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中,要说贪赃数额最大的当数清朝乾隆时期的和珅。乾隆晚年,大兴土木,靡费银两亿两之巨。这些开支均由和珅筹办,和珅乘机中饱私囊。地方上的总督,巡抚等都是他勒索的对象。地方大员因惮于和珅借故陷害,无不对他俯首听命,竭力奉献。两淮盐政征瑞一人,就先后送和珅贿  相似文献   

2.
和坤是清朝的大贪官,对吧?他富可敌国。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却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为什么呢。因为和坤不光才思敏捷,而且巧舌如簧,很对乾隆爷的脾胃。一次正值中秋,乾隆大宴百官,望月兴起,信口出联:“中秋八月中”,并要百官对下联。和坤忙起身作揖对出下联:“半夜二更半”。于是龙颜大悦,忘记了他是一只“硕鼠”。  相似文献   

3.
何进 《江淮法治》2011,(6):37-37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不少的贪官污吏,若要将这些贪官排个位置,评选谁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可能清朝的和坤要当仁不让了。有学者专门研究过查抄和坤家产的清单,折合算出和坤的家私居然达白银11亿万两之多,而且这还不包括房产和土地,  相似文献   

4.
陈达萌 《政府法制》2012,(15):25-25
毛人凤,国民党蒋介石时期著名四大特务之一,被称为军统的笑面阎罗,蒋介石的杀人机器。他是戴笠坠机后军统头把交椅的接班人,后任台湾保密局局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进入军统工作时,已经40岁了。他只用了13年时间,便从一个普通的县城科员一步步爬上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宝座。这对讲究资历的特工职业来说,可谓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化定兴 《检察风云》2014,(22):28-28
重拳反腐无疑是本届中央政府的一张亮眼名片,在共识稀缺的当下,反腐已然成为最大共识,可谓得民心,顺民意。《检察风云》推出的策划《反腐倡廉:公众参与的力量》也正契合当下形势,指出“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检察风云》新闻综合版2014年第20期)。不过,就在“老虎”“苍蝇”不断被打,大家齐声为反腐凝心聚力、大声喝彩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声音,比如有人称,就算把贪官都抓光了,似乎对我们而言,生活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我们要的是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养得起孩子、读得起书……这样的声音道出了不少人的困惑:一是反腐到底与我们关系有多大?二是反腐究竟为了什么?厘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上来。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13日,"日记门"男主角韩峰被捕,"2010年网络反腐第一案"再次证明"咱们网友有力量"。与此同时,无辜被牵连其中的21岁女孩吴美俞却陷入人生低谷:不敢上街,不敢去找工作——不知道该去哪里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7.
安徽砀山房产局长刘江辉被前妻及儿子举报落马一案,引来社会种种议论,有大义灭亲的称道者,也有泄私愤的质疑者。还有人伦之殇的反对者。编者认为,从不同角度解读此案。似乎都有一定之理。但问题要害不在人们怎么来看这件事,而是这位地方官员他做了什么事,应该有什么样的因果结局。国家的法律是法理条文,民间的亲亲相隐。是传统道德观念,从本质而言并不相悖,一个人多行不义必将遭人唾弃、众叛亲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案引起坊间的各种议论也不足为奇。有人称该案是家庭反腐。这值得商榷。但砀山这位官员被前妻以及儿子举报落马是不争事实,再退一步讲。即使这位官员的家人与他同流合污,谁又能确保他不会落马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清朝古装电视剧的播出,和王申这位大贪官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印证了不能流芳百世,也可遗臭万年的古训。不过,当年嘉庆皇帝上台后,究竟从和王申府里抄出多少赃款赃物,也是史学界一大谜团。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近世中国秘史》中有一则“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  相似文献   

9.
近日,反腐领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江苏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张美芳的落马。有评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财政部门的"盖子"或许要被揭开了。 长期以来,财政部门直接掌控着最重要的"资源"——钱,财政官员也因此成为各路人马争相迎奉的对象。而透过张美芳事件可以清楚地看到,权力寻租最大的底气在于掌握资源的多少。  相似文献   

