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书法、诗词等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对联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中兴之兆.不仅对联组织遍布各地,征联活动此起彼伏,而且对联报刊林立,对联书籍也竞相问世.  相似文献   

2.
趣联反贪     
刘睿  淑华 《政府法制》2008,(9):39-39
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在对联的百花园中,群芳争艳,名联佳作不胜枚举。而用对联的形式讽刺贪官污吏.更是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3.
审判对联例话周瑞春对联在中国源远流长,雅俗共赏。不论是宫殿厅堂、园林亭榭,还是寺庙道观、门宅店市,都随处可见。在各种对联中,反映行业特点、特色的对联别具一格,它既可供人欣赏,又可用来进行宣传教育,历来为人们所喜用。在行业对联中,有不少反映审判工作的好...  相似文献   

4.
对联的故事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历史上因对联而产生和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很多。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因对联而引发的奇案。  相似文献   

5.
幽默大王     
刘师亮改对联刘师亮聪明好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反动政客袁世凯夺去辛亥革命胜利来实,军阀连年混战,杀人放火,各霸一方,民不聊生。某县府衙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民国万岁天下太平刘师亮见了,便把对联改了两字,改  相似文献   

6.
赖某深 《政府法制》2010,(12):19-19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自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南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也有的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嘴里讲清正廉明,背后却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7.
柳新 《政府法制》2011,(20):34-34
对联是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千姿百态的联苑中,将人名以各种形态嵌入对联中的人名联,构思巧妙,形态各异,尤具特色,读来别有情趣。如广东省揭阳市关帝庙有一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相似文献   

8.
对联亦称楹联,是一种特别的文学形式。千百年来,在对联的百花园里,群芳争艳,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其中,不乏评论官员的对联,读来颇具警示意义。如杭州岳飞坟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到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两副名联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因而广为流传。由于封建社会实质上无法制可言,政治的清明与黑暗,百姓的安乐与痛苦主要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一个贪官可以把一个地方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民不聊生,所以,人民大众对贪官污吏特别痛恨。乾隆年间,有一年因发大水,百姓衣食无着。而某…  相似文献   

9.
杏林春暖     
旧时药房,常见书有这样的对联:"杏林春暖,橘井泉香。"以此称颂医家医术高明。很多人并不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其实这还有一番来历呢。传说三国时期吴国董奉隐居匡山之中,为人治病分文不取,只让重病者愈后植杏树五株,轻者只种一株。积年治愈病者无数,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相似文献   

10.
对联有着很高的实用性、艺术性和雅俗共赏性,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其内容之丰、技法之妙、流传之远、应用之广、作用之多、读者之众,非其它文体所能比。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适应旅游消费群体更高的精神消费需要,对联这一中国文学的国粹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2003年11月期间,周某、马某、黄某、刘某伙同张某、老三等人,在东莞厚街、沙田以嫖娼为由抢劫卖淫女及男友3宗9人,财物价值9500余元,并致郑某死亡(以下简称犯罪事实①)。2004年4月20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抢劫罪判处周某死刑,马某死刑,黄某有期徒刑13年,刘某有期徒  相似文献   

13.
人无欲则刚     
周广宇 《政府法制》2014,(32):54-55
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相似文献   

14.
两幅对联     
两幅对联付平在检察战线摸爬滚打了近五年,最难忘怀的还是在林村工作的那段艰苦日子。在偏僻的小山村,被淳朴山民们称之为“啄木鸟”的我们,逮住了一条吸吮农民血汗的“吸血虫”,交了一张令山里人满意的答卷……奇怪的对联林村座落在距县城7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环形...  相似文献   

15.
搜案     
《法人》2005,(5):14-15
淘大广告称产品不含味精 被判虚假宣传罚款3万元 据香港媒体报道,“淘化 大同有限公司”因在香港报 章中刊登广告,宣传四种豉 油及蚝油产品“不含味精”, 却被香港食环署验出含有味 精。昨日在沙田法院被法官 判处罪名成立,罚款3万元, 同时要支付1700港元化验 费。这是香港食环署第二次 作出同类的成功检控。  相似文献   

16.
德选  雅琴 《检察风云》2003,(14):50-53
2003年5月27日,国家儒艮自然保护区向68岁的杨振萍老人颁发了一张特别《荣誉证书》——“忏悔奖”。这位满头银丝、干了11年不领薪水的环保自愿者,为何获得如此殊荣?他为谁而忏悔?他又是如何忏悔的?记者赴广西合浦沙田,独家采访了这位“恩怨情仇”难了断的受奖者。  相似文献   

17.
平生专以儒雅为德,生活廉俭;居官总谋忠公体国,亮节高风。这是后人颂扬晋代廉吏郑冲的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8.
奉承     
人大多喜欢听好话,也就是喜欢别人奉承。我结婚的时候,大号对联写得非常动听,我看后很是高兴。这是因为、那对联对我是说的奉承话。上联是:周游列国名扬四海;下联是:捷报频传誉播九洲。简直奉承得不着边际,看了当然昏昏然。其实,我乃一介足不出户的文弱书生。“周游列国”从何说起?“名扬四海”更谈不上了。尽管写了几篇狗屁文章,但发表的甚少,所以知我名者一定不多。况且自认为有几分迂腐之气,脑子不容易转过弯来,怎么可能“名扬四海”“誉播九洲”呢?细想来十分名不符实,真让人觉得有几分羞愧和荒唐。我明知结婚对联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12,(10):24
日前,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召开人大评议工作动员大会,确定今年镇人大评议对象为大流、民田、齐沙、西太隆等4个村落以及政法系统、城建系统。据悉,这是沙田镇人大首次对村委会一级开展工作评议。此次村委会评议工作采取分片区评议方式进行,沙田镇划分为立沙、新沙、沙田、大州4个片区,分别由各自片区人大代表评议相应的村委会,非本片区人大代表不跨片评议,同时邀请受评村委会的村民  相似文献   

20.
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测自消从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