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兆宏 《政府法制》2005,(1):44-45
丈夫有钱后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为了息事宁人,承诺若在深夜12时至清晨7时不回家,则按每小时100元的标准向妻子支付"空床费"。后来,丈夫为这"空床费"打起了欠条,忍无可忍的妻子最终将他告上法庭,讨要丈夫欠下的"空床费"。这起全国首例婚内"空床费"索赔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4年10月中旬,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主张了女方"空床费"的诉讼请求,这意味着法院认定"空床费"为精神损害赔偿。那么,丈夫为何欠下"空床费"?妻子又是如何追讨"空床费"的呢?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刘某,某国有单位职工。2003年,单位委派刘某负责为单位联系在报刊上发布广告,刘某遂找到某报社广告业务部负责人赵某。协商过程中,赵某提出如果刘某同意将其单位广告在赵某所在报社的报纸上登载,将给予刘某广告业务费10%的业务提成,作为刘某的辛苦费。刘  相似文献   

3.
陈法 《法庭内外》2013,(7):62-62
日前,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保姆"变"继母"引发家庭成员互相诉讼的案件。刘某之父现年80岁,其母已去世多年。20年前,刘某与父亲及丈夫同在北京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单位在福利房分配时将3人的福利房登记在刘某父亲名下。2009年,刘某之父身患轻度脑血栓,刘某因工作繁忙,雇佣保姆吴某进行照顾。不料,2个月后刘某之父便偷偷与保姆吴某登记结婚,并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福利房变更为与吴某共有。为此,刘某和丈夫将父亲及继母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赠与合同无效。目前,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牛某当众问刘某“你说咱俩有没有关系?”主观上是为了澄清自己,要求刘对证,不具有侮辱的故意。牛某说“你老婆那样,给我也不要”时,刘某尚未到场,并不造成对刘的心理伤害。而侮辱罪是指故意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牛某既无侮辱刘某的故意,亦无侮辱刘某的行为,故不构成侮辱罪。至于刘某自杀身死,是因为丈夫当众骂她作风不正,事后又受公婆指责,感到丈夫不肯谅解自己,生活无望,产生轻生的念头,绝望而死。案例二: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停顿的阶段,即犯罪的预备,未遂和既遂。是否着手实施犯罪,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点。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就是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  相似文献   

5.
案例:曹某,女,43岁,家庭妇女。因与刁某通奸,被其丈夫刘某打掉门牙,故怀恨在心,与奸夫商议除掉本夫。曹某将砒霜掺在玉米面里做成窝头,放进丈夫刘某上班带饭的饭盒里。刘某将毒窝头带到单位后,因肠胃不适,不思饮食,让给工人李某食用。李某食后不久,腹痛如绞,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7,(1):57-57
刘某与某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长泰安康(A)的人身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为刘某丈夫肖某,受益人为刘某;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保险金额为每份1万元,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王某,男,35岁,吉林省农安县人,住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 王某之妻刘某自1998年开始与丁某通奸,2000年4月10日下午,丁在王某家喝酒,晚上睡在王家东屋,夜间12点多王妻偷偷来到东屋与丁某发生关系,不料被王某发现当场抓获,后丁某逃跑。刘某在其丈夫王某的逼问下,承认了与丁某通  相似文献   

8.
聿明 《政府法制》2006,(12):47-49
四川省仁寿县女青年赖英经人介绍与广汉市专门治疗性病的医生方兵结婚之后,才知道丈夫竟然是一个打着“专家门诊”招牌四处行骗的江湖医生。为了阻止丈夫方兵继续行骗,正直刚烈的赖英准备向当地卫生部门和警方报案,却遭到了丈夫的疯狂报复:她被狠心的丈夫打成了偏瘫。2006年2月26日下午,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方兵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并赔偿赖英医疗费、护理费、再医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4.56万元。“性医”巧施妙计征服纯情女赖英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1994年,身为家中长女的她来到成都学习缝纫技术…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1984年刘某(女)与王某结婚。去年刘某要求离婚,于是王某怀恨在心,寻机将原告打成轻伤住院。刘某要求王某赔偿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和误工工资2000元。刘某要求合理吗? 黑龙江兴隆兴隆同志: 刘某要求丈夫赔偿其经济损失没有实际意义根据《婚姻法》第13条1款“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在王某和刘某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双方财产共有,王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刘某,农民。2006年11月16日下午,被告人刘某伙同肖某预谋后骑摩托车窜至某县县城欲实施抢夺。当晚8时许,二人尾随被害人张某至首山浴池附近时,刘某将张某的一对金耳环抢走。后,刘某和肖某骑摩托车逃跑时,被张某的丈夫崔某拦下。刘某为让肖某摆脱崔某,遂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扎向崔某,  相似文献   

