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诫是金     
近读某杂志上的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报道说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中秋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儿啊,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灾了!"……  相似文献   

2.
他是黑人,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他从小就在贫穷与歧视中度过,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13岁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气地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把它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得定律"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阿基米得本人也因此而名垂千秋.然而最近,一个名为王木匠的"世纪巨骗"却"媲美"阿基米得,声称自己也有"定律".他说:"阿基米得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就能撬动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4.
30多年前,读过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他的那句幽默风趣的话:"漂亮女人的一根秀发,超过三匹马的拉力."至今难忘,而<镀金时代>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全都忘却,唯独这句妙语,牢牢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根秀发"能"超过三匹马的拉力"吗?这显然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你仔细玩味后,又会感到这句话富有个性,富有文学色彩,同时也反映了美女对异性的吸引力之巨大.  相似文献   

5.
"王警官,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今天出狱后不知到哪里去安身呢,谢谢你!"2005年9月14日上午,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威严的大门口,面临释放的犯人陈琦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对前来送他出监门的王桂文警官虔诚地鞠了一躬:"你放心,我再也不会去做什么坏事了,我会珍惜你对我的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到基层去! 2002年12月5日,曹兴魏同志按照咸阳市委要求如期到兴平任职,担任市委书记,在和全体党政领导见面后,有关同志就问曹兴魏如何安排,他二话没说,大手一挥:"到基层去!."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一下再说."他说:"兴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本厚重的书,我要早日读懂弄通."  相似文献   

7.
有来头的狗     
我有一位朋友,以贩狗为业.我叫他帮我找一条好狗.他问我:"你要狗干什么?吃狗肉,还是看家?"我说:"看家."  相似文献   

8.
大学里,有一堂哲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因为各门功课都考得一塌糊涂,所以忧心忡忡,在哲学课上无精打采.他的异常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把他从座位上叫了起来,请他回答问题.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请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相似文献   

9.
第一无上班,你特别勤快,早早来到单位,把卫生都搞好了.这时保洁员来了,对你大喊:"你吃饱了撑的." 第一次在双休日加班,你工作极为认真.终于完成了,便玩起了电脑游戏.谁知,老板却站在了你身后.他恶狠狠地说:"竟然还骗我说是在加班." 第一次被领导拍了肩膀,你失眠了,因为正逢单位要调整岗位,你想来想去,觉得领导是在暗示你.于是,你来到领导办公室想套套口风.领导又拍了拍你的肩膀:"你的头皮屑可够多的."  相似文献   

10.
一位80岁的老人和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窗台上飞来一只乌鸦.老人问道:"那是什么?"儿子回答说:"那是一只乌鸦." 几分钟过后,老人又一次问道:"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爸爸,我刚刚告诉你了,那是一只乌鸦."  相似文献   

11.
大师的败笔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23):38-38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要将它挂在画室,让学生和收藏家们学习鉴赏." 朋友这么一说,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误看得太严重,否则人家怎么愿拿精品来换.于是,把画换了出去.后来,勃拉克看到那幅画果然挂在显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话了.  相似文献   

12.
"信"与"不信"     
看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记者日前专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有一段对话,让人震撼.为了干扰查处,王怀忠曾经索贿两百万元,送给一个自称能帮他到北京疏通关系的骗子.记者问他,作为你这种阅历,怎么还会轻信这种人?他说:"头一次我信啊."记者又说,你分管政法,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凭你自己判断,这个骗子答应的事情有可能吗?王怀忠仍然回答说:"我前两次相信,我还给他拿钱,不然我咋能给他钱."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晏子被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齐景公召他回来狠狠责备了一番:"我原以为你能力很强,才放心将东阿交给你治理,没想到你搞得一塌糊涂,我非重重处罚你不可."晏子说:"请再给我三年时间.我会彻底改变方式来治理,到时候如果还不行,我愿意被处死."  相似文献   

14.
"咱俩相互拍一个,你拍我,我拍你."面对镜头,右手掏出手机,记录下不少围观群众的身影后,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向一位掌镜者发出了"邀请". 阳光正好,语气轻松,若是没有画外音的"干扰",这似乎是一次不错的互动."你们怎么能打人呢"录下来"四周是围观者不断地质问,而在这名城管的身后瘫坐着一位青年,作为流动摊贩的他刚刚被5名城管执法人员拳打脚踢,因其强行抢回暂扣物品.  相似文献   

15.
爱英之死     
星期五清早,刚要出门上班,电话铃响了。拿起话筒,是三妹的声音。三妹说:“告诉你一件事,你还记得咱们家斜对门四叔家的爱英吗?她星期一死了,是在双龙山采石头让石头砸死的,前天下午火化了,我是昨天早上才知道的,下午回村去看了看四叔和四婶。”我努力回忆起“爱英”的形象来。现在41岁的爱英和我的三妹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后来又是小学同学和中学同学,再后来又是最好的朋友。在我的印象中,爱英性格活泼可  相似文献   

16.
用今天的话说,阎锡山算得上19世纪80后的佼佼者.1905年,他才22岁,便加入了同盟会,登上政治舞台.28岁时,辛亥革命爆发,阎锡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用孙中山的话说:"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阎锡山执掌山西军政大权40年,称"山西王"当之无愧,至今仍被论者称为山西现代转型以来最好的地方长官.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向他致意,蒋介石有一次在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说:"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毛泽东则在"西安事变"之际给阎锡山写信说:"共维大局之语,至理名言,曷胜钦佩……愿我公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  相似文献   

17.
51%给自己干     
怎样才能使员工更快乐?如果他是51%给自己干,其余的给别人干,那么他最快乐. 世界上不可能有100%的"为自己干",中国有句话:"要想知道,打个颠倒."我小时候打零工,不敢和主人一起吃饭.主人说:"你就在这里吃吧."  相似文献   

18.
外宾走后,我顾不上初次与小平同志说话的拘谨,径直走到他面前:"小平同志,我已写完了消息草稿,想给您念念,请您审批."小平同志似乎很容易便听懂了我的山东普通话,微微笑了笑,摆摆手,用浓重的四川话说道:"消息稿?不用念了.  相似文献   

19.
古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很大程度上,罗京用他的不苟言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成为20多年来一副特定的"国家表情".在电视机里,这副"国家表情"几乎很少变化.曾有人当面问过罗京:"你会笑吗?"罗京回答:"是摄像机不让我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