行政强制拆迁.被征牧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6.
在房价日益增高的时代,家庭合资、父母资助购房,成了无奈的选择。家人在合资、资助购房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约定,于是家庭成员如何分配房屋的产权,成了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卫玲 《江淮法治》2012,(12):54-54
【基本案情】李某因经商缺少资金,想从银行贷款。经朋友张某点拨.两人商量将李某所有的一套房屋过户给张某.以此获得银行贷款。于是李某和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张某名下后,李某获得银行贷款28万元,房屋仍由李某居住,并由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后李某父母知道了此事.担心张某以后不认账,遂准备将银行贷款还清,将房屋重新变更至李某名下,但张某反悔,坚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李某无奈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8.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10):49-49
对家暴立法,最重要的还在于举证责任的分摊。因为家暴通常发生于家庭内部,其他人很难看到,直接证据往往缺失,此时举证责任的承担就起到一个绝对重要的作用。反家庭暴力法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相关证据问题作出一些新的规定,以适当减轻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举证责任,从而降低家暴入罪的标准。在美国,如果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只要报案,施暴者很快就会被警察带走,并被提起公诉;同样,如果家长未能尽到父母监管职责,被邻居举报或投诉,一样可能面对刑事责任的追诉,并且丧失对孩子的监护权。这正是因为,美国法律对于家庭暴力受害方的举证责任存在一定程度的豁免,体现出对弱者幼者的倾斜。  相似文献   

9.
李莉 《江淮法治》2011,(11):50-50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了,因为在这一天,父母会给他们买心爱的礼物,或带他们外出游玩,享受家庭的温暖。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们,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在子女结婚时或结婚后,出资为子女购房的越来越多。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对父母在子女婚前或婚后赠与的情况在司法解释中分别作出了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在赠与子女房屋的同时,为了将来的养老问题,有的父母在赠与时对赠与的房屋附有共同居住权或附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形成了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对父母附条件赠与的房屋,在受赠与的子女离婚时,对该受赠的房屋是否分割,在实践中存有分歧。为使问题明确,举一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陈安生 《江淮法治》2011,(11):51-51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孩子得不到温暖,不少孩子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我认为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忻州市辖区5个县今年4月10日到8月4日,将近4个月的时间就发生爆炸事件5起、矿难事故1起,111条鲜活的生命被吞噬。特别是在7月7日宁武县东寨村的炸药爆炸案中,有的家庭死亡多达6人,有的父母失去了孩子,有的孩子失去父母。当从电视上看到从被炸平的房屋废墟上拉出一具具尸体、听到老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不知忻州的市县领导看到如此场景心情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裁判要旨】立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房屋给继承人后,又同意拆迁房屋并获得补偿款,应被视为其在立遗嘱后又以行为作出了与立遗嘱时相反的意思表示,并导致了房屋的灭失。遗嘱人遗嘱中所涉标的物被拆迁后所获得的补偿金与原标的物为不同的物,该补偿金属于遗嘱人立遗嘱后新获得的财产。遗嘱人未明确表示房屋拆迁的对价及补偿金的处分意愿,不能将补偿金作为遗嘱标的物的变更而进行遗嘱继承。  相似文献   

14.
董华 《江淮法治》2012,(11):49-49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孩子得不到温暖.不少孩子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我认为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慎重研究,出台相关工作意见,明确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在“关爱”工作中的责任。同时。要抓紧完善和制定有关“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医疗健康、困难救助以及就业安置、劳动培训、民办寄宿制学校等方面相关政策,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5.
[案情]5月22日早上,尚未结婚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钟某向母亲借钱,遭到母亲拒绝后,钟恼羞成怒,声称要放火烧毁房屋,并果真抱起一把稻草点燃房屋。由于火势猛烈,左邻右居只得搬抢财物,后经全村人极力扑救,大火才被扑灭,但钟与其父母合住的房屋及屋内物品大部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权威部门人士透露,国家关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政策将有重大突破,一系列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即将出台。 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说.留学人员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将在税收上获得更大优惠,有的项目和产业甚至可免去税收;回国人员回国任职后,经申请可以离岗或兼职创办企业,如果在政府机构任职,其发明创造的成果归发明者个人和单位。国家还将对有特殊贡献的留学人员给予高达500万元的奖励,这相当于诺贝尔奖的奖励力度。 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透露,留学人员回国后可视其情况直接提拔为厅局级官员,如果恢复了中国国籍还可被任…  相似文献   

17.
刘磊 《法庭内外》2006,(4):53-53
王先生与孙女士结婚之前.王先生的父母以儿子的名义出资购买了一处房屋。王先生在该房屋交付人住后即与孙女士结婚.并共同居住在这套房屋。后因感情不和,王先生与孙女士夫妻俩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将上述房屋归孙女士所有。但在半年后.孙女士却意外地收到法院送来的诉状和传票.得知王先生的父母已将她与王先生一起告上法庭.主张上述房屋是他们的,要求法院确认孙、王二人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的约定无效,要回上述房屋。  相似文献   

18.
孔悦 《江淮法治》2011,(22):25-25
从《婚姻法解释(三)》中对夫妻间财产关系的清晰界定,到相关法规条例对“啃老族”的苛刻规定,不禁让我感受到如今法律的制定正一次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秩序提出挑战。诚然,那些早已成年却仍依赖父母的“啃老族”,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批判,也会遭遇被“啃老”父母的怨言.然而即使基于理想主义的良好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高庆 《法律与生活》2012,(17):52-53
38岁的马万超出生于东北一个偏远的山村,父母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为村里唯一的博士。然而,作为整个家庭顶梁柱的他,却被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了生命,留给父母和妻女无尽的伤痛。  相似文献   

20.
偏心的遗嘱     
2016年4月,一条《父母去世,房子肯定属于独生子女吗?》的微信引起大家的热议:独生女小丽在父母先后死亡后,由于奶奶还在世发生了转继承,无法过户父母的房屋.更让小丽困惑的是,转继承中获得房屋份额的姑、伯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即使大家放弃继承,自己也很难召集大家帮助自己过户房产.律师认为,小丽的困惑在于父母在世时没有留下遗嘱.但现实生活中,即使父母留下遗嘱,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小丽式”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