11.
吴郁 《中国司法》2003,(11):44-44
立遗嘱人刘某,女,1907年出生,其丈夫于1963年去世。刘某拥有上海市1处房屋。1995年初刘某到珠海市公证处立了1份遗嘱并由公证员予以公证。据刘某陈述,刘某有2子,大儿子、大儿媳对其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故其一直与小儿子、小儿媳生活。因此,刘某在遗嘱中指定上述房屋在其去世后归小儿子及小儿媳所有。刘某于2001年某月去世。直到2002年某月小儿子、小儿媳才来到公证处要求做公证。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小儿媳属于受遗赠人,要求受赠时已过2个月时效,还能给她做公证吗?  相似文献   

12.
[案情]刘某伙同肖某预谋后骑摩托车窜至X县县城欲实施抢夺。当晚8时许,二人尾随被害人张某至首山浴池附近时,刘某将张某的一对金耳环抢走。后,刘某和肖某骑摩托车逃跑时,被张某的丈夫崔某拦下。刘某为让肖某摆脱崔某.遂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扎向崔某,被崔某躲开后,尖刀扎中肖某胸部,致肖某死亡。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6,(2):11-15
“新交法”第一案;牡丹交通卡多收补卡费案;全国首例婚内“空床费”案;孕妇状告商务部案;150名农民一审告赢国土资源部;“刁民”吕福山状告交警案;文凭欺诈全国第一案;……  相似文献   

14.
某市国有棉纺织厂设备动力科实行报帐制,工资由厂里如数下拨。科长肖某为了从厂里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指使科内会计刘某每月扩大耗材报损,从厂里套取现金。1998年五月到1999年6月,刘某先后18次作假,共套取现金20万元转入小金库。除3万元用于科里招待开支外,其余17万元经肖某同意后以发奖金、节日福利、加班补助、降温费、烤火费等名义20次私分给全科10名职工,但肖某和刘某各分得现金2.5万元。案发后追缴全部赃款上交国库。某市检察院在讨论定性时意见分歧较大。第一种意见认为,私分公款现象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且工厂…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基本案情2012年10月初,马某因怀疑丈夫刘某出轨在外包养了"二奶",但苦于无证据予以印证,故四处寻求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员。后找到张某某,经协商张某某答应为其进行调查。马某首先支付了现金1万元,且答应视获取到的调查录像向张某某支付相关的费用及报酬。张某某找到与自己相熟的王某某,两人遂携带录音笔、望远镜、摄像机、密拍器等器材,一起驾驶一辆轿车对马某的丈夫刘某所驾驶的轿车在A市所行驶的路线、停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11,(8):59-59
法官:在与丈夫结婚前,我有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并以我的名义办理了产权登记。去年6月,因国家建设用地需要,该住房被拆迁,我因而获得46万元拆迁安置费。现我与丈夫由于感情破裂而准备离婚,丈夫以我获得拆迁安置费的时间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当属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要求对半分割。请问:丈夫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3日16时许,胡某酒后来到本村村民张某家,见家中仅有张某之妻刘某在家,便将刘某按倒在床,趴到刘某身上摸其胸部并提出给钱发生性关系。被害人刘某情急之下假装答应并让胡某起来谈价钱。胡某被骗起后,刘某顺手拿起自家桌上的刀向胡某挥舞,胡某见状停止侵害并离去。当日17时许,被害人刘某将此事告知丈夫张某,张某即报警。两名民警接报后身着警服来到胡家,依法口头传唤胡某,胡某拒绝传唤,手持菜刀向民警砍去,民警将菜刀夺下后胡某又持铁榔头、铁锤多次击打民警,但均未打中。后被民警当场抓获,民警柴某在抓捕过程中被打成轻微伤。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8,(8):58-58
肖某的丈夫刘某是作家。最近,他们双方因为感情不和,经过协商后同意离婚。但是,在分割财产时,产生了争议。主要是刘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已与出版社签下出版合同,这将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因这部小说是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写并交付出版的,为此,肖某认为即使在离婚后,刘某也要把收益分一半给我。刘某却不答应,议这是还采取得收益的知识产权,在离婚时应当归他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19.
某农技站职工朱某因家庭承包经营种子、农药、化肥,于1994年10月从信用社立据贷款3万元,由其丈夫刘某去进货,刘某拿到钱后,购买了一万余元的种子,剩余的被其赌博输掉了。ITh年6月朱某在偿还部分借款后申请转据,并重新立下了贷款27万元的措据。lop年7月,朱某与刘某经法院判决离婚,朱某结婚时添置的财产归其所有,婚后共同添置的一套液化气灶具归刘某所有,所大信用社贷款27万元全部由刘某负责偿还。同年8月,该信用社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朱某和刘某共同偿还借款本息。在合议庭合议和审委会研究时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八一年十月某日,牛某回家途中遇吴某之妻刘某后,同到刘某屋内谈话近两小时。被吴某之兄看见,产生嫌疑,即将门反锁,叫来大队干部。当众,牛、刘矢口否认有不正当行为。半月后,牛某偶遇吴某,吴骂牛“不要脸”。牛回骂:“你老婆给我也不要。”二人争吵不休。刘某闻声赶来,牛当众问刘:“你说咱俩有没有关系?”吴某也骂刘作风不正。刘羞愤难当,哭奔回家。此后,刘某几大不吃不喝,公婆指责,丈夫又拒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