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苏北 《江淮法治》2013,(20):58-59
本来活着就是幸福。快乐地活着,更是幸福。自足常乐,是天大的幸福。幸福在你身边,幸福也在你手中。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幸福     
束晓英 《江淮法治》2012,(24):55-55
幸福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节里。你感受到了,你就幸福了。幸福和物质无关,和心灵对世界的反馈紧密相连。那种来自亲情的温暖的幸福,你感受到了吗?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幸福?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有时幸福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藏在我们的心底;有时幸福也很具体,写在你我的笑容里,或是闪烁在晶莹的泪光中;而本溪市人民检察院干警们的幸福却在一组组的数字里……  相似文献   

4.
公民幸福是公民基于需要满足而产生的美好感受,它以富足、安全、自由、公平为构成要件。公民幸福既有赖于公民的劳动创造,也有赖于法治保障。法治导源于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保障公民幸福的良方。在中国,对幸福的追求使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公民幸福是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完善的价值指南。  相似文献   

5.
罗曼罗兰曾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很多时候幸福无需仰望,能有一双爱的眼睛悄悄关注着你,这便是幸福。然而,在这样一个更为繁盛的物质世界,不是只有物质才可以被消费,我们往往也被物质消费了幸福。  相似文献   

6.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2):F0003-F0003
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首肯,没有让他们失望,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你要问我幸福不幸福,首先要问人民幸福不幸福。我多次说过,一定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一定要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让三秦百姓生活得更幸福,这就是我对工作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7.
岑侃 《法制与社会》2010,(7):182-183
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随着自己职业理想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成就感和欣悦感。它具有道德性、精神性、长久性和传递性。而实现教师幸福,需要客观与主观因素相结合。其中,从客观因素上讲,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前提。从主观因素上讲,教师自身的因素对实现教师幸福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这个春天,“幸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程静说:“幸福感的第一要义应该是安全感。只有国家富强、社会稳定,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幸福感可言。”的确,幸福的路径可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任何幸福大厦,都离不开稳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幸福了吗?白岩松的这句诘问,无异于投向人们心湖的一枚石块,在很多人的心中荡起了阵阵涟漪。 我幸福了吗?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物质与精神,哪个才是通往幸福罗马的那条大道?相信很多人都开始了反思,当然也有人开始了抱怨,比如,坐拥40亿美元财富的脸谱网站(Facebook)当家人、“娃娃脸CEO”马克‘扎克伯格。  相似文献   

10.
唐小薇 《江淮法治》2008,(20):46-47
我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再为他哭泣,但是那一晚,愧疚、幸福伴随着幸福汹涌而来,黑暗里,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幸福是清晰的,爱也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11.
幸福在身边     
葛新胜 《江淮法治》2011,(19):59-59
即使没有玉盘珍馐,即使没有锦绣罗绮,即使没有豪宅别墅.我们依然能够幸福。因为幸福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哲学中所提出的善于幸福的关系一直是伦理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几乎每一篇试图探讨希腊哲学的丈章都会面对这一复杂的课题的研究。本文即是立论在众多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之上,以善作为幸福的价值基础,善作为幸福的达成手段和善与幸福的统一为基本切入点,浅谈希腊哲学中这两个基本伦理学概念的主要思想之间形成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3.
简单生活     
余虹在《文摘报》2006年12月14日上撰文《简单生活》说,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  相似文献   

14.
虽然幸福观已经有了二千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是把幸福看作是我们人生的终点和目标的现代幸福观只有大约两百年的历史(麦马翁,2011:320)。而关于幸福的实证研究则只有更短的历史。在过去三四十年时间里,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幸福的实证研究。博柯的这本书以这些实证研究为基础,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政府与公民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法律的角度看,幸福是法律的一个目标,一个价值,一个理想,而且幸福是可以涵盖其他法律价值、法律目标、法律理想的一个最高概念。就司法工作来讲,可以把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来理解,来看待。整个司法审判工作其实都可以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这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感受幸福     
刘燕 《人民调解》2009,(6):45-45
现在有很多朋友.他们有工作,有房子,有父母、有妻子,有孩子,有朋友.按理说生活得很好.可有些人却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幸福.反而总是去羡慕别人。其实.幸福的场景每天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罢了。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则价值涵盖面最广泛的公众话题,也是大多数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容易忽略的认识盲点。人文底蕴是人生幸福度的地基,即承接幸福指数的那只“碗”,有多大的碗,盛装多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幸福”被广泛“追求”,并一度成为热词。什么是幸福?答案不一——经济无忧、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亦或其他。但道理却很简单,因为幸福是人内心的一种感觉,因人和时代而变。  相似文献   

19.
黄明哲 《中国监察》2010,(19):36-37
什么是幸福?千百年来这是人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但至今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幸福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是说,幸福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认知和满足,是一种心灵感受。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20.
曾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懂事聪明、不到23岁已经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的女儿。 如今,我的幸福被一场飞来横祸撞得面目全非。我心爱的女儿倒在了自己学校的大门口,生命终止于车轮下。从此,世界在我们夫妻眼中失去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