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5,(6):66-66
在贯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思想过程中。宁陕县人民法院以“司法为民”思想为主导。努力使审判工作贴近人民群众。亲民、护民、便民。努力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制定、修改法律和作出决定、决议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人大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也是人大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3.
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首先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做到纪为民所执:另一方面,要通过执纪监督,促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4.
远山的红叶     
《中国监察》2010,(11):F0002-F0002,F0004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连心桥”、“蓄水池”、“背二哥之家”——王瑛用行动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5.
对于政法机关而言,执法为民,就是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让手中掌握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法为民重点在“执法”,核心在“为民”。执法者在“执法”中,能否体现“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根本上取决于他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推出“心系百姓,情铸天平”司法服务品牌,把司法为民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开通“天平热线”,架起人民法院联系人民群众的“空中桥梁”,擦亮立案、信访窗口,限期办结信访申诉案件,出台便民新举措,优秀队伍,优良执法,树立文明法院新形象等等,这是陵水法院为践行“立党为公,司法为民”而推出的一系列工作举措,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相似文献   

7.
一、司法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司法为民是党的执政为民思想在司法工作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司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首先,司法为民思想应当包含司法权为谁行使的问题,即司法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保护人民,服务人民,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司法为民是衡量司法权行使效果的重要标准。如何评价司法权行使的效果,并不取决于诉讼程序设计如何完美,定罪量刑如何准确,而是取决于司法权的行使是否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最终还是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3,(7):1-1
“权为民所赋”,表明的是权力的来源,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执政党的权力,都是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权为民所赋”是人民主权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个大家都明白。  相似文献   

9.
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坚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影响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措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风廉政建…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学习贯彻落实“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检验标准,把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汕头中院结合法院工作特点,扩大群众参与度,深入群众搞教育,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司法惠民、立信于民。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权力机关,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自觉坚持群众观点,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发挥好人大在人民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梦晗 《法制与社会》2011,(28):155-15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本文以贯彻群众路线、树立人才资源强国理念、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五个方面为重点,论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的实践路径。认真探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径,对于领导干部践行“擞为民”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权为民所用”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掌好权、用好权。权为民用,人民幸福安康,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兴旺发达。如何体现一个人与一片区域经济.切实履行义务,视责任重于泰山,勒世标作出了惊人之举,用行动去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采访题记  相似文献   

14.
评选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先进个人和集体活动,是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这次评选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一次广泛的监督,是对行政审判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行政审判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晴雨表,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直接体现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直接衡量对人民群众权利的保护程度。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审判宗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30日下午,在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先予执行农民工工资现场会上.155名农民工代表将“情系民工,司法为民”烫金字锦旗送到我院屈建民院长的手上。这是我院去年收到群众表达感谢的第六面锦旗。人民法院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一个窗口,为提升党和政府形象.更好地服务于民.近年来,我院坚持以民为本,从尊民敬民,便民利民,爱民护民,安民抚民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实践一心为民,把为民思想贯穿于司法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赢得了民心,实现了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了社会和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决不允许任何人有特例、搞特权。"总理的告诫,掷地有声,令人警醒,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公权为民要恪守。党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权为民所赋的自觉,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然而,为人民服务在有些干部那里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在执政行为中,不是权为民所用,而是对群众耍威风、搞特权。他们把公权力当做私权益,以言代法,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人大常委会应牢记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抓住热点难点,加强法律监督。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始终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  相似文献   

18.
薛晨 《江淮法治》2009,(23):8-10
今年是我国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30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工作大局,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促进人大各项工作取得了新发展;30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推动一个个重要民生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向国家机关反映相关的情况,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自我保护的一种正当手段,是人民实现监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始,党和国家领导就十分重视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在国家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设有信访部门或申诉部门。几十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对人民群众上访反映情况也都是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认真执行的,但近几年来,各地均出现了群众上访被抓事件。本期报道的由本刊记者独家采访的山东德州平原县阎胜红上访10年被多次收容、劳教事件,暴露了一些基层组织乱用国家权力,肆意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执法违法行为。 新一届党中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三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本刊希望借此报道,引起更多的人对这类问题进行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启动之年、开局之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突出实践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到便民、利民、爱民、护民,最大限度地彰显司法的人民性,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