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红 《政府法制》2010,(24):31-31
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的自我建设和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所必须承担的两大任务,也是一直以来现代高等教育学所力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专业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原因,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影响着高教与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为此,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及专业自身完善的需要,对专业结构施行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等教育立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可以通过对现行高等教育法进行修订,建立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建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机制,加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立法与执法的宝贵经验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小群 《法制与社会》2010,(32):218-219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为指导,于2003年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论断之后,并在2007年的十七大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级,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更密切,同时也对整个教育活动和教育体系更具有先导性和引领作用。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政策起,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形势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供求均衡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居民对高等教育隐含着巨大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供给相对严重不足。如何扩大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以满足人们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产品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因而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方面,既可以采取政府直接生产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间接生产的方式。此外,借鉴美国的经验逐步实行教育凭证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娜 《法制与社会》2010,(13):220-221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短短的30年里,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国家,迈入了高等教育强国之列。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又处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本文试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制度、学术评价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大招生规模的夹击中,要如何生存和发展?本文揭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面临的问题以及在改革中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学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行政法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关注程度渐高,研究力量渐强,学术成果渐多,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亮点。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维权诉求、司法审判的突破和行政法学者的直接参与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和高校治理出现的新问题将更多地被提到法律的层面,行政法学研究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行政法学研究将呈现出由研究内部问题到研究外部问题、从局部研究到系统研究、由关注司法实践到关注立法完善、由依托一般原理到构建部门体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女生总量开始超过男生,经过近10年发展,高校女生数量优势逐渐扩大并引起广泛关注,这种被称作"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普遍出现。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发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在世界范围普遍出现的起点和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这一现象所蕴含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呈现了女性优势开始即男性优势结束时高等教育机会的临界范围,进而提出大众化阶段适龄男性人口"相对出让"高等教育机会的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的理论边界、丰富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适龄学生享有高等教育资源机会的不平等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基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顶层的高等教育,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原因,教育资源有限,并不能使每一个适龄青年都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资源,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以及它们的硬件设施创造的显性利益和文化精神品质带来的潜在效益。至于享用高等教育资源,却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及教育资源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短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权衡利弊,以达到一种合理而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展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参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学评估体系还不太完善,特别是没有较好较完善的高校教学评估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基础德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和评估系统功能特点和优势,通过本系统可以将教学评估的标准贯彻在日常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相似文献   

12.
京师同馆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始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初期近代化反映职国传统化的张力作用。其次,中国高等教育的初期近代化是对西方化的“格义化”。第三,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充分表现出对西方势力的强依赖性和弱控制性。第四,政治需要与个体人格的交互作用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初期近代化的基本平台。最后,高等教育近代化标志着中国传统化向科学与人两极分裂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 2 1世纪 ,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党的十五大以来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战线的高等教育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本文着重讨论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面临的新问题 ,特别是成人教育在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大学生比例在三十年里下降了近一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受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水平低下、高等教育成本高以及收益下降等因素影响,其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高等教育公平,建议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完善农村大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平正义"位列第二成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之一。高等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成绩斐然。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正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严冬"的危机,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就业能力不足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因此,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入口"、"加工过程"和"出口"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建议,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影响,从法制建设角度对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思考:1、立法层面,注重完善教育主体的权利保障立法体系;2、执法层面,建立严格的高等教育执法制度;3、法律监督层面,推进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制;4、司法层面,加强高等教育司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的重任.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发展中,如何保持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本文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出发,建议建立全员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价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和教育市场巨大潜力的释放,它反映了社会平等的思潮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凸显了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与时俱进的现实表现。在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换过程中,演绎着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范式转换,这种范式转换表现在招生规模、办学体制、质量标准诸方面。即从政府行为转变到市场行为,从单一政府办学格局转变到多元化办学格局,从精英教育质量范式转变到大众教育质量范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范式也必须转换。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立法的回顾,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借鉴外国经验、认识自己的条件、急需建立的两部法律以及确立立法原则等,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