10.
古语又说"游必有方",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父母亲在孤单地望着我所在的方向。夜静静的,经过一整天的执勤,我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脑中的思绪斡旋盘绕,超越手底的键盘,飞回了更久远的昨天。2010年底。时值大三,休息在家,和父母围桌而坐。"儿子,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父亲问我。"就走一步看一步呗。"我应付着。"  相似文献   

11.
提起和珅,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大概不大会感到陌生。原来只知他是一代贪污之王,近日读史,始知他还是一位大能人。 据史载:和珅“满文、汉文、蒙古文、西番文,颇通大意”“臣工中通晓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这使得他在同僚中鹤立鸡群。另外,和珅还  相似文献   

12.
巨贪和珅     
中国历史上的巨贪恐怕要数清朝的和珅了。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在专权的20余年中,通过各种手段强取豪夺了大量财物。和珅倒台后,共抄出金子800万余两,银子百万余两,珍宝、珍珠手串2万余件,比整个皇家还要多几倍。此外,还有外借银子、开设的当铺、房产土地、大量的书画工艺品等。据估计和珅家产折银不少于8亿余两,相当于乾隆56年(1791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5倍。《清鉴》如此喟叹:“从古贪婪蠹国之臣,未有如和珅之甚者。”“康雍乾三朝之元气,乃尽断送于此一竖子之手。”自清兵入关以来,经顺康雍乾四代努力,出现了“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3.
郁知非的成功得益于其在上海政商两界的人脉资源,却也最终被卷入上海反腐的漩涡中郁知非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商界人士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上海商界的名流;政府官员知道他,是因为他是陈良宇地震波的另一位被波及者;汽车玩家知道他,是因为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把F1带入中国的人;足球球迷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中国头号职业足球经理人,他把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一个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变成中国足球的霸主。就在2008年伊始之际,这个响当当的人物因职务侵占,被安徽芜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万元。目前,郁知非不服一审判决,已经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上半年,是反腐风暴不断加速的半年。从年初到6月30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的"案件查处"栏目中,有375名官员被点名通报,包括接受组织调查、"双开"、移送司法机关等。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全年反腐"战果"。反腐风暴给官场带来强大震慑,还不仅仅体现在"提速"上。2014年上半年,中纪委反腐败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反腐没有什么"差不多行了"的说法。"宜将剩勇追穷寇",用反腐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才是这场风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尊称。他官居内阁13年,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谋反"!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4):5-5
“上当”是指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吃亏,但是为什么把受骗吃亏叫做“上当”呢? 关于“上当”一词的权威解释来自清朝学者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一书,书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江苏清河有个非常富有的王氏家族,他们最大的生意是在城里开的当铺,  相似文献   

17.
哪些超诉讼时效20年的民事案件可延长时效期间?编辑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  相似文献   

18.
贪官的新装     
时言平 《检察风云》2014,(20):31-31
"令人气愤、触目惊心、哭笑不得"、"这些违法违纪的警员对民众究竟还有没有感情?难道我们要用民众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难道我们要踏着民众的鲜血平步青云?他们已经丧失了普通人的良知"、"反腐要勇于刮骨疗毒,敢于动真碰硬"……这些话,不是网站新闻后边的匿名跟帖,而是一名官员面对镜头、坐在主席台上的铿锵表态。  相似文献   

19.
和坤是清朝的大贪官,对吧?他富可敌国.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却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为什么呢.因为和砷不光才思敏捷,而且巧舌如簧,很对乾隆爷的脾胃.一次正值中秋,乾隆大宴百官,望月兴起,信口出联:"中秋八月中",并要百官对下联.和坤忙起身作揖对出下联:"半夜二更半".于是龙颜大悦,忘记了他是一只"硕鼠".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7,(1):8-9
中国NGO到底有多少?政府想知道,研究者想知道,NGO自己也想知道,但是现在可能只有天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